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

漫步深水埗 唐樓店風情畫


http://rs.sinahk.net/cp/13/08/13/05/1167179/2/p.jpg

如果有一天,你走到屋外,發現周遭盡是金舖、電器店、大型藥房,食肆亦「貴夾唔飽」,所有店舖彷彿跟你與社區毫不相干,你只是一個很粗心大意誤闖堂皇風景的路人,根本不屬於那時那地,那會是多麼可悲又可怕的事情呢?

難怪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最近舉辦的《深水埗唐樓店舖展》,那麼觸動筆者的心緒,它讓老店特色姿采,重視觀眾眼前,驅使筆者按圖索驥,在深水埗老店漫遊,親身欣賞那幅港味濃郁的風情畫。

自製工具富特色

當今天商場商店千篇一律,我們愈發懷念老區老店。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的《深水埗唐樓店舖展》,邀請策展人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胡佩玲及一眾學生,眾裏尋它選了該地區十五家舊式唐樓店,既採訪又研究,印製小冊子記錄在案。

在一個陽光普照的下午,筆者揭開小冊子,在深水埗尋寶去。不說不知,許多戰前建成的唐樓,都有樓柱「立地」予以承托,增添建築美感,樓下舖如大金龍參茸藥材海味公司,亦彷彿給間隔了一個活動空間,連繫店舖和社區。深水埗還有不少一整個唐樓群,形成了有如城寨的獨特氣勢,店舖也予人肩並肩互相扶持的觀感,把社群建立起來。

仔細一看,深水埗的唐樓店,凸顯了老闆的手工藝與智慧,好像售賣鬆糕、缽仔糕、雞屎藤茶粿等糕點的鴻發糕點,在店前懸掛的鐵架,是原店東黃伯親自製作,雖然已有幾十年歷史,卻仍然鏗鏘有力──從前環境沒那麼富裕,或者工具太過專門,想買也買不到,所以老闆往往擺動金工木工上場,所以舊店奇形怪狀工具特別多。

這裏的唐樓店,也有樓底高、樓面深的建築特色,高樓底多作「閣仔」,深樓面的士多房,便適合一些店舖,如新德明粉麵廠,製作粉麵後,作為存放和通氣之用,可說是小型工場。

為街坊充氣

接著,筆者來到在單車界很富名聲的公棧單車,在那裏逗留僅半小時,已看見推著單車前來的客人絡繹不絕,亦不乏經過打招呼的街坊,碰巧第一代店主胡老先生,也在店裏閒坐「打躉」,讓攝影師拍到他與接手單車店生意一對子女的合家照。

「這個客人很崇拜我的哥哥,等了他三小時。」胡小姐指了指彎身進行修理的胡先生,以及站在一旁的男子,說:「沒法子吧,他網購了叉嘴,卻壞了,著哥哥修理,因為對他有信心。」她又笑說有個來自長沙灣的「外賣佬」,幫襯其店修理單車足足三十年,也有熟朋友自助式為車充氣,鄰里關係融洽親密。

公棧單車於1946年開業,原舖位置在現址附近,後來胡老先生買下了現址和旁邊一家店舖,「做了幾十年,人人都曉。」胡小姐和胞兄胡先生,接手了這檔家業約二十年,自小在這個車輪往來環境成長的兩兄妹,愛惜單車,妹妹親和力佳,哥哥「整車」手勢一流,吸引五湖四海單車友遠度而來,亦不乏名人幫襯,「展昭」何家勁也曾替他們買單車,「其他單車店,職員可能是打工吧,或許不夠熱心。」

公棧單車有著典型唐樓店下鋪上居的特色,因為唐樓店大多樓底高,許多老闆都會設個「閣仔」擺貨,胡小姐小時候便與其他六兄弟姊妹,一起擠在「閣仔」睡覺。店內甚有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的味道,車輪、零件、工具一一給吊了起來,有條不紊亂中有序。我們坐下來聊天的橫巷,也是街坊聚腳處,採訪當日雖然炎熱,但那裏卻通風不侷促,他們更索性讓鄰舖落了閘,並加建了地台,供人們排排坐傾傾偈,凝聚一個名副其實的「公棧」小社區──做生意方式不同了,從前跟客人『打牙骹』是培養感情,現在則被視為偷懶的表現。
 

敬業樂業

公棧單車屹立深水埗六十多年,見證香港社會變遷,好像從前以單車「交雞交鴨」,現在則是中央屠宰家禽,改用貨Van運送冰鮮肉;又如現在人人用電熱水爐,昔日以單車運送石油氣罐的情景,幾乎絕跡。

由於深水埗區較多基層家庭,街市不少,這些改變的確為他們帶來影響,不過近年該區來了「新居民」,又為他們開拓新客源,「在這區居住的新來港菲律賓及泰國人士,在不同地區做清潔、看更等工作,經常以單車代步,都來這裏『整車』。」如果深水埗有天重建,胡小姐稱不太擔心,表示搬舖即可,「但客人很怕我們不做。」

胡小姐的女兒、胡先生的兒子,都懂得整車,經常前來幫忙打點,公棧後繼有人。說著說著,胡小姐又去了招呼客人了,胡先生仍然聚精會神修理單車,還有退而不休、日日落店坐鎮的胡老先生──在胡氏一家身上,筆者看見了敬業樂業的精神,這或許也是香港快將消失的可愛特徵。

在《深水埗唐樓店舖展》前,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已舉辦了《西營盤唐樓店舖展》,該中心執行總監劉國偉說:「許多舊區正面臨重大變遷,我們希望在他改頭換面前,為普羅大眾作出記錄。」有相有真相,新一代就不會連唐樓店是甚麼都懵然不知。不同地區有不同特色,他指西營盤鄰近海岸,所以海味舖特別多,深水埗則有不少車房。「店舖就是街道風景,現在它們都上樓、上商場去了,站在街上一看,道路就沒有風景、款式,十分單調。」

唐樓店式微,小型工業如燒焊店,就很難生存,「小店才符合整個社區的需要。」就像公棧單車,鄰近基層家庭都以單車代步,以其為中心往往回回,彷彿為他們修復、充氣──不止該店需要他們,他們也需要該店,社區關係環環緊扣,凝聚力才會沉澱累積。

除了深水埗、西營盤,現時還有土瓜灣較多唐樓店,孤零飄散港式情懷,隨著舊區重建,這些唐樓店可能終有一天會悉數消失,「除了硬件問題,沒有人接手這類小店也值得憂心,譬如蒸籠店,一個蒸籠只賣一百五十元,一天造十個,賺得多少錢?」老店要站得住腳,生產者可能需要轉為經營者,但如果老闆只想默默耕耘做生產者,卻無奈遭時代淘汰,那是不懂變通出了問題,還是社會的錯?想深一層,老闆、市民可有選擇?

(2013年8月13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1‧今日館‧生活起義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