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作曲家、配樂家、鋼琴家Max Richter,在本月底全球發行的最新專輯《Voices》,再一次以音樂「發聲」,受到1948年聯合國《世界人權宣言》(開篇詞為「人人生而自由,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」)為靈感,讓首首樂章,拌勻管弦樂、電子樂等等,還有七十種語言吟誦的宣言文本,一起高呼自由與平等。「縱觀自宣言撰寫數十年來的世界,很明顯地,我們已經將之忘記了。」近年飽受衝擊的港人,聽後大概更加百感交集。
2018年,香港管弦樂團為本地樂迷,帶來非一般古典音樂演出《風格配樂大師:馬克斯.李希特》,邀請Max Richter來港獻技,跟樂團聯袂演繹他重譜韋華第(Antonio Vivaldi)名曲《The Four Seasons》的《The Four Seasons Recomposed》,以及已成其名盤的2002年首張專輯《Memoryhouse》,後者更是亞洲首演(前者則為香港首演),場刊述及《Memoryhouse》跟香港的淵源:二十多年前,Max Richter到訪大嶼山一家禪寺,看到有關「時間與記憶」的碑文,深受啟發,這家「記憶之屋」最後沉澱成《Memoryhouse》。
記得當晚遇到不少喜愛另類音樂、搖滾音樂的朋友,他們都不是港樂演出常客,反而多在Band Show碰頭,大家都為Max Richter之名前來觀賞。音樂會Encore部分,是Max Richter其中一首最廣為人知曲目《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》,此曲收錄在2004年的《The Blue Notebooks》,其後得到不少電影、電視劇採用,包括2016年上演的《天煞異降》(Denis Villeneuve執導,冰島已故作曲家Jóhann Jóhannsson配樂),事後有朋友笑說就是衝着這曲而來,儘管其未被寫進曲目表裏。音樂會後,筆者即場購買《The Blue Notebooks》,像個小粉絲般索取簽名。後來我也在不同地方搜集他的唱片。
Max Richter的音樂深受樂迷追捧,其迷人之處,不僅來自多被歸類為極簡主義的靈氣、巧用電子音樂的破格、跟流行影視跨界的多面性,還有對社會政治的回應,乃至關懷全人類的人文氣息。《Memoryhouse》講的固然是記憶,碟中不少曲目指涉科索沃戰爭,而在樂曲中反覆出現的「雨聲」,隱喻戰爭,雨下個不停,意即戰事不息;《The Blue Notebooks》則是關於伊拉克戰爭,並由英國著名影星Tilda Swinton誦唸卡夫卡、米沃什的文本──兩碟雙雙道出Max Richter對戰爭的深切厭惡。2010年的《Infra》,是以2005年倫敦炸彈恐襲事件為素材,引發出來的一齣芭蕾舞劇音樂。
Max Richter不少作品也抹出文學色彩,除了《The Blue Notebooks》的卡夫卡、米沃什文本,2006年的《Songs from Before》,亦有英國迷幻搖滾詩人Robert Wyatt,朗讀村上春樹的文字,2017年的《Three Worlds:Music from Woolf Works》,顧名思義摘自其另一套芭蕾舞劇《吳爾芙作品選》,這次則用上英國著名作家吳爾芙本人的說話錄音。
承接這個創作脈絡,他的最新專輯《Voices》,如出一轍,這次還一口氣端出七十種語言吟誦的宣言文本,異口同「聲」的意旨也太清晰了──人人生而自由與平等;配合清冷鋼琴、懾人提琴,此起彼落,叫樂迷一轉念,就落在沉思與自省的深邃中。
話說回來,Max Richter 2015年專集《Sleep》,竟於最近推出同名應用程式!進入程式後,選定「睡眠」、「冥想」,還是「專注」模式,再調校時間長度,Max Richter的音樂便隨即綻放,配合用者不同需要,進入不同心境狀態。疫情嚴苛、政局熬人,祝君也能順利入眠,做個好夢,抖擻精神,持續應變。
(2020年7月24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1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