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諒筆者是多麼的後知後覺,當《引力邊緣》捧走今年奧斯卡十一項提名中的七個獎項,包括最佳導演、最佳攝影、最佳原創音樂、最佳音效及最佳剪接等等,成為大贏家後,我才不執輸的走進戲院捧場,選一個杜比全景聲影院觀賞,讓自己恍如置身外太空之中。也不知怎的,叫我想起太空搖滾來。
一步一驚心
知道《引力邊緣》憑配樂獲獎,音樂當然成了筆者看戲時一大焦點。由於要表達外太空場景,該片不乏背景寂靜得刺耳的「音效」,又或者以低迴少變化的電音,劃破漆黑天際,一方面表達缺乏空氣的宇宙聲音無法傳遞的實感,以及呈現人們和物件緩慢拖曳的動態,一方面令氣氛營造出無形但沉重的抑壓,於是主角莉恩史東(珊迪娜布洛飾),拾取物件、抓住太空船、太空垃圾來襲、呼吸(喘氣)的聲響,便給無窮放大,也有遇上危難時漸次奏起的巨響,儼如雄猛的山雨欲來,漆黑宇宙頓時成了危機四伏的恐怖場景,也像脾氣古怪隨時張牙舞爪的龐大怪物——這種猶如恐怖片配樂的手法,叫觀眾按捺不住心驚膽顫起來,隨著莉恩史東的一舉一動,一步一驚心。
總括而言,《引力邊緣》為觀眾帶來了點到即止的精準配樂,而在這樣精簡的音樂背景下,莉恩史東在太空站機艙,通過無綫電通訊聽到從地球單方面傳來不知名男子哼唱歌謠,以及電影開首另一角色特科沃斯基(佐治古尼飾),播放音樂娛人娛己,變得突出,也跟其餘時間的簡約布局作出對比,給人感受孤立帶來的窒息和恐怖。如果一套電影,絕大部分時間只得女主角一人推演劇情,對白、配樂同樣簡練,場景不多(雖然宇宙無限大),卻仍然予人驚心動魄、盪氣迴腸的震撼感覺,那是多麼的了不起,《引力邊緣》便是這麼樣的電影了。
冷峻迷幻飄逸
《引力邊緣》由年僅三十六歲的英國音樂家Steven Price,擔任配樂師,去年除了《引力邊緣》,還交出了《The World's End》的配樂工作,前作則是二○一一年的《Attack the Block》,除了《引力邊緣》,他參與的都是名不經傳的電影,這次獲獎肯定讓年輕的他事業更進一步。
該片那種冰冷卻又蘊藏了爆發力的音樂氛圍,其實很Mogwai,雖然兩者不盡相同,但後者血脈裏就是充斥着太空搖滾(Space Rock)那種冷峻、迷幻飄逸的音色濃度,而《引力邊緣》那種浩瀚宇宙的氣魄,又似是跟鋪排起承轉合交響樂的後搖滾(Post Rock),有一點點的連繫,好像最後一曲點題作《Gravity》,便由靜態轉而動態,並通過喊叫聲表達激昂情緒。
觀乎西方音樂發展,太空搖滾最早用來描述Pink Floyd等樂隊,以電子合成器、結他實驗音樂,譜上科幻或天文主題的前衛樂章,David Bowie於一九六九年寫成的《Space Oddity》,其MV也有太空漫遊的畫面。不過,談到太空搖滾,最為樂迷津津樂道的,要數Spacemen 3,以及隊中主將Jason Pierce和Peter Kember(Sonic Boom),於後來分別創立的Spiritualized和Spectrum,他們為上世紀八、九十年代太空搖滾復興,合力填寫了一頁新族譜,當中Spiritualized的《Ladies and Gentlemen We are Floating in Space》,也開宗名義的為當時的新世代太空搖滾,寫下新註腳。異星探索之旅
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太空搖滾,成了獨立音樂其中一個別樹一幟的有型風潮,部分沒有打正旗號的樂團,也多少承襲了太空搖滾之風,或以此為好點子,譬如Brit-pop名團The Verve的早期專輯,便有濃郁的新迷幻、太空搖滾味道,雖然後來愈趨朝向Brit-pop路線前行,好像第三張唱片《Urban Hymns》的《Bittersweet Symphony》和《The Drugs Don't Work》,簡直是Brit-pop其中兩首經典作,但筆者還是更愛他們的處子專輯《A Storm in Heaven》。
也想起美國電子音樂人Moby,於二○○二年發表專輯《18》中的太空人扮相,雖然碟中音樂跟太空搖滾未必扯得上邊,但其Downtempo、Ambient House的冰冷電子節拍,彼此還是如出一轍的。如此說來,法國電子組合Air,在一九九八年出版的《Moon Safari》,會是比Moby的《18》更早在月球等異星進行探索之旅的型格電音。
一套《引力邊緣》,居然喚起筆者對太空搖滾、太空音樂的回味熱情,可說始料不及,或許筆者實在太久沒有「太空漫遊」了。而新世代的太空搖滾,無可否認已經褪色,似乎須在科幻片中重新領會,那麼下一齣如《引力邊緣》的精采科幻電影,會是何時出現?
(2014年3月14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‧文化廊‧享樂主義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