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到日本前,樂迷朋友都「詛咒」我要破產了,因為日本二手黑膠唱片,不僅數量多,而且售價相對便宜,香港以至亞洲多地不少唱片店,都從日本進貨,寄運十箱八箱,儼如「批發市場」,叫我心情雀躍,未出發先興奮,只怕銀両不夠,錯過好東西。
記得早前友人旅遊日本,就隨便在一家唱片店,替我購得在港難求的梅林茂《其後》電影原聲唱片做手信,這張黑膠唱片還要是百元有找,真是平到笑。這種喜悅,非樂迷是很難感受到的。
雖然如此,我還是較為嚮往隨心旅程,對於行逛唱片店,事前始終沒有太多計畫和盤算,但據聞京都河原町有多家中古唱片店林立,既然能一次過滿足多種願望,便稍為安排了到此一遊的行程,怎料竟讓我一去再去。
按圖索驥
話說當天日間時分,到了京都近郊的Miho Museum「朝聖」,下午回到京都鬧市,先在河原町OPA百貨,到訪了Tower Records和Book Off,前者佔地太小,反而不及Book Off那麼叫人驚喜,我就在那裏買了幾張CD,以及大友克洋漫畫《SOS大東京探檢隊》。當時是旅程初段,想著意思意思,買一些作戰利品,想不到只是整個破費之旅的始端。
離開OPA,便在設於三条、四条等地的商店街閒逛,當時已是晚上七時。這個商店街甚麼都有,既有藥房、服裝店、餐廳,也有唱片店,我胡亂走走,也摸進了三兩家小店,其中Kikuya Records較多Hip Hop、Rap的唱片,不算太合脾胃,後來走進的Take-J,我便有斬獲了,說的不僅僅是UA和YMO的唱片,更重要的是一張免費取得的京都唱片店地圖!
原來當地有心人(還是唱片店老闆?)製作了一張羅列了區內唱片店的地圖,讓樂迷按圖索驥尋樂去,真是造福人群,唱片店不是人人都會去,試問怎麼會給寫進旅遊書呢?老闆還推薦我到Art Rock NO.1等唱片店,我反而先路經更接近的Toradra Record,但那時已經肚子餓了,便到餐廳吃晚飯,回到路上,唱片店已經關燈了。
我帶著後悔的心情回到酒店,念念不忘,打開那張特色地圖,覺得還有太多店子要去了,不去可惜,便想著離開京都、大阪前,必須再到商店街走一趟。兩天後,終於抓緊空檔,於下午五時便興致勃勃地再次踏在商店街的路上。
不過,要走遍那裏至少十多家唱片店,從那時起直到打烊,只約四小時,肯定不夠時間,於是便策略性地以Toradra Record、Art Rock NO.1為主要目標,反而心情更加輕鬆。Toradra Record是我這次日本之旅買了最多唱片的店子,原因是那裏的日本獨立音樂唱片特別多,我隨手拿起YMO、坂本龍一、大友良英等日本貨,還掃走了Pink Floyd的《Atom Heart Mother》和Modern English的《Mesh & Lace》等外國碟,最後捧著十多張黑膠碟離開店子,滿心歡喜。我自覺已經很忍手了,為了荷包著想,已把在港較易找到但賣得較平的唱片都放棄了。
不敢放肆了
Toradra Record老闆同樣介紹Art Rock NO.1,於是我帶著期待之情繼續上路,但因為不熟路,曾多次迷途,幸得熱心途人指點方向,才不致迷失京都。Art Rock NO.1的確有大量Indie貨色,但論日本本土唱片,還是Toradra Record較充裕,只是一場來到,我還是在該店帶走了Cornelius《Fantasma》等碟。我也向老闆查詢Fishmans的唱片,他指向掛在牆上一列鎮店之寶,其中一張,是Fishmans的《空中Camp》,標價二萬日圓,即約一千三百港元,炒價,我就留給富貴樂迷好了。
由於在京都「失守」,後來到了東京,已不敢放肆,只在澀谷那家偌大的Tower Records閒逛,也沒怎樣買東西。回港前夕,最後點算,約二十張黑膠唱片隨身,我決定Hand Carry上機,也早有準備,張開兩個Tote Bags,各自盛載十張唱片,大小剛剛好,但一左一右的揹上肩膀後,還是覺得很沉重。不過也沒辦法吧,「膠迷」是要時刻鍛煉體力的。
(2015年12月4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5‧文化廊‧享樂主義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