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9月11日 星期五

【音樂】歲月沉澱 小澤征爾的「貝七」

日本著名指揮小澤征爾,領着齋藤紀念管弦樂團(Saito Kinen Orchestra)演奏的專輯《Beethoven:Symphony No. 7 & Leonore Overture No. 3》,於其今年9月1日八十五歲生辰的日子推出,無論是小澤迷、貝多芬迷,抑或古典樂迷,都興奮不已。

小澤征爾以指揮時不持指揮棒、動作大著稱。

小澤征爾的《Beethoven:Symphony No. 7 & Leonore Overture No. 3》

藝評人、樂評人李夢,較少聽到小澤征爾指揮的貝多芬樂章,聽了《Beethoven:Symphony No. 7 & Leonore Overture No. 3》,坦言驚喜。「第一樂章,特別是開頭,跟我常聽的版本,較慢一點,但我覺得他處理得很好,背後有不少思考,這或跟他的人生有關──他晚年患癌,身體狀況一直不是太好。」

李夢本來就喜歡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,「人家談到貝多芬的交響曲,或首先想起第五號的《命運》、第六號的《田園》和第九號的《合唱》,其實第七號也很特別,風格就像跳舞一樣,如要指揮得好,必須流暢,不能一板一眼,要讓音樂流動。」小澤征爾的「貝七」,李夢則以「深沉」來形容,尤其是第三樂章,「有一種傷感的情緒」,感覺特別強烈。「很難叫一個年輕指揮家如此演繹;現在的小澤征爾,是有歲月沉澱。」

李夢形容小澤征爾的指揮風格,屬自由派、浪漫派,不會一本正經,並以指揮時不持指揮棒、動作大著稱,又指他是一個永遠都有好奇心、永遠都想試新鮮事的人,他二十多歲時到歐美闖蕩,參加比賽,及後向著名指揮卡拉揚和伯恩斯坦拜師學藝,也曾任波士頓交響樂團、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等音樂總監,「作為一個亞洲指揮,這些都是相當具挑戰性的。」李夢期待繼續聽到小澤征爾指揮的作品,巴赫又如何?「他來到人生這個階段,應該對巴赫的作品有更多的領悟。」


藝評人、樂評人李夢。

不僅浪漫時期作品,小澤征爾也指揮了不少日本當代音樂,本地作曲家盧定彰(Daniel),藏有小澤征爾的《Seiji Ozawa:The Complete Warner Recordings》,為的便是其中收錄了他心儀的日本作曲家石井真木作品,「石井真木作品演奏錄音難尋,小澤征爾就指揮了不少。」

Daniel覺得,小澤征爾作為一位亞洲指揮,有今天的地位,是「前無古人」,而且兩位大師級老師卡拉揚和伯恩斯坦,同時收他為徒,種種事迹,都叫人津津樂道。Daniel亦欣賞他為了紀念啟蒙恩師齋藤秀雄,成立齋藤紀念管弦樂團,也就是為《Beethoven:Symphony No. 7 & Leonore Overture No. 3》演奏的樂團,「可見他是一個飲水思源、重情義的人。」另外,即使晚年身體狀況不佳,即使早已完成許多想做的事,他仍然爭取指揮工作、灌錄專輯,是出於對音樂的愛,「亦體現到日本人的職人精神。」

由於小澤征爾師承卡拉揚,跟後者一樣擅長處理長樂句和整體氛圍,但聽過《Beethoven:Symphony No. 7 & Leonore Overture No. 3》,Daniel稱他不僅長線條拿揑得好,同時每個聲部都做得細緻,兩者平衡出色,甚至叫他有聽室樂的感覺,「就連『內聲部』都聽見。」Daniel也讚賞齋藤紀念管弦樂團的表現高水準,「聽起來甚至有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味道。」村上春樹在《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》也有相同描述,也提到「可以聽得見內聲部」、「齊藤紀念的貝多芬就有這種感覺」。

Daniel續說,「貝七」固然是一首關於節奏的舞曲,但遠遠不止於此,甚至可以理解為人生之曲,「是一場出死入生的Movement」,「人生開始時活潑,及後步入陰暗、衰老、掙扎,最後豁然開朗,重見光明。」走過死亡幽谷,仍然穩步上揚,他覺得,這跟小澤征爾的狀態和形象貫徹,「此時此刻,他不揀貝多芬其他交響曲,選了『貝七』,的確驚喜。」

(2020年9月1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1)


本地作曲家盧定彰。

村上春樹曾著有《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