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

低迷市道 Single復興

最近走進唱片店,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,在最新出爐唱片架上,盧凱彤的《你根本不是我的誰》、糖兄妹的《現在再見》、魏如萱的《沒有星期五的無人島》,都是單曲,張繼聰的《WE ARE THE ONE》,則是五首新歌加上張EP《5+》的最新EP。你會發現,近年的唱片界潮流,無論是香港、台灣,都好像復興Single、EP等迷你唱片似的。

也沒甚麼值得大呼小叫,就連天王級的陳奕迅,近年都接二連三的發表EP,迷你唱片風潮,其實一早就成了形。細心的樂迷自會發現,陳奕迅在二○一○年至二○一一年間,只推出《Time Flies》、《Taste the Atmosphere》、《Stranger Under My Skin》三張EP,彷彿把一張年度大碟的歌曲,分拆幾份先後推出,雖然唱片仍然收錄了八、九首歌曲,但以EP形式發表,歌少一點、價錢便宜一點,樂迷買碟時,心態始終跟購買大碟是不同的。

現場表演禮品
即將發表全新國語專輯《你安安靜靜地躲起來》的新生代創作歌手盧凱彤,自二○一○年作個人發展後,至今發表了多張單曲,包括《Summer Of Love》、《雀斑》、《一個人回家》、《你根本不是我的誰》,筆者覺得,她的音樂發表形式,跟岑寧兒很像,後者在這兩年間,只發表了《4-6pm》和《2/2》兩張Single,無獨有偶,兩人同樣很受台灣樂迷歡迎。

盧凱彤表示,最初發表單曲《雀斑》,就是因為要跑一連串校園騷,她希望人們欣賞過後,能有自己的作品帶回家,猶如現場表演禮品,但一碟十首歌的專輯製作需時,便以單曲代之,怎料在市場相當受落。相對唱片,她覺得現在的音樂工業已經趨向Live Show,唯有現場表演是無可取代的,在YouTube看一段片,跟現場看騷,感受相差太遠。「出單曲的目的,就是讓現場觀眾有東西帶走。」《雀斑》在台灣的現場騷,就這樣賣了幾百張,後來《Summer Of Love》和《雀斑》都斷市了。

她坦言現今唱片賣不了錢,既然每一首歌都有Production Cost,如果十首歌和七首歌的唱片,都是相等銷量,那麼慳得一首就一首。「現在做碟,不能為了版稅,因為太少了。」有沒有聽眾嫌EP、Single不是Full Album,所以不消費呢?「也有這些樂迷,但愈來愈少,相反,有更多人無論Full Album還是Single,都不會購買,而是上網下載。這是現實,我們音樂人必須面對。」

雖然唱片業下滑,但她覺得音樂工業卻愈來愈蓬勃,好像歌手樂隊都跑Live騷,並以強烈個人風格招徠,有別於過往倒模式的製作「歌星」,推翻音樂工業一些很古老的思維。「正因為過去那一套不Work,才要想出各種不同方法,這樣反而更多姿采,樂迷也渴求音樂人的新嘗試。」

做到音樂本質
雖然發表單曲走出另一條路,盧凱彤仍然視製作Full Album為己任,她甚至稱之為「固執」,所以繼去年的《掀起》,今年繼續推出專輯《你安安靜靜地躲起來》。「我雖然出過許多單曲,但那些全是為了專輯鋪路,我仍然對Album有憧憬。」

就像一位作家,對推出長篇小說最為重視,其他如散文、短篇小說的創作,只是點綴。「Single是用來『發』的,就像介紹一樣,或預告即將有大碟推出,Album始終是音樂發表的重心和意義。」於是第二張大碟《你安安靜靜地躲起來》所承受的壓力更大。「因為Sound聽起來有點不同,擔心樂迷不喜歡。」但有了獻給年初病逝的表姐的目的,她稱得到力量。「不是為取悅樂迷而做音樂,不會改變任何一粒音。」

想起上世紀八、九十年代,日本、外國歌手都是先推出單曲,然後才推出大碟,當時香港歌手沒有效法,現在卻頗有回歸這個策略的勢頭。正因為唱片業市道不景氣,收錄歌曲不多的單曲、EP,成了最普遍的音樂出版,Album就沒有推出得那麼濫了,記得十多二十年前,本地歌手動輒一年推出兩、三張專輯,即一年發表三十首歌曲,於是良莠不齊,只一味強調市場佔有率,現在的Album,變得精緻、慢工出細活得多了,講質素,講概念——說起來,這才是做音樂的本質。

(2012年11月2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‧文化廊‧享樂主義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