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台中國家歌劇院(下稱歌劇院)是挺有緣份的。早於二○一六年歌劇院還沒開幕前,就訪問了操刀設計的日本國寶級建築師伊東豊雄,後來也跟首任藝術總監王文儀碰面,早前終於到訪該地,親身體驗那個宛若藝術洞穴的獨特建築,參與《歌劇院2019台灣國際藝術節》多場精采表演,叫這趟首次台中之旅,好感滿溢。
走進不以梁柱直角支撐、由許多曲牆組成的台中國家歌劇院,每往前踏一步,確有四通八達、別有洞天之感,抬頭望見呼吸孔穿透的曲牆,低頭看到路上水道連結,還有紅毯迴旋梯、空中花園叫人難忘,人在其中,裏裏外外,感覺奇妙。
雖名為歌劇院,卻不止歌劇演出,到訪期間,正值《歌劇院2019台灣國際藝術節》上演之時,我一口氣看了鄭宗龍×雲門2的現代舞作品《毛月亮》、重現劇團的戲劇作品《在遺忘之後》,以及郭奕臣裝置藝術特展《2061宇宙掉了一顆牙》,在大劇院、中劇院、小劇場、戶外劇場及Tutu廳安坐、駐足一番,也跑到去年接過王文儀棒子、擔當台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的辦公室,邀她分享台灣、台中藝術事,此行非常滿足。
二○一六年,當時還是台灣國家交響樂團(NSO)執行長的她,因為樂團演出,初次踏進歌劇院。那時候歌劇院還沒正式對外開放,大堂是空空的,樂團就在戶外演出,初次體驗,她已覺建築奇特,十分美麗,但不太容易讓人一眼看透,「要經營這個地方,一定很辛苦吧。」她怎麼料到,後來真的扛起了藝術總監擔子。
隨着歌劇院正式開幕,除了藝術活動繁多,許多人也慕名而來,人聲混雜鼎沸,一講話,聲音就渲染起來,她於國家交響樂團當了十二年執行長,耳朵習慣精巧細緻的音律,怎麼受得了呢,她甚至覺得沒了藝文空間的氣氛,人們怎麼可以準備心情欣賞演出。
「伊東豊雄是日本建築師,他以『聲音涵洞』建築台中國家歌劇院,但畢竟日本人到歌劇院、美術館都是安靜的,台灣人卻是熱情的。」於是她上任後作了一些改革:從歌劇院自己做起,盡量把音量收細,譬如不作廣播,甚麼「節目即將開演」、「歌劇院快將關門」、歡迎詞等等,統統改以鈴聲、音樂喻之。她笑說,現在大家已愈來愈習慣這樣子的歌劇院了。
此外也盡量不趕人,除了表演廳,歌劇院從地面,開放到屋頂那個美極了的天台花園,小商店、展覽廳、休憩空間等等,都是來客流連地,當然了,美麗建築每個角落,也成了遊人「打卡」、自拍的場景,人們喜歡這個地方,就來,「從前劇場的設計,較少公共空間讓人參與,有的都是書店、餐廳,歌劇院卻像一本攤開了的書,你哪裏都可以去看。」
於是來的人甚麼都有,有些看建築的人,慢慢變成參與活動的人;有些參與活動的人,慢慢變成看演出的人;有些看免費表演的觀眾,慢慢變成看收費演出的觀眾,「讓他們覺得,這個地方,是自己喜歡的,來看演出,不會感到害怕。」
台中表演藝術、視覺藝術的觀眾群,有多少?她搖搖頭,說不知道,但觀乎過去兩年的觀眾入座率,的確錄得增長數字,譬如收費觀眾從第一年約二十一萬,到第二年約二十三萬,場地使用率也從約百分之七十五,提高至約百分之八十五。
有了歌劇院,觀眾似乎正在培養和增加,藝術家呢?「台灣約百分之九十的表演團隊,都在台北,歌劇院的確有很多節目,都仰賴台北的團隊來演出。」她頓了一頓,續道:「但我們推出了『新藝計畫』和『開場計畫』,專為中部地區、準備從學院到專業的藝術家而設,所以,即管告訴我們想做甚麼好了。」她覺得愈來愈多台中年輕藝術家,願意回到台中做藝術,「小團體也正在冒芽了。」
台中國家歌劇院、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等等,近年開幕,香港也有大館、戲曲中心等文化地標式建築相繼成立,也陸續有來,兩地文化藝術空間愈來愈多,「我覺得挺好啊。」
已屆六十的邱瑗,笑說是歌劇院團隊中年紀最大的一位,很願意把自己的經驗傳承下來,今年三月在歌劇院成立了藝術教育部門,「台中只有兩所大學有音樂系、一所大學有舞蹈系,沒有戲劇系,我們希望能予以補足。」無論如何,她相信台中的表演藝術氛圍將愈來愈好,「只要有一個專業場館誕生,就會帶動當地的藝文活動和產業鏈。」
邱瑗說過,要讓全世界看到台中,現在台中藝文氛圍正在濃郁醞釀,日後定有更多好去處,對喜歡文化藝術的港人,不是喜訊嗎?
(2019年5月30日,星島日報,副刊P05.Art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