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

攝影畫廊展新貌

隨着各類大型國際展覽落戶香港,本地畫廊愈開愈多,包括過往少有經營的攝影畫廊,從本地到外地、從藝術到商業都有。攝影在本地藝術界的市場,能進一步擴大嗎?

當攝影技術、器材愈來愈平民化和普及,人人都成了攝影師,在街上看到人們手執一部專業相機,隨處街拍,十分普遍,但有趣的是,當許多人都喜歡攝影的時候,今天攝影畫廊卻不見開至成巷成市,那又代表了甚麼?

在香港,打正旗號稱為攝影畫廊的,屈指可數,較多人關注的,包括剛撤出中環、全面進駐黃竹坑畫廊空間的Blindspot Gallery、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光影作坊、位於柴灣一個獨特直立式樓梯畫廊AO Vertical Art Space、以黑房展開推廣攝影藝術旅程的黑點、剛搬到太子的百呎公園等等,其實各具特色,近年更有新成立的攝影畫廊和組織,或能開拓本地理論上數量龐大的攝影市場。

現在攝影:體驗不一樣

與幾位朋友於2012年成立攝影組織「現在攝影」的賴憶南,覺得香港少有攝影畫廊,「日本、歐洲有許多攝影畫廊,即使觀眾要付入場費,也願意前往,但在香港,可能不用付錢都不去看。」在這個虛擬時代,他愈覺得親身接觸攝影、與人交流的重要性,「看到真的Print,體驗是完全不一樣。」

他稱「現在攝影」最初的概念,只是跟人分享攝影,並做些快閃式的展覽,「哪裏有地方,就搞。」他們在這兩年間,便舉辦過多次展覽,都是打游擊式的到處展出,包括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、美荷樓呼吸冰室等等,卻反而有突破攝影展覽固有形態的味道,好像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那一次,攝影作品就掛滿不同樓層的走廊外牆上,甚為壯觀。

或許就是這種不一樣,讓志同道合者從四面八方來,「現在攝影」團隊現已遍及台灣、馬來西亞和日本,去年還在台灣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舉行攝影展,他們也定期製作明信片,讓觀眾免費把藝術將創作帶回家,「將來可能融合更多創作元素,製作文創產品。」

他還想出許多鬼主意,包括利用投影機把攝影作品的影像,投影到攝影師身上,並由他即場解畫。「現在攝影」至今未有經營畫廊,但他指日後可能會有新嘗試,「今天香港的攝影畫廊,要麼純粹藝術,要麼商業賣相,將來我們走的路綫,希望能夠兩者平衡。」

YellowKorner:中產市場有潛力

於去年12月成立、位於中環ifc的YellowKorner,是香港少有專營攝影作品的店鋪。YellowKorner由兩位法國藝術愛好者創辦,逾七十家分店遍布多個國家,在行內頗為有名,落戶香港之前,他們以新加坡分店打進亞洲市場。YellowKorner在店內提供分為九個不同主題、合共約二千張的攝影作品,「希望增加藝術攝影的複印數量,令藝術攝影能夠接觸更多攝影愛好者和收藏家。我們選擇印製一千張賣六百元的作品,而不是十張賣六萬元的作品,盼為公眾提供負擔得起的藝術攝影——藝術不是一個價錢牌,而是一種感覺、情緒。」

YellowKorner大中華區主席潘雅德(Arthur de Villepin),住在香港已超過四年,他認為除了香港,沒有其他地方更適合在亞洲開展業務,因為香港是面向中國市場的重要窗口。但他不諱言攝影在香港仍然是相當新的市場,而香港的攝影畫廊亦明顯不足,但他卻感到數量有上升趨勢,「香港的最大問題,是中產階級的(藝術消費)選擇不多,他們要麼走進畢打街那些昂貴的藝廊,要麼光顧國際連鎖品牌商店,但他們都希望以藝術品,令自己的家變得與別不同,來凸顯他們的個性和生活態度,所以,提供普羅大眾負擔得起攝影作品的YellowKorner,是有很大潛力的。」

The Salt Yard:擴光譜

位於觀塘一幢工業大廈、面積逾千方呎的The Salt Yard,去年1月舉辦首個攝影展覽,創辦人之一岑允逸(Dustin)覺得本地攝影畫廊不多,其中一個原因,是觀眾沒有親身到現場觀賞攝影作品的習慣,因為通過網絡,已能完成整個觀展過程,「新一代甚至未見過Physical Prints。」他指普羅大眾習慣網上分享攝影,攝影只存在手機、iPad、電腦屏幕裏,「在網上看攝影,好像聽收音機,攝影書是CD,展覽才是Live。」

他又說,香港的攝影評論少之又少,而攝影教育在主流學府中,只活在藝術系、多媒體系之中,除了私人學院,就難以獨立成科,「本地攝影空間狹窄,成因太多。」這些年來,香港攝影畫廊相對多了,他覺得內地攝影水平和受關注程度,近年急速上升,當地一年舉行幾個大型攝影節,產生協同效應,不無關係,「鄰居做得那麼好,自己都不想失禮。」

他曾到日本的十多家攝影畫廊取經,「當地甚麼攝影畫廊都有,好像有位於佛堂的空蓮房,也有攝影師自家設立的『部屋式』小型工作室連畫廊,他們很認真的對待攝影作品,令觀眾都不敢鬆懈。」回港後,他便着手籌辦The Salt Yard,他指他們有別於其他畫廊,其中一個特色,是特別強調策展導向,而非單靠攝影師本身魅力招徠觀眾,新聞攝影記者 出身的他,尤愛紀實攝影,着重作品背後的社會意義和脈絡,他在畫廊引進的多為香港人未必認識,卻都是優質、有內涵的外國攝影師,也正因如此,他們的外國觀眾,佔了三分一,「香港雖是國際都會,但其實人們的思維、視野,都很狹窄,談到日本攝影師,只知道森山大道、荒木經惟。」

他希望The Salt Yard能夠培養攝影觀眾、啟迪本地攝影師,而不僅是為業界提供一個展覽場地,「個個都是攝影師,卻沒有觀眾,生態也不健全。」於是每次展覽的翻譯、圖片說明,他無不下了很多工夫,「觀眾絕對需要指引,以認識更多作品和攝影師。」他承認The Salt Yard的資源、人脈有限,是香港攝影界的邊緣社群,也不主動促銷作品,展出作品不一定必須填上銀碼,現時畫廊營運主要是靠自掏腰包維持,並從售賣攝影書的收入得到少量補貼,他表示會觀望兩年,前路怎樣,屆時再作打算,但再一次指出獨立攝影畫廊的重要性:「光譜要闊,我們有美術館、商業畫廊,也要有獨立畫廊,生態才會健康。」

(星島日報,2014年2月25日,副刊E01.今日館.生活起義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