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8月13日 星期四

【漫畫】谷口治郎 最後時光

畫過《孤獨的美食家》等不少名著的日本已故漫畫家谷口治郎,最近兩本收錄其遺作的《光年之森》和《引路者:谷口治郎短篇漫畫集》中譯本,一併推出,並設雙書紀念典藏版,叫讀者藉着濃淡雅致的筆墨線條,躍進大師的最後創作時光。


谷口治郎1947年8月生於日本鳥取縣,曾任石川球太、上村一夫助手,1972年以《嘶啞的房間》初試啼聲,以畫風細膩扎實、華實並置著稱,是漫畫獎項常客,也享譽國際,1991年起受邀參加法國《安古蘭國際漫畫節》,曾推出「BD Louvre」系列的《羅浮宮守護者》,這本漫畫是我最喜歡的「BD Louvre」作品。他也奉法國著名漫畫家墨必斯(Mœbius)為「神明」。

谷口治郎多年來畫下題材廣泛的不同著作,我亦輾轉在不同地方逐本逐冊收集下來,好像科幻硬朗的《地球冰解事紀》;以狗設題的《神之犬》、《親親狗寶貝》;讓大文豪夏目漱石等為主角的《「少爺」的時代》;詮釋小津安二郎電影氛圍的《走路的人》;改編成同名電視劇、谷口治郎名字從此「入屋」家喻戶曉的《孤獨的美食家》等等。他總能以實淨畫功、人文關懷、細膩情感、對大自然頌讚,打動讀者。

2017年2月,谷口治郎離世,享壽六十九歲。在《光年之森》裏,便收錄了《Big Comic Original》編輯部小田基行一篇於老師最後階段在其病榻旁的經歷,頗為動人。當時他正在畫着《光年之森》,同時展開《引路者》的創作,惜未竟全功,《光年之森》內容以第二話的草稿為止,《引路者》則本來預計繪製三十頁,最後還是未能完成,然而書中仍連草稿部分都刊載。

《光年之森》最後以橫幅全彩色精裝、繪本一般的姿態問世,由於該書是為了在法國出版而構思,谷口治郎畫出了介乎日漫和歐漫之間的作品(跟《羅浮宮守護者》有相似之處),並以水彩作畫,為山林之綠,抹出不同層次,柔和、雅致、樸實,是該作的「原色」。書中講述父母離異的少年小渡,離開東京,到鄉下和外祖父母同住,孤獨寂寞,在爬上「將軍樹」的神木後,他從此起了變化,彷彿聽到山之音,聽見狗鳥昆蟲以至森林的說話,甚至看到無以名狀的奇異生物。

讀者可讓《光年之森》跟《引路者:谷口治郎短篇漫畫集》的《魔法山》(最初於2006年《Young Jump》刊登)並讀,後者講述少年健一年少喪父,母親又因病到大阪的醫院動手術,在暑假期間與祖父母同住,這個缺了父母、回到祖輩擁抱的設定,就跟《光年之森》相似。而健一與小渡一樣天生異稟,居然在博物館聽到山椒魚對他的呼喚,後者告訴他是被選中的孩子,命中注定要協助牠逃離博物館,返回聖泉,讓城山免於危難,也能實現救活他母親的願望,他便跟妹妹咲子展開一次奇幻的冒險。

《魔法山》寫出了回到本源、守護傳統的心志,還沒作結的《光年之森》也似有類似筆觸,或是作者念念不忘、意義猶深的題旨,前者刊登多年後收錄在《引路者:谷口治郎短篇漫畫集》中,大概是編輯有心安排。

相對之下,點題作《引路者》,便更貼近谷口治郎徘徊生死的最後心境。該作本以「冥途」為標題,顧名思義,是作者畫出主人公在彌留間受到引領踏進死門關的一幕,這個迷離境界,有長長的蘆葦、不知從哪裏捲來的浪濤、燦爛的煙火、漆黑的長廊、潔白寬敞的房間,還有初而引路繼而索命、神秘又美麗的穿和服女子,都呈現出不似人間世的情狀。是作者在病重時迷糊間竊見的景象嗎?無論如何,這篇未完成之作,叫讀者閱後久久未能平復心情。

(2020年8月13日,星島日報,副刊P02)

2020年8月7日 星期五

【書】從前那個美麗香港

書展延期,惟新書出版不斷,其中頗受歡迎的《從前,有個香港》,推出市面後,旋即高踞書店暢銷書榜,叫人料不到,這不僅是一冊繪本童書,其原版還早於1965年問世,書中圖畫景觀,便呈現了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風貌,懷舊色彩濃郁。看到從前那個美麗的香港,讀者難免百感交集吧?

最近推出的《從前,有個香港》,從封面到內頁,花綠燦爛,美輪美奐,大人小孩都愛不釋手。作者Miroslav Šašek,當年以一位外國藝術家的銳利目光,在港觀察城中百態後,便搖筆桿,把維多利亞城、啟德國際機場、人力車、天台屋、大排檔、媽姐、萬金油花園等等,塗抹出來。那個年代,乘渡海小輪「只須花費一毫子港幣」,也有「十九份中文日報及十份中文晚報」──情景種種,似熟悉又陌生。

「有位當了媽媽的朋友告訴我,這本書很正,可以教育孩子,還主動替我們在社交網絡媽媽群組分享。」CUP媒體執行總編輯陶培康笑說,老少咸宜,大概便是該書受歡迎原因,「既能讓孩子認識從前的香港,也叫我們憧憬過去的美好,亦讓祖輩緬懷昔日的生活。每個人都在這本書得到一些東西。」他們過往甚少推出童書,不太了解繪本市場,《從前,有個香港》出版後,不少繪本書店向他們招手,商談寄售事宜,該作如此受關注,叫他們意想不到。

談到出版緣起,陶培康說約兩年前,他們有作者在網上介紹了已故捷克繪本作家Miroslav Šašek,寫於五十多年前的《This is Hong Kong》。事實上Šašek的「This is」系列,從1959年的《This is Paris》展開,直至1970年的《This is Australia》為止,期間繪出紐約、希臘、舊金山等各大城市風光,讓不同地方孩子,認識各地各國風情畫。而香港則是作者筆下系列唯一亞洲城市。

陶培康笑說,當時沒看過實體書,更遑論計畫出版,且就不了了之,後來偶得一本《This is Hong Kong》英文版,愈看愈有趣味,「作者畫風獨特,很用心描畫香港掛滿霓虹燈的繁華街道,層次豐富鮮明,盡量還原真實景象。」經朋友搭路,他聯絡到版權持有者,除了推出中文版,還連製作周邊產品事宜,都一併斟洽,於是除了促成該書自1965年出版以來首本繁體中文版,其漂亮插畫還給用以製成砌圖、雨傘,以至計畫中的月曆,「看看反應如何。」他說,如果書展如期,他能即場觀察讀者反應,更有信心,現在只得觀望。然而,觀乎該書推出僅兩星期便急急加印第二版,他們應該也心裏有數。

從書中所見,作者足迹處處,不止中環、尖沙嘴等鬧市,還連新界農田鄉郊等等,他都不錯過,叫畫下繪本,如實反映香港各處面貌。又如招牌、告示、對聯上的中文字,「作者很認真抄寫,雖有錯筆,但你大概會認出其字。」每幅圖都有文字簡述,「你會看到外國人是這樣理解香港的。」 

他特別對虎豹別墅、萬金油花園的內容,留下深刻印象,「本來沒甚憶記,但看到他的圖繪,竟有不像香港物事之感!」才知道別人眼中的香港,跟自己的很不一樣。「他畫的本地人膚色較深、較東方主義,筆下的外國人卻似是以另一種畫風演繹,好像較會畫似的。」然而,那個標誌性的維港夜景,儘管少了多幢建築、幾塊招牌,還是不叫人陌生,「可見甚麼人看、在甚麼年代看,都是差不多的,讓人讚歎。」看畢全書,文化多元而共融,「是香港獨特之處,是我們理想的香港。」 

該書受到歡迎,是道出世道不壞,沒有人會懷舊嗎?出版社又會否趁機推出Miroslav Šašek「This is」其他作品中文版,讓系列延續下去?「要想想,值得考慮。」 

(原文刊於2020年8月6日《星島日報》副刊P0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