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

網賞藝術

http://rs.sinahk.net/cp/14/03/25/05/1271956/2/p.jpg

藝術展覽,不一定要親歷其境,現在科技發達、網絡便捷,不少藝術團體都以網絡為媒介,發展藝術展示平台。網「賞」藝術,會否成為一股新浪潮?

比博物館意義更多
當亞洲尤其是中國藝術市場,日漸壯大,不少藝術機構近年都在香港、內地開展業務,部分朝著寬廣的互聯網世界發展,好像去年正式投入運作的Artshare.com,便打著全球首個專營亞洲現代及當代藝術網上交易平台的旗幟,不僅定期舉辦網上展覽,還通過網絡平台,進行藝術品買賣活動,他們的登場,標誌著一個新興藝術市場形式的誕生。

最近的本地文化藝術界,也迎來另一個較為大型的網上藝術活動,博物館大樓計劃於2017年年底竣工的西九文化區M+,首度舉行網上展覽《NEONSIGNS.HK探索霓虹》,促成他們一系列「游擊」展覽的第七場活動。

「不要把博物館和建築混為一談,建築物只是工具,博物館有更多意義。」M+行政總監李立偉博士如是說:「舉行一個傳統的實體展覽,你會想到怎樣搞開幕、如何開展計劃,但舉辦數碼展覽時,當你考慮怎樣鼓勵更多人參與其中,會發現必須花更多的力氣。」

《NEONSIGNS.HK探索霓虹》舉辦前,M+收藏了兩個具標誌性的本地霓虹招牌,包括自1977年已掛在西營盤扒房森美餐廳的霓虹牛招牌,以及雞記麻將館的公雞招牌,該分店於1976年在觀塘開設,現已結業,這次網上展覽可說是其藏品的伸展和變奏,以及招徠公眾對霓虹招牌的集體研究。展覽中,他們將邀請本地藝術家,為霓虹燈進行一系列相關創作,包括藝術家兼設計師黃炳培(又一山人)、作家胡晴舫、藝術家黃仁逵、攝影師夏永康、藝術家黃國才等等,創作媒介包括文字、照片和錄像作品。

互動更新便捷
《NEONSIGNS.HK探索霓虹》也體現網絡平台的功能——互動,公眾可上載照片及資料,一同參與描繪「霓虹地圖」,聯袂展示香港這個獨有的城市景觀。該數碼展覽亦善用網絡的迅速多變,內容將作不斷更新,包括論文、幻燈片、錄像、年表,從工藝與工業、設計與排版、都市化、電影、視覺藝術、文學及流行文化等角度出發,深入探索及展示香港的霓虹招牌。

「霓虹招牌這個快將消逝於香港街頭的都市景觀,的確令人產生懷舊情結,對扎根香港這座霓虹都市、以跨界別和視覺文化為主題的M+來說,霓虹招牌絕對是值得探討的課題。」M+設計及建築策展人陳伯康指,網上展覽是展現霓虹招牌創作和研究一個很好的方法,也能輕易得到公眾參與,而當未來M+博物館大樓興建完畢,他們可能會舉辦跟霓虹招牌相關的實體展覽。他又表示,M+正籌辦一個數碼平台,日後或有更多網上展覽舉行。如此說來,《NEONSIGNS.HK探索霓虹》大概只是M+數碼展覽的開端而已。

實體虛擬化,也有虛擬實體化。本地畫廊Artify Gallery,將與跟法國關係密切的本地街頭藝術網上平台Street Art Fever,舉辦實體展覽《當人類遇上大自然及詩歌》。《Street Art Fever》著重營運其網站業務,如展覽和銷售,但仍然時常跟不同藝廊合作,舉行實體展覽。「實體和虛擬,可以互補不足,這次跟他們合作,對我們也是新嘗試,讓我們了解更多網絡市場的運作。」Artify Gallery老闆Cherry Ho笑著說。

日子早晚會來

事實上,世界各地不少博物館,都有數碼化的伸延,Google便有《GoogleArtProject》的藝術計畫,跟其合作的博物館,為觀眾帶來充滿現場感的藝術觀賞體驗,鏡頭可在展廳內作三百六十度旋轉,展品亦以高解像度巨細無遺地呈現。Cherry不諱言這個Bussiness Model很新,潛力是有的,風潮可能早晚都會來,「香港始終租金昂貴,不是人人都可以負擔得起實體畫廊的開支,就算開了店,如非中、上環等畫廊林立的地段,也未必很方便顧客前來。」

她也一直有數碼畫廊的構思:「我們有跟不同Online Gallery和Online Selling Platform接觸,但現階段還未落實。」她覺得Online Gallery有著不受地域限制的優勢,只要做好運輸,就能做生意,「畫布可以捲起,雕塑則比較大件,在運輸上可能相當花費。」

不過,藝術品買家可能較注重質素,擔心在電腦熒幕看見的,跟真實的存在差異,而她觀察所得,網絡畫廊銷售藝術複製品,比較受歡迎,「如果是真跡,大家可能都想先親身欣賞,才付錢購買。」

她認為現時網上畫廊在外國比較普及,而且不少網站設計成熟,就連怎樣加框上架、尺寸如何,都可逐一揀選,保險等支援服務也很完善,但香港的市場暫時未成氣候,「香港的Online Gallery現時是起步階段,尚有許多進步空間。」

(2014年3月25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1‧今日館‧生活起義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