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的本地藝文界,表演藝術可說是其中一個最受影響的重災區,單單是表演場地勒令關閉、限制人群聚集這兩項防疫措施,已足以叫停所有表演,加上不少劇場人、劇團從事戲劇教育,學校停課,他們相關工作也得暫緩。「對業界來說,未來一年會很辛苦。」同流藝術總監鄧偉傑如是說。
同流這邊廂原定4月初在西灣河文娛中心劇場演出的《巴黎公社的日子》宣告延期,那邊廂《生生》將於5月在其自家場地──同流黑盒劇場上演。「生生」不息,The Show Must Go on?這個時勢,從前尋常的事,也愈來愈變得奢侈了。
「希望劇場觀眾的蠢蠢欲動,就如過去周末日,悶在家中已久的人們紛紛在深水埗買東西一樣吧!」鄧偉傑打趣地說。執筆時未知限聚令後續如何,對《生生》演出帶來甚麼影響,但疫情難料,他們當然不會掉以輕心,強調會為演出做足安全措施,好像為觀眾量體溫、觀眾全程須戴口罩、場內座位減半盡量疏隔、加強通風系統等等,「若這個場地予以觀眾信心,相信他們還是願意進場的。」
曾於2016年試演、英國編劇Duncan Macmillan作品《生生》,同流早已計畫今年正式演出,並非因應疫情,迅速製作一個在自家場地上演的黑盒演出,鄧偉傑反而有想過,是否讓演出延期,現在則從原定的5月初延至5月中演出。
《生生》由三組共六位演員輪替演出,包括2016年有份參與試演的林芷沿及岑君宜。「這套劇有一定的魅力。」鄧偉傑續道:「兩位演出者,在無道具、無布景、無默劇模仿的台上,於差不多兩小時裏,把糾纏關係陳述出來,對這班年輕演員來說也是一次很好的鍛煉。」
在網絡築舞台?
作為演員,當然不想作品不能見觀眾,在全城抗疫的時刻,為了「The Show Must Go on」,不少劇場單位探新求變,多善用網絡資源,把演出上綫甚至直播,鄧偉傑也樂見其事,事實上同流4月29日(三)及30日(四),也把讀劇演出《毒》,改為綫上錄播演出,但他自嘲追不上科技的日新月異,也同時提出質疑,指對於一個新創作,在網絡築舞台,「劇場還是不是劇場?」他又稱,YouTuber某程度上都在表演,「我們是不是應該為劇團訓練YouTuber?」
直播演出,所需技術配套固然不少,即使把舊作放上網予觀眾分享,也可能涉及版權問題,「用以宣傳,或免費串流播放,與眾同樂,問題不大。但如果網上播放發展下去,形成商業模式,許多問題又不能忽略。」如《生生》未能如期在舞台上演,會否改為網上演出?鄧偉傑搖搖頭,坦言版權問題,未必能成事。
誰不想周末日上劇場去戲院逛東逛西?但無論本地抑或海外,許多專家警告,疫情不會那麼快結束,戴口罩將成市民日常。未能如常演出,作為劇場界一分子,有何打算?「創作一定要繼續做。」鄧偉傑說,「但要構思得仔細一點,好像《巴黎公社的日子》動輒涉及十多位演員的演出,盡量少做。所以人數較少的演出,或是未來兩年的方向。」此外,另尋合適場地,也是劇場界都在想的事情。
「不過也未必是那麼緊密的演出了。」取而代之,加強訓練、醞釀題材、研究資料,大概是不錯的過渡方法,他也覺得,讀劇演出可以持續,甚至發展「有聲書」(Audio Book),由劇團聲演經典作品,「讀劇最重要的,是與人分享文本,而非表演。」裝備自己,養精蓄銳,「維持Live Show的質素。」
無論如何,在最艱難的日子,更需要表演藝術──人怎能沒了真善美之追求?誠如《生生》所說,「人不能對未來沒了希望。」
(2020年4月23日,星島日報,副刊P02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