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

【專題】鞋匠餘暉

彷彿已是很久遠的事了:街頭一檔鞋匠店,巷尾一家洋服店,砌出一幅老香港拼圖。隨城市化發展,本地工藝行業式微,巧手工匠賣少見少,好像造鞋業,中環雍記鞋屋,幾乎僅此一家,「許多行家接到定單,都回到內地製作,好像我們這種在港自家造鞋的店子,應該不超過五家。」今天陸師傅(陸權聲)仍然執業,更舉辦工作坊分享造鞋心得,但歲月這個無情神偷,恐怕早晚也會連碩果僅存的珍寶,都偷走掉。


你著幾號鞋

就如其他實而不華的工藝品一樣,雍記鞋屋很低調的設在中環那條聞名國際的石板街,遊人熙來攘往,或許很粗心大意的跟店子擦肩而過,卻不察覺。店子底層有一個小工場,探頭內進,幾位師傅坐在車衣機、鏟皮機前,利利落落的幹活兒。

一如其他老店,鞋屋檔面亂中有序,上夾一大堆在雞皮紙上繪畫的鞋款紙樣,陸師傅畫紙樣時,不瞇眼,不皺眉,我們讚他眼力好,他謙虛起來:「工多藝熟而已。」陸師傅還有一眼就看穿人家幾號鞋的本事,準確講出筆者和攝影師的鞋子尺碼,「鞋無譜的,有些人腳掌橫一點,或骨骼寬一點,便要穿尺寸大一點的鞋子。」

他一揚手,如數家珍的親切地介紹店自家製作皮鞋款式,包括男士皮鞋、女士長靴,也有跳舞專用的鞋履,「一般訂價五百元左右,有些特別的式樣,會貴一點。」他們的客人,有移民港人一年一度探訪,有主題公園特別訂造角色人物的鞋子,有外籍人士屬意金光閃閃的跳舞鞋,有電視藝員訂造出騷用的鞋子。

他說甚麼腳形都見過,特殊的有疊腳趾,要在鞋子某些位置做得寬一點,也有客人「腳瓜」特別粗壯,長靴須特別訂製,「前來幫襯的,女客人較多。」出乎意料,陸師傅穿的皮鞋,是從其他地方買回來的,他笑了起來,說:「平常忙碌為客人造鞋,得閒就休息一下,不會特意替自己造鞋呢。」

山寨廠帶動行業興旺

雍記鞋屋這個舖位,是陸師傅租回來的,已有逾三十年歷史,經歷過金融風暴、沙士襲港,「2003年,我們的生意,反而不太受影響,可能多了移民外地的舊客回流香港。」回流香港,不忘舊店,或許覺得,始終腳踏實地的好。陸師傅笑言包租公好人,租金比外邊便宜。

他當年接手叔叔的鞋檔生意,而對方的鞋店,曾經是石板街其中一個排檔,一幹便五十年。叔叔就是陸師傅的師傅嗎?他搖搖頭,稱手藝這門學問,一人未必完全精通,必須從不同師傅身上學習,「造鞋看起來簡單,其實很『立雜』。」

除了自家製作的皮鞋,他還從其他地方添置鞋子,一對對整齊排放門口,做特價貨,但坦言也有要求,筆者隨手拿起一雙外購皮鞋,皮面柔軟光亮。店子專門造鞋和賣鞋,卻不補鞋,「每次客人要求,我們都給他們介紹附近一家補鞋店。」現在鞋子價錢便宜了,一百幾十元都有一對,人們不懂得珍惜,穿爛了就丟掉,補鞋生意一樣難做。

他稱外購的鞋子,都是內地貨,「以前造了鞋運上內地,現在我們都從內地買鞋。」時代不同了,從前造鞋業、裁縫業、打金業興旺,香港多山寨廠,求才若渴,人人都想學師,找一門手藝,但求搵兩餐,年尾便更好景了,一天接來幾十對鞋的定單,現在甚麼都改變了,「少人入行,後生嫌辛苦,工時又長,分分鐘朝九晚十,沒有人願意學。」陸師傅僅三言兩語,就道出造鞋業消隱的其中一個原因。

現在就連鞋盒,都要假外求,「一行興旺,能帶動其他小行業發展。現在乏人造鞋,就自然乏人造鞋盒。」也不是所有鞋款都能製作,好像「菠蘿底」的膠鞋底,現已沒有鞋廠製作,必須整對鞋買回來。

昔日光輝記憶

他現以兼職形式,聘請其他老師傅幫忙,如果人齊,加上陸師傅,就有七位鞋匠坐鎮。從度腳、畫紙樣、裁鞋面,到造鞋底,由三位師傅負責,「如果是鞋廠,只是裁鞋面,便已有不同師傅負責,有的做『摺』,有的做『車』,分門別類,工人較易上手。」陸師傅的夥計,個個年逾七十,都是退休人士,陸師傅斷件計付工錢,笑言他們賺少少錢飲餐茶,好過待在家中,「他們全是從前正式跟師傅的學徒出身。」

陸師傅今年已屆花甲之年,不諱言有退下來的心理準備,「沒生意、沒人做,你想不退都不行。」譬如今年下半年,生意額便下降了不少,可能經濟環境差,物價騰貴,「鞋子只是消閒品,錢不夠,客人自然會買少一對。」兒子不足二十歲,仍然在學,但對養大自己的造鞋工藝沒有興趣,課餘時間,也沒有來店子幫忙打點,「沒所謂可不可惜,就讓時代淘汰吧,到了終結的時候,也得終結。」

去年成立的「手作幫」,從工藝入手,探索可持續生活,舉辦一系列講座及工作坊,請來陸師傅教授造鞋心得,消息傳出,即反應熱烈,工作坊名額已滿——行業消失,造鞋技術大概不能承傳下去,但留在港人心中的昔日香港光輝年代的記憶,還會一代一代的流芳後世。「拜我為師?不好了,大家研究一下吧。」

(2013年11月30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