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香港有相當知名度的新加坡歌手陳潔儀,最近參加《我是歌手》第三季,不像其他參賽者那樣鬥飆高音,她柔情似水地先後唱出《心動》和《心如刀割》,沒有出奇制勝,卻以連續兩期敬陪末席的成績被擠出局,更被當地傳媒批評她「全程走音」,為節目結果開脫。她雖然無法再於節目踏前一步,但連日來得到廣大網民,以至歌手、幕後音樂人,出帖發文抱不平,再一次惹起關注,也讓《我是歌手》掀起另一波熱話。
且慢,類似情節,不是熟口熟面嗎?試試回帶去到《我是歌手》第一季吧,激起民間巨響的那位參賽歌手,名叫林志炫,來自台灣的他,以優秀實力過關斬將也逢關過關,亦尊重「國情」地施展高音、假音等渾身解數,最終卻在決賽不敵內地組合羽泉,屈居亞軍,讓人覺得製作單位疑似有造馬內定、偏袒內地歌手之嫌,許多樂迷覺得他才更值得登上王者寶座,當時便惹起了廣大迴響。
然而,遊戲規則始終是主辦方定下來的,投訴無效,成績名次一律塵埃落定。但既然支持之聲不絕於耳,唱片公司、唱片店立即趁勢把他的專輯作品、精選集重推市面,賣個不俗成績。據悉仍為新專輯錄音的陳潔儀,因是次比賽引起的話題,令舊作在市場上帶動賣氣,為她在這個階段維持高人氣。
沒有真正輸掉
參加《我是歌手》不見得為自己鍍金,但若不論節目成績的話,敗陣歌手大概沒有真正的輸掉,他們首先賺得尤其是內地華人社會的知名度,然後贏獲大眾支持,也就是說上歌唱選秀節目,終極目的是得到極大的宣傳效果(以及豐厚的登台酬勞),接下來的歌唱事業,才是重點。另一邊廂,該節目也因為各種正面或負面評論,得到市民關注,普羅大眾還是一邊罵一邊看,又或者愈來愈反應麻木,有甚麼來就全盤接收,就像香港那個大電視台培育出來的慣性觀眾一樣。觀眾或許沒必要把《我是歌手》等相關節目,看成是比賽,反而以綜藝節目看待就好了。
那便是《我是歌手》,以至其他歌唱選秀節目的操作,各取所需,看得穿,其實可以處之泰然。當觀眾也可能是戲子的時候,當地傳媒炒作語不驚人勢不休的新聞,又有甚麼出奇?搞不好,那或許根本便是製作單位想出來的點子,為節目製造吵鬧熱騰的氣氛。要知道,環顧兩岸三地的歌唱選秀節目,多以第一季最矚目,第二季氣氛開始便逐漸減退,觀眾也愈來愈感到欠缺新鮮感,於是製作單位以各種伎倆,正評也好負評亦無壞,總之要令節目維持人氣。
如果走歪了
這類不分好醜的宣傳策略,其實我們在娛樂版已司空見慣。若不想蹚這渾水,不要參加好了,最近就有張學友、何韻詩、鄭中基等歌手,頗為高調地發表抗拒參加類似比賽的言論,而上屆《我是歌手》亦盛傳林憶蓮可能成為參加者之一,最後未有成事暫時已給寫成歷史,對憶蓮的樂迷來說,可能更加鬆一口氣。《我是歌手》名字聽起來純粹,但事實又是否如此?
但《我是歌手》對某些(甚至大部分)歌手來說,畢竟還是吸引的。製作單位特意拉攏以內地、台灣為主的華人歌手,競逐冠軍殊榮,第一季出過場的內地歌手有六位、台灣歌手有五位、香港歌手有一位;第二季的內地歌手有六位、台灣歌手有兩位、馬來西亞歌手有三位(包括台味更濃的曹格和品冠)、香港歌手有一位;第三季暫時有七位內地歌手,台灣、新加坡、香港歌手各有一位。
筆者在之前的文章寫過,從多個地方組成的參賽者組合,顯示出《我是歌手》要做華人社會歌唱節目「一哥」的野心,而當一個正面或負面新聞出現,就會令內地及至少一個非內地地區,炒起話題(譬如林志炫之於台灣;G.E.M.之於香港;陳潔儀之於新加坡、台灣及香港),那或是《我是歌手》效率最高的宣傳模式。而站在觀眾立場,看到多國多地的頂級歌手,雲集同一個舞台,加上現場樂隊即席配樂,或許是賞心悅目的。
但歌唱選秀節目,對素人歌手或名不經傳歌手,還是一個嶄露頭角、磨練和宣傳自己的好平台,觀乎許多新人歌手、組合,如香港的Robynn & Kendy、台灣的艾怡良、林育群,對歌唱選秀節目樂此不疲,甚至玩了一個又一個,便知道這類節目有其作用。有留意台灣《超級偶像》的本地讀者,應該知道最近與姐姐鍾舒漫合唱單曲《SS14》的鍾舒祺,便是該節目第三季參賽者之一,她最後得到第九名,後來也參加內地《咪咕明星學院》,並贏得第二名,也就是說,她出道前已在台灣、內地得到一些曝光率,這會否對她的歌唱事業帶來幫助?有待時間見證。
本來是美事一樁,但問題就是如何操作和執行。如果走歪了,觀眾能忍耐一個虛情假意的節目到何時呢?
(2015年1月16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‧文化廊‧享樂主義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