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

【劇場】焦慮的人聲

上星期看了《國際黑盒劇場節2016》首個演出──阿姆斯特丹劇團的獨腳戲《人聲》,也是我第一次欣賞荷蘭語的舞台作品。該劇由阿姆斯特丹劇團藝術總監Ivo van Hove執導,改編自法國著名詩人兼導演Jean Cocteau的同名作品,劇本寫於一九三○年,正正是劇中主要道具──電話漸趨普及的年代,全劇便通過電話以至科技,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,還有真實與虛假的質疑,可想而知這套劇作在當年是何等前衞。

來到二十一世紀,這個作品仍然成立,譬如全劇以簡約布置,挑通了對時代的指涉,令觀眾覺得發生在任何時候和場域都可以,主角還用了iPod之類的電子產品播放音樂,進一步拉近時代距離。當地著名舞台及電影演員Halina Reijn獨腳戲演出,其收放自如、帶點神經質的演繹,充滿感染力,觀眾定能從她反反覆覆跟電話對話,或自言自語,或咆哮,或哭泣,感受到她的焦慮和痛苦。

雖說是黑盒劇場,演出地點卻是香港大會堂劇院,僅一面台,沒了黑盒劇院的靈活性和多面性,不過《人聲》的舞台設計,基本上是面向對面台的觀眾,觀眾通過舞台上一個大窗口,看着(偷窺?)主人公全程在屋子裏走來走去,然而正規場地也無可避免帶來較拘謹的氣氛。

原文刊於2016年4月20日星島日報》副刊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