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

【音樂】本地音樂夠薑

雖然西九文化區已經大興土木、關閉部分地方,今年《Clockenflap》亦移師至中環海濱舉行,但這片叫人參與過《Clockenflap》、《自由野》等大型活動的美麗土地,至少今夏仍然上演一連兩天的音樂文化節《WEEKEND》(《本地薑週末》),打正旗號以香港樂隊做招徠,三個舞台就喚作「香港」、「九龍」、「新界」,對本地樂迷來說,能夠看見本地歌手樂隊,在「香港」、「九龍」、「新界」落力表演,難道不值得進場支持嗎?

《WEEKEND》是新成立平台「wow and flutter」第一波活動,該平台由推出過不少獨立唱片的89268催生,主腦正是曾為商台製作總監的康家俊。「現在西九的空間尚可,雖然沒有《Clockenflap》那麼大,但估計整個面積仍可同時容納二萬人左右。」

這個本地薑音樂節,參與樂團和歌手,既有廣為人識的RubberBand、Supper Moment、LMF、觸執毛、黃靖等,也有近年冒起的新青年理髮廳、李拾壹、徐嘉浩等,較為Indie的亦有Anwiycti、Sensi Lion、話梅鹿等,喜歡本地音樂的樂迷,不難找到心頭好,這次還能一口氣欣賞他們的演出,也是難得。

「想搞音樂節已很久了,直至去年年底,才正式拍板舉辦《WEEKEND》,籌備不足一年,過程算是很順暢,試想想,這次涉及約五十個單位、約有二百個表演者,人與人之間總有問題產生,這次卻很少摩擦,我覺得很Amazing,相信大家都很珍惜能夠聚首一堂的機會。」

當唱片市道不景氣,音樂會、音樂節成了音樂市場其中一條出路,香港近年亦上演過《Clockenflap》、《呼叫音樂節》、《銀礦灣沙灘音樂節》、《香港春浪音樂節》等不同個性的相關大型活動,雖然不是每一個都經得起考驗逐年舉辦,有些甚至是「霎眼嬌」,但仍然豐富了樂迷的眼界。

康家俊坦言音樂市場需要轉型,也認為香港市場可以消化更多音樂節,只是暫時未成氣候。「除了《Clockenflap》,還有哪個音樂節成了大家的習慣?」樂迷渴求好的音樂表演,只要讓大家知道不同音樂節的性質,便自有捧場客。「我經常提醒自己和團隊,不要跟《Clockenflap》比較,他們已有多屆歷史,累積了一定觀眾群,最重要的,是我們知道自己想做一件怎麼樣的事,即使走一條艱難的路,也心甘命抵。」

他笑言,做獨立製作,從來都是做自己想做的事,不放棄自己的主張和喜好,這個音樂節,他就強調「香港人」、「本地薑」。「我們成立『wow and flutter』,便是希望聚集在這個地方不同崗位很努力做事情的人,力量就會大。」

《WEEKEND》三個舞台「香港」、「九龍」、「新界」,有三個策劃人,他負責「香港」,本地著名樂評人袁智聰則主理「九龍」,StreetVoice街聲香港音樂總監Oliver奧利佛,也為「新界」揀選新聲音。「我一直在主流音樂、獨立音樂做事,『香港』的表演單位,便較多人認識。」

這次找來新知舊雨,他笑說就像「同學會」一樣,好像他認識了LMF很久,這次一找阿庭幫忙,對方二話不說,就直接問表演日期。假音人曾由89268出版專輯,近年已較少演出,大概僅一年一次。「我聯絡他們,邀請他們在《WEEKEND》演出,其他的表演工作就不要接了。」至於當紅樂隊Supper Moment,他反而是在今年才認識對方,「覺得他們人很好、態度很正面,上年成績驕人,很想找他們一起玩。」

袁智聰則在「九龍」找來很有型格、很獨特的音樂單位,辦過不少新Band活動的Oliver,便在《香港大團誕生》為「新界」揀兵,於是三個舞台,便形成三種不同特色。近日天氣不穩定,既颳颱風又灑豪雨,康家俊坦言購票情況不算很理想,站在消費者角度,有「睇定啲」心態,是可以理解的,只是他覺得,如果這次仍然做不出成績,日後很難有人願意再次投資去做這樣的事。

「希望大家不要想太多,購票進場吧!」雖然現在言之過早,他暫時的目標,是《WEEKEND》最少辦三年,但明年西九的場地將會更小,未來音樂節的面貌,肯定會變得不一樣。「有人支持的話,我當然希望年年都搞,這種音樂節,是很值得在香港出現的!」

(2016年8月5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5.文化廊.享樂主義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