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

【音樂】敲擊人生 荒井壯一郎

即將在第三十九屆《香港藝術節》的《遊樂民族:荒井壯一郎打擊樂音樂會》,拍打凌厲節拍的荒井壯一郎,擁有一個地道的日本名字,血管裏則流着來自母親的一半中國人血統。

出生及成長於香港的他,笑說廣東話比日文流利得多,他近年移居北京,普通話、英語也難不到他,而其敲擊樂淵源,更是集各民族之大成的混濁不清。

訪問期間,荒井即席表演,坐在非洲鼓Djembe前面,雙手並用,打出一段急逼節奏,筆者還沒弄清拍子、輕音重音,表演便告結束。

問他有沒有手感最好的敲擊樂器,荒井立即拍拍坐着的小凳,說:「這個。」筆者起初不明所以,但接着他打打拍拍,擊出連綿不斷的有趣節拍,才知道他坐着的,就是凳狀的敲擊樂器Cajon。「真正讓Cajon發揚光大的地方是西班牙,法林明高音樂很需要Cajon的。」

那時荒井站了起來,指了指Cajon背部的洞,看起來就像缺了弦線的木結他。「從前的結他音樂,就有很多節奏敲擊的部分。」Cajon要求樂手坐在其上以手拍打,並且不時移動腳部調節音色,荒井一邊敲擊,一邊大呼過癮,計算起來,他已玩了這個愛鼓六、七年了。

以手代棍無師自通

如果生命是一場敲擊樂,該用甚麼樂器?在甚麼時候,敲響重音和連環快打,以及在適當時候稍事休息?看不穿,只因掌握不了箇中節奏,但其實,生命的韻律躍動,是多麼的閃耀生光。

「我也不知道是甚麼原因,讓我對敲擊樂那麼着迷。」其實是有脈絡依循的。荒井於七歲開始接觸音樂,當時母親帶他前往香港音統處,取錄後被安排學習西洋古典敲擊樂。「直到現在,我仍不清楚到底是母親的要求,抑或老師的編排。」

說得玄一點,這可能就是上天的安排,於是,生命裏一段熱烘烘的樂章前奏,便鑽進他的耳窩裏去,同時帶領他踏上「Amazing Grace」的旅程。

及後,荒井參加香港兒童管樂團、香港青年交響樂團,也成了後者的首席打擊樂手,年紀輕輕已才華畢露。「那時還沒有試過Hand Percussion,這是到了北京以後的事。」他在十八歲的時候,獲中國指揮家湯沐海邀請,擔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敲擊樂手,期間,他曾住在中國中央音樂學院,後來便以留學生的身分,入讀這所著名音樂學府。

「我沒有刻意安排,一切都是順其自然。」好一句順其自然,人在北京的日子,他又機緣巧合地接觸不同音樂人朋友,後來加入人生第一隊樂隊———北京談話。「他們玩World Music,想找一個不懂Hand Percussion的樂手,負責Hand Percussion。」

說得矛盾,但就是源於矛盾,荒井一腳栽進另一個廣闊的音樂世界,甚至,不能自拔。「他們玩的音樂,在當時來說是很前衛的,一首歌,中國鼓、古箏、馬頭琴、風扇都是樂器,全都意想不到。」

但談到真正愛上以手代棍、充滿民族風情的打擊樂節拍,是他一次前往馬來西亞,欣賞曾為鼎鼎大名爵士音樂人Miles Davis擔任打擊樂手的Steve Thornton表演,當時的震撼心情,難以言喻。

「很了不起,原來打擊樂可以玩成這樣子!」後來,他便潛心鑽研打擊樂,不過卻沒有正式拜師學藝,全是自己摸索出來的。「有了基本的敲擊技巧,便能應用到不同的樂器、音樂形式,這是敲擊樂最有趣的地方。」

敲擊技巧愈趨成熟,不少流行歌手,包括莫文蔚、齊秦、倫永亮、朱哲琴、騰格爾、林一峰、at17、蔡健雅等等,也邀請他合作表演,另外,他現為小娟&山谷裏的居民、團結湖樂隊、Matzka(馬斯卡)的樂隊成員,以及雷風打擊樂團的打擊樂手及音樂總監。一人分飾多角,百足多爪、分身有術,全是一個敲擊樂手應該具備的良好平衡條件。

千變萬化充滿色彩

引申之下,譬如廚具、鐵筒,身邊一切東西手到拿來,都是他的敲擊樂器。「一次在IKEA閒逛時,看見新出品的塑膠製拌蛋器,我猶如發現至寶,立即大量買下來,把它充當鼓棒,擊出來的響聲很好聽,這是相當成功的實驗!」

敲擊樂講究節奏,覺得自己是比較規律的人嗎?他聽後點點頭,但覺得自己與音樂結緣,跟性格無關。「譬如Fusion Style音樂,就有很多即興成分,沒有規律可言。」

十八歲首次踏足北京的荒井,步伐便在那裏停了下來,迄今已在這個發展迅速的城市,住了超過十年。比較起來,香港甚麼事情都要趕快,而且壓力很大,他覺得在北京玩音樂,對自己更加合適。

「那裏有很多空間,讓你做各種有趣的東西。」不過,他認同自己是香港人,近日也頻頻回流香港,除了跟不同音樂人合作,還即將作個人演出,一般在台上位列末席的鼓手,昂然成了Frontman。

「其實位置根本不重要,我希望觀眾知道,敲擊樂可以千變萬化、充滿色彩。」比較其他如鋼琴、結他等樂器,敲擊樂一直以來也不太受重視,但荒井坦言沒有背負太多的使命感,只是享受其中。「一支結他,一些敲擊樂器,碰擊起來已經很好玩。」

至於期待合作已久的本地音樂人名字,他想也沒想便說:「方大同。」原來已經落實消息,荒井將在他的八月演唱會參與演出———又一個一錘定音的興奮預告。

(2011年3月1日,星島日報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