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

【雜文】肅然起敬

在第三十九屆《香港國際電影節》,我看了馬田史高西斯與大衛泰德斯的紀錄片《書中方一頁,世上五十年》,紀念創辦五十周年的《紐約書評》。

戲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畫面,不是一個個具分量的名家妙筆,如何回顧自己與《紐約書評》結下的緣份,而是頂着一頭白髮、滿面皺紋的總舵手羅拔史費斯,在沉甸甸的書海中翻書揭頁,或一次過捧着五、六本書籍,走來走去,為下一期約稿專題文章,費盡心神。

曾國藩說,坐這山,望那山,一事無成。小津安二郎也寫過一本散文集,名叫《我是賣豆腐的,所以我只做豆腐。》。好像很簡單的道理,因為我賣豆腐,所以便只做豆腐,心無旁騖,但當中的「只」,便蘊含大道理。在這個強調培育通才通識的社會,在這個資訊發達得過分的時代,有多少人真的願意專心致志,把一件事情做到好、做到老?

《紐約書評》當然有其江湖地位,但姑勿論如何,羅拔史費斯把畢生精神和時光,貢獻在這份刊物裏,鏡頭下在他身後的豐碩藏書,因見證了歲月光輝,閃閃生光。

而他舉起蒼老的雙手,翻揭書頁的背影,不叫人肅然起敬嗎?

2015年4月8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