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

【雜文】一幀照片

去年參與《威尼斯視藝雙年展》,回港後,收到西九文化區M+寄來的《楊嘉輝的賑災專輯》威尼斯展覽圖冊,這本圖冊相當厚重,我卻一揭就揭到刊印了熟悉畫面的一頁──北角森記圖書公司。


儘管我是森記常客,但店內布局細節,未必一眼就能認得出來(反正書店都長成差不多模樣),只是那幀Michael Schiefel在店內自得其樂地歌唱的照片,我早在森記見過了,事實上,這張照片現時仍高掛在店裏。

在森記看見那張照片,可是去年赴威尼斯之前的事。那天我如常走進書店裏,不久便發現那張新來的照片,大讚影得很美,店主陳小姐笑說,早前一位外籍音樂人來店裏錄音還是甚麼,製作團隊把情景拍下來,又稱他的歌聲動聽非常。我們後來還為照片應該放在哪裏討論一番。

我當時還沒認識Michael Schiefel,更不知道跟我準備到訪威尼斯的事情有關,便聽過就算,後來收到圖冊、揭到那頁,記起了相中人曾在威尼斯為楊嘉輝展覽表演的身影,才懂得把兩件事扣連起來。

近日楊嘉輝在港設展,取名《楊嘉輝的賑災專輯 世界巡迴演》,我再跟他見面,聊到這件奇妙的事。他笑着說,已跟Michael Schiefel合作了五次,香港展場牆壁懸着多張兩人合作過的「劇照」,就當是他扮演展覽中那位虛構音樂家的巡迴演出,其中一張,正正就是在森記取景的作品。

原來那個作品是他於二○一六年為倫敦Frieze Art Fair創作的。「那個Project講消失。Michael的角色,是一個經常以為有人要拐走他的書店店主,他每天一大清早就會開舖,那張照片的情景,便是他開舖後不久自顧自在歌唱。」楊嘉輝也有角色,「我便是要拐走他的特務!」

如果我沒有到威尼斯看楊嘉輝展覽,如果我沒有收到那本圖冊,如果我沒有在森記見過那幀照片,我便寫不了這篇文章。緣份這回事,不奇妙嗎?

(2018年2月26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5)

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

【小小說】數據愛情

周六早上八時半,他如常的推開那家開業僅四個月的咖啡店大門,但木無表情,心事重重似的,直至抬頭看到一位漂亮收銀員,他才精神抖擻起來。

他逕自走到收銀員面前,叫了一杯美式咖啡,中杯,熱的,還當然不忘對她微笑。「請問先生是會員嗎?」她的嗓音甜甜的。「是的,會員號碼五四三二一。」她在電腦輸入一組數字後,賣力點頭,「李先生,盛惠二十五元。」他以電子卡付費。

「你那麼漂亮,怎麼我不認得你呢?」他覺得無論怎樣都要找個話題跟她聊聊,她尷尬地笑了,笑起來樣子更美。「李先生,女朋友不來就跟其他女生搭訕,這樣好嗎?」他心情興奮極了,幻想自己每次踏進這家咖啡店,她都偷偷留意自己的俊臉、成熟氣質和入時衣飾。「抱歉每次都讓你呷醋了。」

她像聽到了最可笑的話,大笑起來,他一時不懂反應,卻見她又搖搖頭,說:「抱歉讓你誤會了,今天是我第三天上班,跟李先生第一次見面。」他露出不解神情。既然沒見過我,怎麼知道我時常跟女友到訪?

她彷佛知道他在想甚麼,連忙說:「根據會員記錄顯示和分析,你自敝店開業以來,差不多逢星期六就來一趟,差不多每次都是跟一位朋友來的,因為每次你大多叫了兩杯飲料,你喝的是今天也喝的美式咖啡,那位朋友點的是紅棗茶,根據資料分析,在敝店點紅棗茶中有百分之九十五是女性,估計你的同伴也是女性,而且年齡約為三十二歲……這也是我們統計出來的紅棗茶顧客年齡中位數,跟李先生三十三歲的年齡很接近,加上差不多每星期都結伴前來,估計你們的關係非常親密,是情侶甚至夫妻的機會很大——這純粹是我的合理猜測,如果錯了,再次抱歉啊。」

他張大嘴巴,目瞪口呆,覺得她很厲害,更加欣賞對方了。「全中!不不不,也不是全中,她是我的前女友,我們已分手了差不多一個月,現在是正在物色新對象的單身貴族……」眼睛緊盯着電腦屏幕的她,沒有待他說完,「噗」的一聲竊笑起來,這次笑聲更大了,店裏那三枱客人紛紛朝他們望去,害他漲紅了面。「我知道呀,你正在物色那位小姐,姓陳的對吧?你們來過這店兩次,怎麼了?沒有下文?」

他又皺眉頭了。她續說:「是這樣的,根據最近兩次帳單記錄,除了美式咖啡,你還點了一杯中杯花茶,這非你前女友的口味,我估計你是為別人點的。這杯花茶可特別了,因為應客人要求,我們同時放進茉莉、玫瑰和薄荷茴香的茶包,即是說這位小姐把三款花茶放在一個杯子裏一起沖泡。如此獨特的飲法,我們在另一家分店都有一位這樣的客人,她姓陳……噢,我明白了……」

他只懂得呆呆的站着,聽她繼續發表推理演說。「我明白了,陳小姐每次都跟一位朋友到那家分店,對方每次都……跟你一樣喝美式咖啡,但是凍飲的,很不是你的作風吧,我估計對方就是她的情人,因為這對飲料組合出現了四十八次——不,剛剛刷新第四十九次。他們的關係應該很不錯吧,李先生還是死心吧。」

他臉更紅了,怪不得約她今天出來,她諸多推搪,再三追問時,她又支吾以對。既然她有一位穩定男友,當初根本就不應該答允與他單獨出來,更不應該對已明確向她展開追求攻勢的他,隱瞞已有男友之事,他年紀不輕了,可沒興趣當第三者,鬧着玩愛情遊戲。另一方面,他覺得自己的私事輕易被這位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看穿,就連自己不知道的她都知道,有點難以言喻的不快感覺。他隱隱感受到大數據時代的可怖。

然而,他對眼前這位可人兒仍然甚有好感,既然陳小姐路不通了,他何不轉移目標?但他還沒開口,聰明的收銀員已趕快婉轉回絕:「李先生,我對狗毛敏感,肯定接受不了養狗的男友。」

她怎麼連我有養狗都知道!?

「哈哈,李先生請不要緊張。是這樣的,你經常光顧的那家寵物店,是我們公司集團旗下眾多業務之一,我們已掌握了你和你的狗狗資料。不是自誇,我們公司的電腦分析系統,能夠整合所有顧客不同範疇的資料,還能在不同業務間互作配對,務求作出最專業到位的分析,讓顧客的錢用得其所,我們也能因而賺取最大的利潤。請放心,你所有資料只用作分析用途,一切保密。你的狗狗病瘉了嗎?牠上月進了我們公司的寵物醫院,動了手術,希望牠早日康復吧,對了,你應該也已經康復了吧……李先生,你要的美式咖啡來了,請取了才走啊……李先生!」

( 2018年2月14日,星島日報副刊E05創作塗鴉)

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

【人物】楊嘉輝 威尼斯後

去年,楊嘉輝(Samson)代表香港參加第五十七屆《威尼斯視藝雙年展》,把《楊嘉輝的賑災專輯》展覽放進國際舞台,筆者從威尼斯回港不久,楊嘉輝和客席策展人郭瑛也雙雙離開,繼續踏上他們的創作旅程,後來兩人把《楊嘉輝的賑災專輯》續加發展,寫成副題「世界巡迴演」,今天落腳香港,不知還有更多巡迴「展」嗎?


有看過去年《威尼斯視藝雙年展》現場報道,甚至親歷其境的讀者,都知道《楊嘉輝的賑災專輯》講的不是一個香港故事,其中主軸──賑災歌,好像《Do They Know It's Christmas?》、《We Are the World》,還有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流行文化,是世界各地的集體回憶,不拘地域,也不囿於香港。

「觀眾不一定要深入了解創作背後理念,單從音樂、布置、舒適氣氛,都能得到享受。」Samson和郭瑛笑說,甚至有來客把?酒杯,前來歇息與消遣,孩子也在戶外色彩繽紛的軟墊高台跑跳碰,庭院布置成了Selfie「聖地」,來者各取所需自得其樂,叫Samson很滿意。

香港展館因為不是國家館,以平行展的姿態立於其中一個主場館Arsenale對面。Samson可有想過,他朝一天香港館正式進駐主場館裏?他答得很妙:「有些展館雖然設在主場館,但位置和空間都很差,現在香港館對正主場館,那個民居空間有足夠性格予藝術家發揮,執到好籤,千萬不要搬啊!」

凝聚每分光

香港的《楊嘉輝的賑災專輯 世界巡迴演》,跟威尼斯的《楊嘉輝的賑災專輯》,內容一致,次序相若,卻更豐富圓滿,添上新作也是第四首歌《凝聚每分光》,以鋼琴自動彈奏,Samson坦言把幾件作品的元素都加進去,置於猶如錄音室的展覽最後部分,既是壓軸也是總結──於是展覽既有Dressing Room(地面商店)、Music Theatre、Living Room等等,還有Recording Studio,創作概念表達得很完整和井井有條。「所謂『巡迴演』,也是展覽的虛構人物Boomtown Gundane的巡迴演。」說起來,《凝聚每分光》的隱藏歌詞,將是其中一個「彩蛋」。

《凝聚每分光》與同場改編自《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》、由周禮茂填詞的《滔滔千里心》,都是一代港人的回憶,相映成趣,相信會是本地觀眾最感親切的兩個作品。Samson稱威尼斯和香港兩個展覽空間大小接近,沒有放棄哪件作品,但認為M+展亭畢竟是一個白盒子式的展覽場地,威尼斯「展館」則本來是民居,性質截然不同。

「反而民居若本身有性格,我們就更能運用場景,但在展覽場地,四面白牆,則要花心思布置。」他可沒有浪費威尼斯那居民展場的獨特個性,巧妙地融進在M+展場,好像那個客廳的布局,四面布幕,迂迴曲折,就重現了客廳在威尼斯時的狀態,筆者走進去,頗有回到去年威尼斯現場的感覺。

或許是展場使然,現場所見,這次香港展覽規矩工整,威尼斯展覽則有一種率性甚至野生的味道,相同展覽卻風味不一,到過兩地的觀眾會更感趣味,Samson和郭瑛不諱言這次得到M+團隊支援,許多事情做得更仔細了。

香港展覽將有更多演出,好像二月十日(六)下午四時,跟Samson合作無間,也在威尼斯演出過的Michael Schiefel,將會化身虛構音樂家Boomtown Gundane,演唱多首翻唱及原創歌曲。三月二十八日(三)及三十一日(六),香港工會聯合會群聲合唱團亦以有聲及消音方式演繹經典作品。更多演出詳情可瀏覽展覽網站(部分須預先申請及登記)。

既然是「世界巡迴演」,香港之後,下一站是甚麼?「不知道啊。」Samson搔搔頭,卻稱其中一件作品──香港工會聯合會群聲合唱團演出《We Are the World》錄像及八聲道聲音裝置,的確正在巡演,五月作客德國栢林,還有別的演出。如果展覽巡演下去,我們當然樂意追看整個創作的後繼發展。

(2018年2月8日,星島日報,副刊P0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