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表演藝術單位或因資源有限、連繫不足,出外展演、交流困難重重,較大型文化藝術機構,便扛起協力、引薦、支援的重任。
然而,有心、有錢、有力,是否就事成,令香港演藝單位進一步持續發展?有沒有忽略釐清與妥善自身的重要性?
回歸創作本位
談到牽動本土藝術家對外交流,香港藝術發展局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,是當中兩大機構。先說西九文化區管理局,單單在這兩年間,他們連同香港藝術家,或外訪參與或本地舉辦的相關活動便逾十項,包括《國際劇場工作坊》、《國際創意交流:香港×芬蘭計畫(舞蹈)》、《柏林戲劇節2017講座》等等。西九將落成不同劇院和表演場地,這些越洋跨界活動,或可被視為前期工作與創作醞釀。
來自新加坡的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主管(戲劇)劉祺豐笑言,西九策劃的本地藝術家或藝團的海外活動,不以「推廣」為目的,也沒有「帶隊」的意識,而是回歸到創作的本位,從而梳理本地與外地藝術家、業界等的關係,他們為兩地表演藝術界撮合「姻緣」,也是點對點、了解各方需要。
「我不覺得能去海外演出便成功,我們的目標不應如此。在海外演出前,我們對自己是否清晰?處理不善的話,你會出錯、會撞牆,好像去錯的地方、對搭錯的單位,那就浪費時間。」
他覺得更重要的是,以海外藝術家作為借鏡,「外國劇團通常不會直接以一個議題寫一個劇本。」並把本地和國際的藝術情況拉近,這包括國際間對香港藝術的認識,以及從中抓住合作的可能性。「好像二○一五年的《國際劇場工作坊》,有八個不同工作坊,配對不同海外與本地單位,讓外國藝術家的創作思維和意念,打開本地藝術家的眼界,拓寬不同可能性。」
活動完了,合作種子也萌芽。香港的不加鎖舞踊館,跟法國編舞家艾曼紐‧汀合作的原創舞蹈劇《西門說》,今年年初於法國首演,後來在《法國五月藝術節》回到香港舞台,便是該場工作坊所配對的組合。西九的「海外展演」其中一個近作,主角是剛代表香港參展《威尼斯視藝雙年展》的楊嘉輝,六月底於英國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首演其新作《One of Two Stories, or Both(Field Bagatelles)》。有了各方協作,香港藝術單位無論海外本土,可望繼續大展創作拳腳。
本地土壤重要
香港藝術發展局音樂組主席、著名音樂監製周博賢,剛於七月在倫敦觀賞了《香港音樂系列》(《Hong Kong Music Series》)部分演出。這是藝發局頭一次在倫敦舉辦大型香港音樂活動,他坦言是不錯起步,又稱香港作品能藉而接觸到一些當地觀眾,也接通了一些連繫,「我昨晚就接觸到一些小型演出團隊,他們正尋求兩地交流的機會。」
外國受眾怎樣看香港音樂?仍然停留在中西交集、二胡搭鋼琴等刻板印象?「我相信仍然是這樣的。又或者說,對於香港音樂,我們仍在摸索階段。」現在的情況是,「香港的」音樂家在外演出,展現了不同的音樂實踐,「卻未有一種Signature,得慢慢累積。」
談到累積,單靠海外展演,一巴掌拍不響。周博賢認同近年多了本地藝團、樂團往外演出,而藝發局亦愈來愈多策劃這類海外交流推廣活動,好像之前參與了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舞蹈博覽會、韓國光州雙年展等等,香港藝術家固然需要海外展演機會,以在國際舞台曝光,吸引當地觀眾以至主辦單位的關注,「但這不是唯一需要。」他續說,畢竟能出外拓展的僅屬小數,而且本地藝術家要面對的自身問題也不小,譬如香港欠缺一個Decent的世界級Concert Hall,又例如現今許多演出、藝術工作室都在工廈發生,但直至今天,相關的地契問題仍未得到解決,若申請更改地契或短期豁免,則牽涉繁複手續和不菲金錢。
「藝術家的水平得與時並進,海外展演或能讓他們磨練自己,提升水平,但怎樣在本土慢慢成長,也很重要。空有機會出外表演,但內裏配套不足,沒有足夠空間培育,也是徒然。」然後或逐漸變得只有個別藝術單位獲邀出外展演,「這未必是壞事,品牌效應或有利推廣香港,但同時有沒有承接呢?」說到底,香港藝術可否持續發展,「須靠本土土壤。」
(2017年8月10日,星島日報,副刊P05‧藝文薈‧Art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