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

【雜文】字之美

或許因為曾待在出版社三、四年,我對不同電腦字體稍有認識,不同稿件、不同標語、不同語氣,便需要用上不同字款,久而久之,便對字形長了敏感度。近年出版的《字型散步:日常生活的中文字型學》、《字型之不思議》等著作,我便讀得津津有味。

我承認對字體美感是有偏好的,尤其是繁體中文。每次走在街上,總會眈天望地,看看哪一個招牌的文字,最有型有款,看到稍有風格的,便會拍攝記錄下來,日子有功,現在這類照片,多得可以出稿了。

如果仔細觀察,便會發現不同店鋪的招牌文字,不是千篇一律,就算是小店老鋪,老闆沒有餘錢請有名的設計師設計Logo,許多時候是自家製作,其招牌文字也各有風格,有些幼細可愛,有些粗野奔放,雖然未必跟其店子性質貫徹,但乍看之下已覺繽紛有趣。

不同店舖,不同招牌文字,構成城市不一樣的景觀。如果街上全是大型連鎖店鋪,文字也都一式一樣,只消想想也覺得索然無味。

店內的字牌也值得留意,尤其是老闆手寫的,你大概能從這些手寫字,想像老闆到底是溫文爾雅,還是性情中人。上一代的人彷彿都能寫出一手好字,有時我會欣賞那些文字多於貨品,但前者當然也會刺激購物欲。在科技發達的今天,多少人仍然追求手寫字,還是以「新細明體」打進電子文件裏去便算了呢?

除了店舖,我也經常留意產品包裝的文字設計,譬如碰到寫上優雅風采的葡萄酒,未喝先醉,會心思思忍不住買下來試試。還有朋友從異地帶來香港的手信,往往有叫人眼前一亮的文字美態,比起食物質素,選擇那些美麗文字的包裝食物,或許更要花心思。而外地的文字設計師,似乎都擁有另一種審美視覺。

最近到大型藝術展,也有獨特文字設計的作品,在芸芸眾多大型油畫和雕塑中,算是很突出,雖然不知道除了我還有多少觀眾特意留意。

應該還是有的吧,文字畢竟是用來溝通、交流,還有表達個人情感,現代人或未來人,大概都不想在只得一個「語境」對話吧?

2015年4月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