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

巴黎丹青留回憶 藝術館翻新前夕

http://rs.sinahk.net/cp/14/06/17/05/1304427/2/p.jpg

《巴黎.丹青:二十世紀中國畫家展》快將揭幕,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譚美兒、館長司徒元傑,領著筆者先睹為快。

香港藝術館計畫於年底進行翻新工程,這個為期三個月的展覽,或在封館前為市民留下美好回憶。

譚美兒、司徒元傑見證香港藝術館以至本地藝術的多年發展,在館外一幅偌大牆壁前留影,身後是一張張為展覽絞盡腦汁海報,眼前遙望煥然一新的藝術館姿態。

翻箱倒篋珍貴資料
司徒元傑說,運送是次展覽藝術品的航班,足足延誤了兩天,「肯定要通宵幾天趕工了。」展覽會順利開幕嗎?「是一定要順利!」他一臉精神飽滿,似乎愈是忙亂,便愈會提起精神,那是敬業樂業的專業態度,「這些全是文物藝術品,每一個細節的處理,都不能粗疏。」

巴黎是歐洲的藝術和文化之都,自二十世紀開始,那裏成了一代代中國畫家磨礪畫藝的英雄地,是次展覽便展出多位二十世紀於中國畫壇掀起翻天覆地變革的大師,包括徐悲鴻、張大千、林風眠、吳冠中、朱德群、趙無極等約三十位著名畫家的作品,他們有的到法國留學,有的遊學,有的旅行,過程不同,但都為中國畫跟法國文化,纏上千絲萬縷關係。司徒元傑還翻箱倒篋,作了許多資料搜集,找到珍貴照片、紀錄片,準備帶來展場示人,包括未曾公開播放、由製片人朱旭華攝於約1956年的張大千繪畫過程紀錄片。

踏進位處四樓的展場,即被那裏仿效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的裝潢格局所吸引,雖然藝術品還沒上架,但標題文字已經貼好了,叫人想像四面八方牆壁上掛滿畫作時,有多震撼。他們還貼心的築起一個以Cafe為形象的Reading Corner,Menu全是書名,精神糧食是也,「頭盤」是《林風眠的藝術》,來客便能翻閱法國、中國藝術交流歷史的章節,「以往跟《法國五月》合作的展覽,意念都由他們提出,我們予以配合、提供場地,這次卻由我們策劃出來。」

玻璃外牆連繫海港
主管「虛白齋藏中國書畫館」的司徒元傑,於香港藝術館已熬過二十八年寒暑,「這些年來,無論質和量,香港藝術都有顯著發展。從前我當學生的年代,哪有那麼多展覽看?」他見證香港藝術館,怎樣從1962年坐落香港大會堂展館,走到1991年啟用的尖沙嘴現址,現在又為修葺忙碌準備,辦公室將再次搬遷。可有捨不得?他笑著搖搖頭,「香港大會堂那次就不捨得,畢竟那裏有許多歷史舊物,很美。」他兼管藏品,裏面的一萬五千件珍藏,將會到他們的「姊妹」博物館各處留居,「那是一項浩大工程。」

香港藝術館封館,對香港市民、藝術愛好者,是大事。這兩年間,我們都到訪了《有情世界——豐子愷的藝術》、《安迪華荷:十五分鐘的永恆》等廣受歡迎的展覽,也於現在梳士巴利花園藝術廣場戶外展出的《天、地、人——香港藝術展覽》一列雕塑前,拍過「到此一遊」照片。

《巴黎.丹青:二十世紀中國畫家展》,由法國五月、康樂及文化事務署、香港藝術館、巴黎賽努奇博物館和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主辦,總館長譚美兒稱,這是香港藝術館閉館前最後一個跟外國合作的大型展覽,日後或有零星的本地藝術展覽,如一切按部就班,12月底就要「交吉」予建築署,展開兩年多時間的裝修工程,現等待立法會通過撥款,「我覺得現時香港藝術館也追得上國際水平,但在硬件上,空間不足是最大問題,以往舉辦展覽,存在一定掣肘。」司徒元傑便提到之前做黃永玉展覽,就有許多作品大到掛不到,「很可惜。」

重裝後的香港藝術館,將興建一個雙層高展廳,以容納大型藝術品,譚美兒說:「還有外觀上的改動,好像加上更多玻璃外牆,加強通透感,連繫外面的維多利亞海港景色。」另外,通往正門的大樓梯將會拆掉,正門、書店、餐廳也給搬到地面,並多加兩個入口,以及一個鄰近海旁連接一樓的樓梯入口。

講本土故事
曾在茶具文物館、香港文化博物館、藝術推廣辦事處等工作過的譚美兒,2012年再次回到香港藝術館,擔任總館長要職。她稱封館期間,團隊將主動走出藝術館,多做「外展」輸出,好像《巴黎.丹青:二十世紀中國畫家展》完畢後,香港藝術館便將部分嶺南派作品館藏,借予巴黎賽努奇博物館,於明年展出。他們也會在本地的展覽空間,另覓展出途徑,以及跟本地藝術家合作,走進學校和社區,「希望做好藝術教育工作,讓觀眾準備充足,當香港藝術館重新開放,人們會更懂得欣賞展品。」

她又說,港人出外旅遊,一定踏足當地美術館,卻反而不常到訪本地的博物館,「或許他們覺得,香港的美術館一定不夠人家好。」歸根究柢,是沒有產生連繫,所以她希望日後香港藝術館,能加強本地藝術史的研究,重新開館後,讓人掌握更多本地藝術發展,「成為推廣香港藝術的重要場所,以藝術語言,講香港故事。」

司徒元傑覺得,質和量之間,要取個平衡,「視覺效果固然重要,但展覽演繹得好,觀眾有得著,甚至從不愛藝術到愛上藝術,那就成功了。」他覺得未來西九將扮演互相配合的角色,而彼此一直緊密聯繫,譚美兒指對方比較國際化、當代化、跨媒體的,「如果他們是斷代史,我們便是通史,兩者分別以文化研究和藝術歷史的不同切入和視野,剖析藝術,分工清晰。」

司徒元傑笑著說,無論香港藝術館、西九,以至其他藝術場地,都是屬於香港市民的,「大家都搞藝術,而藝術汪洋大海,大家互補互助,給市民更多選擇就好了。」

(2014年6月17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1‧今日館‧生活起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