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

【專題】發展多元經濟 全城趁墟

墟市,長久以來是香港其中一個本土文化,但隨着政策改變,加上商場當道,小販、市集一度消失於本地街道風景中,不過近年不少墟市、農墟、市集卻逆流而上,在香港各處開枝散葉,不少團體也參一把腳,讓墟市文化重新引起關注,好像現正舉行的《香港墟市節》便是好例子了,把各區墟市聯合起來,壯大規模,反應不俗。

本地墟市歷史悠久,好像粉嶺聯和墟、上水石湖墟便積累了幾代街坊;天水圍天光墟、深水埗午夜墟自然生成;天水圍天秀墟兩年前投入營運,為墟市注進新的管理模式。

然而,儘管這些民間市集受到市民歡迎,又具本土特色,但部分卻惹來衛生問題及小販無牌經營等各種爭議,執法人員過往多採取打壓形式對待,然而近年農墟、市集風氣熾熱,加上得到有心團體積極推動,大家都樂見本地有更多不一樣的墟市形態誕生。

剛於上周日在中環遮打花園揭開帳幕的《香港墟市節》,由撐.基層墟市聯盟主辦,香港社會服務聯會、十幾對手自家製生產計畫、北區墟市節合辦,協辦者包括來自五、六個地區逾二十個團體,可說是一呼百應,齊心事成,而活動也包括《西區墟市節》、《北區墟市節》、《東涌墟市節》等多個地區墟市,亦設《石湖墟深度遊》、《深水埗午夜墟體驗》等多個導賞和電影欣賞會,讓這個活動更添多元化。

撐.基層墟市聯盟發言人、社區發展陣綫計畫主任趙羨婷,坦言要集結力量,讓政府、市民了解本地墟市的不同面貌和需求。「現時社會缺乏向上流動階梯,墟市在多元經濟是入門級,正好從中作出補充。」

她說,聯和墟、石湖墟就有不少店主,因為昔日做小販賺到第一桶金,才得以「上樓」開舖,「所以做小販都可以『向上流動』。」只是近年政府已停發小販牌照,就連這個低門檻都沒了,基層人士只能做清潔、收銀、保安等工作,脫貧無望。在商場租舖是否可行?她搖搖頭,「就算有錢,他們往往還要處理寫計畫書等繁文縟節,又要接受若干時間裝修店鋪一次等條約,一般市民未必符合要求。」

趙羨婷於2011年在東涌開展社區計畫,受到之前兩年在天水圍社區工作的經驗啟發,她發現兩個地區頗為相似,於是便把墟市引進東涌,結果反應很好。她接觸於墟市擺賣的街坊,雖然不一定賺到大錢,卻至少能自食其力,她反問這種基層生活,在港為甚麼不被許可?她也在墟市中看見今天彷彿消失了的「獅子山精神」——街坊互助互愛,讓她更加珍惜墟市的存在,「現在香港就是少了這些空間。」她又指,因為政府失衡的規劃,市民要強逼到商場消費,「但顧客也有不同需要。」

在民意驅使下,政府不得不回應,去年小販政策小組委員會,便開始把墟市政策寫進會議流程,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也認為,墟市和夜市是香港多元經濟的一部分,可在社區由下而上發展。「最近,一班規劃師為深水埗設計一個先導計畫,選址九江街、海壇街交界,為期三個月,每個星期日舉行,已上了區議會。」

她稱不同地區對墟市需求不同,高檔整齊的市集可能適合某些地區,亦有市居需要草根一點的墟市,購買農作物、手作物、二手物件等各式東西。「我們希望每個地區都由居民主導、規劃師協助,設計墟市計畫,我有信心終有一天香港的墟市都能夠全面合法化。」

好家庭菜園的岑嘉宏已參加了兩次《東涌墟市節》,這兩年來亦參與過多次墟市活動,即將於6月21日(日)的新一次《東涌墟市節》,再次擺檔。他稱墟市在港一直存在,但近年的確多了團體籌辦墟市、市集活動,以重新喚起公眾對本地墟市文化的關注,也為墟市尋求一個更好的模式,不再「走鬼」。

「墟市讓基層家庭靠自己雙手過活,自力更生,好像東涌居民若要跨區打工,時間和金錢便要花得更多,對許多基層街坊未必負擔得來,如果有了墟市這個途徑,他們的生活會相對容易一點,也能發揮所長、建立身分價值。」

好家庭菜園以教育和推廣為主綫,但他仍然珍惜在墟市擺檔的機會,「是一個很好的接觸社區途徑,亦有助宣傳推廣。」不同地方都有不同墟市,他覺得香港墟市亦甚具本土特色,「大家到台灣會逛夜市,但在香港談到類似市集,許多人只想到女人街、廟街,如果墟市文化能夠重新受到關注,經濟上便有更多可能性了。」

沒了墟市,農夫種出來的農作物,也缺乏地方直接售賣,年輕農夫尚且懂得通過互聯網賣瓜售菜,但老農夫要兼顧科技就顯得困難,而農墟對有機耕種也重要,「你能直接跟農夫溝通。有機菜不止吃了健康,還對環境有善,跟農夫溝通一下,便更加了解對方的種植方法和原因,這是你在超市買有機菜所取代不了。」

他提到,從前大嶼山等離島地區的居民,要把耕作物運到其他地區擺賣,帶來不便。「其實每一個地區應至少有一個墟市,但也要市場、社區消化得來,不宜操之過急。」曾在蔬菜統營處工作的他,也認為菜統處可以投放更多資源,協助團體舉辦農墟。

(2015年6月2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1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