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張唱片不見了。
無論怎樣在那個面積僅百餘方呎,卻「埋藏」着逾千張唱片的劏房裏翻箱倒篋,她就是找不到那張唱片。
於是她近一個月來的文章,寫得一塌糊塗。
對這位年輕作家來說,那張唱片既是她的幸運物件,也是靈感泉源。她已忘了到底是何時購買它,但既然已當上自由撰稿人好一段日子,她擁有那張唱片,應至少有四、五年時間。
印象最深刻的,是她以那張唱片為對象,創作了一篇結合樂評和小說的文章,投稿到台灣一個徵文比賽後,得到組別季軍,此後文字工作便接踵而來。
她索性辭掉原來的記者工作,做個輕鬆快活的自由撰稿人,而後來她每次撰寫文章,無論是風花雪月的專欄、字字鏗鏘的評論,抑或天馬行空的創作,她都非得一邊寫一邊聽,愈聽愈起勁,愈寫愈痛快。
就像一個每晚都要抱着布公仔入眠的女孩一樣,沒了布公仔,便不能安睡。與其說是依賴,倒不如說是某種類似宗教一般的儀式行為。
沒了那張唱片,這個月的文章,寫得一塌糊塗,不止是她的自我評價。「怎樣說好呢?最近你寫的文字,彷彿欠了以往的神采。加油啊,你的專欄一直有許多讀者支持,下個月改版,希望我們能繼續合作愉快!」這是報章編輯給她溫和的「最後警告」,出版社的老編輯,說話就更加直接了,「雖然可能會延誤出版進度,但這次我還是要把你的文章退回去,請你特別在故事的發展下工夫,暫時我們只看到故事原地踏步、兜兜轉轉。」
她心中有愧,不敢辯駁,只承諾明天會寫得更好,但她卻連一丁點把握都沒有。沒有那張唱片,她隱隱覺得,創意女神離她而去。
她決定重返那家唱片店——永生唱片。名字怪怪的,所以她至今難忘。店子位於一幢商業大廈十八樓,雖然她已很久沒有再次到訪,但她記性不賴,不消一會便找到了方向,但原來商業大廈的位置,現在卻成了酒店,聽說也曾經改建成商場,但她無緣看見。
在這個舊去新來、變化迅速的城市,這種事情本應司空見慣,但唯有這次,她可真的是失望而回。回家上網搜索那張唱片的資料,卻竟然沒有任何結果,那隊樂團簡直就像虛構人物一樣,那張唱片也如謎一般只活在她的回憶中,在現實裏根本沒有任何可供指涉的證據。
她開始做夢夢到那張唱片,是大約半個月後的事,別人說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,原來是真的。
她在夢中回到永生唱片店,熟悉的布局,熟悉的氛圍,還有熟悉的旋律——戴金屬眼鏡的中年老闆,正好播放那張唱片!她聽得出神,一動不動,不知過了多久,再次睜開眼睛時,發現眼前是自己的睡房。回到現實,她雙眼濕透。是感動,還是激動?
然後她不顧一切打開手提電腦噼嚦啪啦把如泉湧的靈感寫成文字,開始時是凌晨五點,完成時是十小時後,她沒有離開座位,一口氣寫好五篇文章。就像一個不吃不喝幾天的人,來到餐桌,急不及待把幾天份的食物狼吞進肚子裏。
停筆後,強烈的飢餓感覺才姍姍襲來。她匆匆換了衣服,到樓下餐廳匆匆吃了一頓不知味道的飯,然後匆匆回家,想要繼續寫作。但當她再次打開電腦時,居然連一隻字都打不出來,剛才的靈光迸發,一閃即逝。靈感女神再度離她而去。
儘管如此,那十小時的努力,換來了一星期出色的稿件,猶如及時雨般勉強叫編輯們滿意。後來,她一寫不出文章時便睡覺,想再次回到永生唱片店,聽回那張唱片,但當然未能如願,她畢竟未能控制夢境。
她再次做「美夢」,是一個月後的事情,情景一模一樣,夢中她沒有跟老闆交談,老闆也好像知道她的來意,不予干涉,她只自顧自地、貪婪地盡情讓音樂浸沒。醒後,她打開早已在牀邊準備好的手提電腦,飛快地寫作。這次,她寫了差不多二十小時。
一個月後。「出來吃飯吧?很久沒見你了。」「不了,我還沒……做夢。」「做甚麼夢啊你?別嚇我,快出來。」「你不明白了,不跟你談,我很累,要睡了。」這樣的對話,出現了許多遍。
她自覺不對勁,但也控制不了,沒有那個夢、沒有那張唱片,她便寫不出文章。她不知道該怎樣跟別人說,她沒有煙癮、毒癮,卻得了很深很深的夢癮。這個秘密,只有她,以及永生唱片店老闆知道。
(2015年9月30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
【雜文】海濱
海傍,是屬於市民的。
好像將軍澳南海濱長廊、將軍澳海濱公園,雖然海面不大,但一海之隔,仍可觀賞到將軍澳海域、鯉魚門海峽與港島柴灣等沿岸景色。市民在那兒散步、乘涼、釣魚、跑步、遛狗、踏單車、玩街頭音樂,各取所需,各適其適。
每個人都有享受海濱的權利,不是富豪旅客的專利。
我便曾多次繞着將軍澳海濱跑步,吹着海風,與不相識的跑友路人、不相干的音樂聲響,擦肩而過。
中秋節當晚,再次踏在海濱的長廊上,那裏擠滿了出來慶祝的市民,十分熱鬧,有一家大小,有牽手情人,也有三五成群,他們提着燈籠、燃着蠟燭,玩着小遊戲,或就這樣靜靜的坐着,享受那佳節晚上的美好。
我想起了從前居住公共屋邨時中秋節的情景,大家坐在公園裏、街道上,以自己的方法慶祝節日。當然吧,小時候屋邨管制沒那麼嚴厲,大家做甚麼玩甚麼,除非太過危險,都沒有惹來太多干涉。那是一個人們相對較自律,也顧己及人的年代。
除了將軍澳海濱,我走得最多的,要算是愛秩序灣海濱公園。它就設在公司附近,有時候下班要到觀塘去,到西灣河渡輪碼頭乘船前往,便得漫步愛秩序灣海濱公園,走個十五、二十分鐘,那些街燈、小船、海水、雀鳥、釣魚客、跑步人士、對岸九龍東建築景色,映入眼簾,美不勝收,比起鐵路那不見天日、乘客擁擠的討厭狀況,美好得多了。
所以說,海傍,是屬於市民的。那不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?
(2015年9月30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
【舞蹈】如果舞蹈是一場旅程
曾為傳媒工作者的黃大徽,一副精瘦修長的舞者身軀,坐在筆者跟前,呷着咖啡,說着《舞士列傳》的二三事。
作為《建築是藝術節2015》的節目之一,進念.二十面體的舞蹈劇場《舞士列傳》,由黃大徽概念及導演,他點兵了四位舞者——馬才和、李思颺、徐奕婕、丘善行,從六十後到九十後,引導他們舞出自己的故事,這也是這部作品跟他過往作品最不同之處。「如果舞蹈是一場旅程,這四代舞者,到底正處身於哪一點?」
這或許不止是舞蹈本質的不同,還是時代的不同。「現在多了許多年輕舞者,無論是教育、表演,還是就業,他們都比我們這一代,得到更多機會。」他又說,年輕一代比上一代有更多舞蹈風格上的變化與嘗試,反而從前的舞者,或許都從香港演藝學院出來,風格有點相似。還有年輕人很純粹的團體精神,他彷彿在他們身上拾回一些昔日回憶碎片。「有些事情變了,有些不。」
既功課也藥引
《舞士列傳》醞釀初期,他跟四人談了很久,下次見面,他各自給四人一本書,既是功課,也是藥引:丘善行得到布施英利的《不用畫筆的繪畫教室》,徐奕婕拿起Judith Mackrell的《Reading Dance》,李思颺取走Jonathan Burrows的《A Choreographer's Handbook》,馬才和手執中里巴人的《求醫不如求己》。
接下來,黃大徽便分別給予他們四個關鍵字:Dreamer、Smart Phone User、Thinker、Aging Dancer。「每個人都是一本很厚的書,我必須找一個Reference Point切入,然後再利用這些材料,提煉成Performance。」表演中,四人既有獨舞、群舞,亦有獨白,黃大徽邀了徐沛筠創作文本。
約從二○○六年開始,黃大徽在外國表演了一段頗長的日子,近年留守香港,坦言不想在別人投以「Asian Dancer」的既定目光下,繼續闖蕩西方舞壇,反而更想看看現在的自己,會在香港創作出怎麼樣的作品。他笑說直至今天「仍有東西想試」,尤其是這次跟年輕舞者合作,衝擊不小,下次合作,他大概已心裏有數。
(2015年9月29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
殭屍出沒注意
近年本地外國都有翻玩以殭屍為題材的電影,卻注入新元素,叫殭屍片「翻生」,務求讓這個傳統電影類型,令人耳目一新。好像《低俗殭屍玩出征》,以(偽)紀錄片形式拍攝殭屍的日常生活,抵死過癮,創意無限,就令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新導演梁國斌拍攝的港產片《死開啲啦》,也有殭屍出沒,「鬼鬼哋」的林德信,飾演英國留學回來卻在地下沉睡百年的殭屍鄧顯祖,因被新樓盤掘地工程吵醒了,一夜之間痛失家園(棺材),從此流離浪蕩,卻巧遇Apple(J.Arie雷琛瑜飾)、Apple嫲嫲阿卿(吳浣儀飾)、鬼佬租客Dickens(河國榮飾),四人一起經歷患難。《死開啲啦》不像一般殭屍片,鄧顯祖不會伸直雙手「彈下彈下」,也戒了吸食人血,故事裏加進業主逼令收樓、樓價瘋狂等香港社會荒謬一面,是一齣試圖諷刺時弊的黑色荒誕劇,而地產商如「吸血鬼」之隱喻,也相當直白。
該劇誠意可嘉,也頗有趣,河國榮的演出尤其討好,只是故事稍欠深度,尾段也有點胡鬧草率,但整體而言,尚算是不俗嘗試。
(2015年9月28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
【雜文】摩登雜技
集雜技、武藝、歌舞於一身的《勁爆惹火達人Show》,近日在香港上演,叫在場觀眾拍案叫絕。
今天的雜技表演,已不再只得大型馬戲的製作規模,只消幾位練就一身好功夫、施展能人所不能高難度動作的表演者,齊集舞台,加上設計配搭得宜,已足夠賞心悅目。這類摩登雜技表演,其實不摩登,在外國已是十分普遍,許多本地觀眾在電影院(甚或家庭影院)享受3D特技官能刺激,外地觀眾卻早已追求現場觀賞的美妙快感,始終現場表演,是獨一無二、取代不了的。我早前便在《愛丁堡藝穗節》看了多場現代雜技表演,觀眾大排長龍,外地就是有欣賞這類表演的文化。
《勁爆惹火達人Show》由多場獨立表演組成,包括體操、空中雜技、花式呼拉圈、男中音演唱等等,還有頗為驚嚇的扭曲身體表演,驚喜可是一浪接一浪,男女表演者也毫不吝嗇,大騷性感火辣的身材和舞姿。劇中也有「浴男」令舞台水花四濺,加上後來仿效抱着燈柱起舞的一幕,是預告了《Singin' in the Rain》即將抵港演出?說起來,該劇也摻進不少現代雜技元素呢!
(2015年9月2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
【電影】華麗歌舞片
舞台劇《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》上演時,我是座上客,這趟改編成電影《華麗上班族》(見圖),交由杜琪峯執導,演員包括周潤發、張艾嘉、陳奕迅、湯唯等等,幕後班底還有美術及造型總監的張叔平和音樂導演羅大佑,陣容是名副其實的華麗非常。
電影版本的場景,給築建成充滿舞台劇感的空間,既有綫條又有燈光效果,令辦公室、餐廳、地鐵月台、住所都異常統一,也令電影跟舞台劇緊密連繫起來,值得一讚,亦為故事瀰漫着不真實的虛幻氣氛,頗有名利如幻影浮雲的隱喻。
張艾嘉跟其舞台劇角色一樣,繼續演出集團CEO張威,感覺上儀態舉止更加成熟;老謀心算的何仲平由周潤發飾演,惟戲分不算太多;陳奕迅的王大偉,多了滑頭少了才氣;湯唯的蘇菲,帶點神經質演出頗為討好;郎月婷演千金小姐何琪,足夠貴氣和氣質;王紫逸為李想注進踏實氣質。
《華麗上班族》基本上沿用舞台劇故事的肌理,最大改動是以歌舞片示人,這形式是否最佳演繹見仁見智,但未嘗不是添上了新鮮感,而陳奕迅、張艾嘉、湯唯等人的合唱,也很有吸引力。
(2015年9月23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
永生唱片
那天晚上,加班完畢,隨便吃過味道不怎麼樣的飯菜後,他決定到處走走,才回家去。不久,他發現一個舊式商場佇立在眼前。
他瞄了一下在扶手電梯旁的「水牌」,於一大堆「XX成衣」、「YY西裝」、「ZZ文具」等對他毫不吸引的店鋪名字中,他找到了「永生唱片」。
唱片店就在十八樓。噢,這個商場居然有十八層那麼高,難道低層為商場、高層為商業大廈?不管了,他躍進燈光昏黃的升降機,按了「十八」按鈕,升降機便載着他緩緩上升。
升降機再度開啟,他很快便找到了「永生唱片」。店舖面積很小,僅約三百方呎左右,不過貨品不多,而且除了他便沒有其他顧客,叫他一點都不侷促。他跟戴着金屬眼鏡的中年老闆點頭打招呼後,便蹲在排列上百張黑膠唱片的架子前尋寶。
自從兩年前,從朋友手上得到一部黑膠唱盤後,他便一腳栽進黑膠音樂世界。他稱不上是音樂愛好者,甚至對所有事情都提不起興趣,但為了填飽唱盤上和心靈上的空虛,他到本地多家售賣黑膠唱片的店舖流連,一手也好二手無妨,古典、爵士、流行、搖滾、電子統統不拘,他買了一張又一張唱片,也一絲不苟的研究音樂歷史、文化、類型,甚至在網上討論區與其他網友交流心得,兩星期前更添置了一個專為收藏黑膠唱片而設的特製櫃子,把自己的珍藏整理得井井有條。對於自己忽然成了一個頗有音樂內涵的樂迷,他感到驚異,但也樂見自己有着如斯轉變。
擁有兩年的購買唱片經歷,一般貨色已經滿足不了他,此刻看着眼前那個唱片架,卻只能發愣。「怎麼了?不認識這些樂團嗎?我敢講,你在其他店舖肯定找不到這些唱片!」老闆坐在收銀桌前,托着頭,自信滿滿。他有點應對不來,連忙拿出手機,打算在網上搜查一下那些唱片的資料,只是網絡接收微弱,他欲查無從。
老闆走到他的身邊,滔滔談着音樂經,又巨細無遺的介紹店內唱片,他對老闆的豐富識見和獨特品味,大表欣賞。老闆即席把一張全黑色沒文字圖案的唱片,放到唱盤上,一段段難以言喻的動聽旋律,在他的耳畔綻放。「此曲只應天上有。」他一邊陶醉,一邊唸唸有詞。「早知道你是知音人。」老闆滿意地點頭。
一回神,已是晚上十一時四十五分,他以趕搭港鐵為由,跟老闆道別,老闆把唱盤上的唱片拿下來,放進唱片套裏,遞了給他。「送你,見面禮。」他歡喜不已。老闆又說:「好好拿着它啊,好音樂會跑的。」
那晚以後,他想着一定要再次探望老闆,但接下來幾天,他都夜赴約會,回家後倦得要命,洗澡後便倒頭進睡,就連心愛的唱片都沒有碰。
周末。久違了的燦爛陽光,叫醒了每一個在周末不願起牀的人,他醒後覺得精神飽滿,昨晚一覺睡得實在好。焗了多士、煮了咖啡、煎了雞蛋後,他想起了幾天前在「永生唱片」帶走的唱片,決定以美好配樂烘焙早餐時光,但在唱片櫃從左至右又從右至左的找了許多遍,卻找不到那張唱片的影蹤。「應該就放在這裏吧……」然後他把搜索範圍擴大至三百多方呎的家,裏裏外外,都給他翻開了,家具電器衣服物件俱在,唯獨欠了那張唱片。
最叫他沮喪的是,他居然連樂團和唱片名稱,都記不起來。他才想起,老闆根本沒有為他介紹唱片。
他三扒兩撥的把放涼了的食物,塞進肚子,然後披上風衣,立即回到那個商場。抵達現場,「水牌」上「XX成衣」、「YY西裝」、「ZZ文具」依舊在,卻不見「永生唱片」,全個商場也只得四層,他曾到訪的十八層,彷彿空中樓閣。商場管理員告訴他,這裏從來沒有唱片店。
發生了那麼不可思議的事情,他卻沒感到驚慌,只有失望,因為可能再也聽不到那些叫他震撼的音樂了。這件稀奇事困擾了他良久,約一個月後,他居然在夢中再次碰到那張唱片。
夢中他跟一班朋友聚會,餐廳的黑膠唱盤轉啊轉,一段讓他熟悉又陌生的音樂隨即響起,本來他只是耳熟,但當看到當天在唱片店遇上的老闆,成了酒保,穿着筆挺西裝,在吧桌前搖着雞尾酒時,所有模糊的畫面,都忽然變得清晰起來。
老闆——不,酒保才是,對他說了一句似懂非懂的話:「下手,要快。」他立即聽懂其意思,點了頭,酒保便不再看他一眼,他逕自從唱盤拿走仍在轉動的唱片,然後拔足狂奔,他聽到友人拼命叫他的名字,他當然不理會了。
他再次睜開眼睛,看到洋溢着周日清爽晨曦的家。他在牀邊坐起來,赤腳走到大廳,看到唱盤上放着一張唱片。唱片是全黑色的,沒有文字圖案。他沒放唱針,旋律已在他的心裏響起,他肯定就是那張唱片了。
(2015年9月16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他瞄了一下在扶手電梯旁的「水牌」,於一大堆「XX成衣」、「YY西裝」、「ZZ文具」等對他毫不吸引的店鋪名字中,他找到了「永生唱片」。
唱片店就在十八樓。噢,這個商場居然有十八層那麼高,難道低層為商場、高層為商業大廈?不管了,他躍進燈光昏黃的升降機,按了「十八」按鈕,升降機便載着他緩緩上升。
升降機再度開啟,他很快便找到了「永生唱片」。店舖面積很小,僅約三百方呎左右,不過貨品不多,而且除了他便沒有其他顧客,叫他一點都不侷促。他跟戴着金屬眼鏡的中年老闆點頭打招呼後,便蹲在排列上百張黑膠唱片的架子前尋寶。
自從兩年前,從朋友手上得到一部黑膠唱盤後,他便一腳栽進黑膠音樂世界。他稱不上是音樂愛好者,甚至對所有事情都提不起興趣,但為了填飽唱盤上和心靈上的空虛,他到本地多家售賣黑膠唱片的店舖流連,一手也好二手無妨,古典、爵士、流行、搖滾、電子統統不拘,他買了一張又一張唱片,也一絲不苟的研究音樂歷史、文化、類型,甚至在網上討論區與其他網友交流心得,兩星期前更添置了一個專為收藏黑膠唱片而設的特製櫃子,把自己的珍藏整理得井井有條。對於自己忽然成了一個頗有音樂內涵的樂迷,他感到驚異,但也樂見自己有着如斯轉變。
擁有兩年的購買唱片經歷,一般貨色已經滿足不了他,此刻看着眼前那個唱片架,卻只能發愣。「怎麼了?不認識這些樂團嗎?我敢講,你在其他店舖肯定找不到這些唱片!」老闆坐在收銀桌前,托着頭,自信滿滿。他有點應對不來,連忙拿出手機,打算在網上搜查一下那些唱片的資料,只是網絡接收微弱,他欲查無從。
老闆走到他的身邊,滔滔談着音樂經,又巨細無遺的介紹店內唱片,他對老闆的豐富識見和獨特品味,大表欣賞。老闆即席把一張全黑色沒文字圖案的唱片,放到唱盤上,一段段難以言喻的動聽旋律,在他的耳畔綻放。「此曲只應天上有。」他一邊陶醉,一邊唸唸有詞。「早知道你是知音人。」老闆滿意地點頭。
一回神,已是晚上十一時四十五分,他以趕搭港鐵為由,跟老闆道別,老闆把唱盤上的唱片拿下來,放進唱片套裏,遞了給他。「送你,見面禮。」他歡喜不已。老闆又說:「好好拿着它啊,好音樂會跑的。」
那晚以後,他想着一定要再次探望老闆,但接下來幾天,他都夜赴約會,回家後倦得要命,洗澡後便倒頭進睡,就連心愛的唱片都沒有碰。
周末。久違了的燦爛陽光,叫醒了每一個在周末不願起牀的人,他醒後覺得精神飽滿,昨晚一覺睡得實在好。焗了多士、煮了咖啡、煎了雞蛋後,他想起了幾天前在「永生唱片」帶走的唱片,決定以美好配樂烘焙早餐時光,但在唱片櫃從左至右又從右至左的找了許多遍,卻找不到那張唱片的影蹤。「應該就放在這裏吧……」然後他把搜索範圍擴大至三百多方呎的家,裏裏外外,都給他翻開了,家具電器衣服物件俱在,唯獨欠了那張唱片。
最叫他沮喪的是,他居然連樂團和唱片名稱,都記不起來。他才想起,老闆根本沒有為他介紹唱片。
他三扒兩撥的把放涼了的食物,塞進肚子,然後披上風衣,立即回到那個商場。抵達現場,「水牌」上「XX成衣」、「YY西裝」、「ZZ文具」依舊在,卻不見「永生唱片」,全個商場也只得四層,他曾到訪的十八層,彷彿空中樓閣。商場管理員告訴他,這裏從來沒有唱片店。
發生了那麼不可思議的事情,他卻沒感到驚慌,只有失望,因為可能再也聽不到那些叫他震撼的音樂了。這件稀奇事困擾了他良久,約一個月後,他居然在夢中再次碰到那張唱片。
夢中他跟一班朋友聚會,餐廳的黑膠唱盤轉啊轉,一段讓他熟悉又陌生的音樂隨即響起,本來他只是耳熟,但當看到當天在唱片店遇上的老闆,成了酒保,穿着筆挺西裝,在吧桌前搖着雞尾酒時,所有模糊的畫面,都忽然變得清晰起來。
老闆——不,酒保才是,對他說了一句似懂非懂的話:「下手,要快。」他立即聽懂其意思,點了頭,酒保便不再看他一眼,他逕自從唱盤拿走仍在轉動的唱片,然後拔足狂奔,他聽到友人拼命叫他的名字,他當然不理會了。
他再次睜開眼睛,看到洋溢着周日清爽晨曦的家。他在牀邊坐起來,赤腳走到大廳,看到唱盤上放着一張唱片。唱片是全黑色的,沒有文字圖案。他沒放唱針,旋律已在他的心裏響起,他肯定就是那張唱片了。
(2015年9月16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
【電影】拍上青洲
以紀錄長片《音樂人生》嶄露鋒芒的導演張經緯,其劇情新作《青洲山上》,全片四十六分鐘,最近在戲院放映,口碑不俗,近日公布加開十月場次。
《青洲山上》的緣起,是澳門善明會的一個委託,因為喜歡《墨綠嫣紅》,對方希望張經緯拍攝毒品題材,他卻婉拒了,反而設計一個青少年和家庭的故事,於是創作了《青洲山上》。
「從前家庭撈電視汁送飯,現在大家都不看電視,更遑論有很多單親家庭。我不會用『瓦解』來形容,但現代家庭觀念和形式,已變得很抽象。」
愈難掌握,他便愈感興趣,製作之初,他花了約一年時間,在澳門跟三百個當地人做訪問,包括留學生、社工、賭場職員,拍攝團隊、演員,也有澳門人,觀察之下,環顧四周,他覺得澳門是一個荒誕的城市。
「香港公司,老闆拿部iPad出來抽獎,員工已經很開心;澳門賭場抽獎,現金銀碼二億元。」還有,澳門學生可以年年留級,不求上進,「年齡夠了,就去做荷官,起薪點一萬六千元。」澳門其實有許多題材可以拍攝。
澳門城市荒誕
《青洲山上》故事來自一位社工朋友告訴他的家暴個案,他便以這個基調結構發展故事:十四歲女孩在一天裏東奔西跑,拾回家庭碎片,包括尋找「離家出走」患精神病的母親;不良於行、年紀老邁、在停車場洗車的婆婆;被抓進牢獄裏的黑幫父親,以及他另一個家;早已跟賭場公關共賦同居的哥哥。
電影結尾,還是以一家人坐下來吃一餐飯結束。「我仍然相信家庭是社會的核心、單元。」該片也有奇幻段落,女孩找爸爸時走進「動物園」裏,氣氛詭譎,不知是做夢還是甚麼,「全片都那麼寫實,可以加上這一段,而這也是紀錄片做不到的。」
專家學者關注
戲中的精神病患媽媽角色,原來也真有其人。「她自小在青洲長大,耕田種菜,言行舉止好像小孩子一樣。從前青洲是一個小島,今天已給填海了,不再是島嶼。」
他也有親戚是精神病患者。「病發時都幾癲,但我們都不害怕,明白他只是以不一樣方式表達而已。」因為戲中對精神病患者的描繪,該片也得到精神復康機構、專家學者的關注,讓他始料不及。「這套電影或多或少道出了精神病患者和其家屬的心聲。」
《音樂人生》為張經緯一口氣拿下第四十六屆《金馬獎》最佳紀錄片、最佳剪接、最佳音效的獎項,也在第二十九屆《香港電影金像獎》贏獲新進導演,新片《青洲山上》是劇情片,也得到《華盛頓華語電影節2014》最佳劇情長片金獎、最受觀眾喜愛長片,以及《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2014》最佳故事獎。
是否轉拍劇情電影?他搖搖頭說:「我從不認為紀錄片是劇情片的踏腳石,好像韋納荷索、今川昌平、是枝裕和等等,都是兩者都拍。」他覺得紀錄片更加純粹、更有電影性,事實上他正埋首進行多個紀錄片拍攝工作,期待不久能在銀幕上映。
(2015年9月15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《青洲山上》的緣起,是澳門善明會的一個委託,因為喜歡《墨綠嫣紅》,對方希望張經緯拍攝毒品題材,他卻婉拒了,反而設計一個青少年和家庭的故事,於是創作了《青洲山上》。
「從前家庭撈電視汁送飯,現在大家都不看電視,更遑論有很多單親家庭。我不會用『瓦解』來形容,但現代家庭觀念和形式,已變得很抽象。」
愈難掌握,他便愈感興趣,製作之初,他花了約一年時間,在澳門跟三百個當地人做訪問,包括留學生、社工、賭場職員,拍攝團隊、演員,也有澳門人,觀察之下,環顧四周,他覺得澳門是一個荒誕的城市。
「香港公司,老闆拿部iPad出來抽獎,員工已經很開心;澳門賭場抽獎,現金銀碼二億元。」還有,澳門學生可以年年留級,不求上進,「年齡夠了,就去做荷官,起薪點一萬六千元。」澳門其實有許多題材可以拍攝。
澳門城市荒誕
《青洲山上》故事來自一位社工朋友告訴他的家暴個案,他便以這個基調結構發展故事:十四歲女孩在一天裏東奔西跑,拾回家庭碎片,包括尋找「離家出走」患精神病的母親;不良於行、年紀老邁、在停車場洗車的婆婆;被抓進牢獄裏的黑幫父親,以及他另一個家;早已跟賭場公關共賦同居的哥哥。
電影結尾,還是以一家人坐下來吃一餐飯結束。「我仍然相信家庭是社會的核心、單元。」該片也有奇幻段落,女孩找爸爸時走進「動物園」裏,氣氛詭譎,不知是做夢還是甚麼,「全片都那麼寫實,可以加上這一段,而這也是紀錄片做不到的。」
專家學者關注
戲中的精神病患媽媽角色,原來也真有其人。「她自小在青洲長大,耕田種菜,言行舉止好像小孩子一樣。從前青洲是一個小島,今天已給填海了,不再是島嶼。」
他也有親戚是精神病患者。「病發時都幾癲,但我們都不害怕,明白他只是以不一樣方式表達而已。」因為戲中對精神病患者的描繪,該片也得到精神復康機構、專家學者的關注,讓他始料不及。「這套電影或多或少道出了精神病患者和其家屬的心聲。」
《音樂人生》為張經緯一口氣拿下第四十六屆《金馬獎》最佳紀錄片、最佳剪接、最佳音效的獎項,也在第二十九屆《香港電影金像獎》贏獲新進導演,新片《青洲山上》是劇情片,也得到《華盛頓華語電影節2014》最佳劇情長片金獎、最受觀眾喜愛長片,以及《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2014》最佳故事獎。
是否轉拍劇情電影?他搖搖頭說:「我從不認為紀錄片是劇情片的踏腳石,好像韋納荷索、今川昌平、是枝裕和等等,都是兩者都拍。」他覺得紀錄片更加純粹、更有電影性,事實上他正埋首進行多個紀錄片拍攝工作,期待不久能在銀幕上映。
(2015年9月15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
【雜文】特工的記事本
《猛火鎗》辛潘飾演的前特種部隊間諜占,退役後多年,仍然受到創傷壓力症候群煎熬,記憶力下降,他以記事簿寫下行程和重要資料,卻因而令行蹤外泄,令自己和朋友身陷險境。
觀眾看起來可能覺得不可思議,現實中可有人這麼樣記錄日誌?其實是有的,我便是其中一個。
因為採訪工作和習慣使然,我至今仍然使用記事簿,雖然已逐漸變得電子化。從前我例必帶同一本日曆式記事本、一本硬皮單行簿出門。前者替我記下重要日程,後者則是訪問必備工具。
然而,近年為了簡化行裝,我在Moleskine的出品中,找到合併日曆和單行頁的記事簿,從此一本走天涯。
但我在紙頁上寫的東西已愈來愈少,有時想出一些好的寫作、採訪題目,反而是開啟手機的「備忘錄」,日子有功,現在已累積了逾百項有趣點子,比起從前亂七八糟地寫在記事本上,更加一目了然。
所以,如果有天人們好像占的敵人般拾到我寫得破碎殘缺的記事本,行蹤和重要資料,大概不會給泄漏出來吧?
不過占作為一個智勇相全又經驗老到的前特種部隊成員,居然那麼容易便為敵方留下綫索,實在是不可原諒,這也成了該片最犯駁的段落。
(2015年9月14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觀眾看起來可能覺得不可思議,現實中可有人這麼樣記錄日誌?其實是有的,我便是其中一個。
因為採訪工作和習慣使然,我至今仍然使用記事簿,雖然已逐漸變得電子化。從前我例必帶同一本日曆式記事本、一本硬皮單行簿出門。前者替我記下重要日程,後者則是訪問必備工具。
然而,近年為了簡化行裝,我在Moleskine的出品中,找到合併日曆和單行頁的記事簿,從此一本走天涯。
但我在紙頁上寫的東西已愈來愈少,有時想出一些好的寫作、採訪題目,反而是開啟手機的「備忘錄」,日子有功,現在已累積了逾百項有趣點子,比起從前亂七八糟地寫在記事本上,更加一目了然。
所以,如果有天人們好像占的敵人般拾到我寫得破碎殘缺的記事本,行蹤和重要資料,大概不會給泄漏出來吧?
不過占作為一個智勇相全又經驗老到的前特種部隊成員,居然那麼容易便為敵方留下綫索,實在是不可原諒,這也成了該片最犯駁的段落。
(2015年9月14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
不想忘記的雷光夏聲音
台灣音樂詩人雷光夏新作《不想忘記的聲音》,有點姍姍來遲吧?雖然由她製作的《第36個故事》電影原聲音樂大碟《她的改變》,於二○一○年出版,暫且叫聽眾止止渴,但對部分樂迷而言,二○○六年的《黑暗之光》,才是她的前作。說起來,這一劍,足足磨了九年。
雷光夏對我是有種特殊意義的,第一篇在報章刊登的拙劣碟評,便是寫雷光夏的《黑暗之光》,當時是希望介紹一些不屬流行類別又滿有音樂性的音樂,那時候即將踏足香港舞台表演的雷光夏,便是首選。儘管文筆與造詣沒怎樣進步,但偏愛獨立小眾的口味,至今仍然沒有變改,於是,我又再寫起雷光夏來了。
直抵內心世界
作為雷光夏多年的追隨者,我早就把《臉頰貼緊月球》、《2003逝》、《時間的密語》、《黑暗之光》、《她的改變》,乃至最新出版《不想忘記的聲音》的唱片,悉數購買下來,並聽個滾瓜爛熟,只是很遺憾的到處都找不到限量也絕版了的首張專輯《我是雷光夏》。她充滿感情的細膩嗓音、輕輕彈撥的結他、乾淨利落的鋼琴、緩緩拉扯的提琴、清晰悅耳的口琴,不矯揉,不造作,便築起不可思議的平靜、和諧與私密的音場,她也宛如親切地伴在你身邊哼唱耳語一般,音樂直抵內心世界,也有濃郁的人文、文學色彩,這也是在樂壇中並不常見的。
二○○七年,她攜著鋼琴手和大提琴手,到香港藝術中心agns b.電影院的精采演出,以至替我的《2003逝》唱片上簽名的情景,現在仍然歷歷在目。對了,當時還不好意思地問她,可有辦法買到《我是雷光夏》,她只笑著搖搖頭,說沒了。促成那次演出的主辦單位是阿麥書房,這個早已結業的香港獨立書店,也很值得惦念。
這是雷光夏以至其音樂與我的最親密時光,此後,隨著她的後繼創作久久不見,加上近年台灣樂壇也百花齊放,不少有趣音樂並肩起舞,我也樂意發掘更多美好旋律,但雷光夏的獨特聲音,一直沉澱在心中,她的《逝》、《情節》、《你靜靜聽》、《昨天晚上我夢見你》、《黑暗之光》等作品,都是長伴左右的All Time Favourite。而我也只能於二○一二年買了她父親雷驤寫作、由她攝影的《少年逆旅》,稍微感受攝影照片中那起伏不定的節奏。
為了再見上一面
她的第七號作品,早已有所聽聞,並一直期待,今天《不想忘記的聲音》終於面世了,我也珍而重之,把這張新專輯,從唱片店的架上拿到手中,儘管我早在串流音樂平台,先聽為快。這便是購買唱片的樂趣——碟內有一張卡,卡面是一幀啞黃的照片,照片上是站在草叢上一台小小的破鋼琴,卡內有幾行字,其中幾句是這樣的:「距離上次專輯過了九年,為甚麼仍持續著?是為了再見上一面。於是,我寫這封信給你。」下方是她的簽名,跟我那張《2003逝》的簽名是一樣的。《不想忘記的聲音》裝幀設計很美,白色厚硬皮的封面,就像一本筆記簿,裏面充滿雷光夏與樂迷通過音樂、文字、照片的心靈交流。
延續《黑暗之光》的取向,全碟多了一些電子味道,好像《不想忘記的聲音》、《公路電影》、《藍圖》等等,卻適可而止,沒有破壞雷光夏的獨特音色,反而讓音樂變得開朗明快起來,也有音量相對強烈的《明朗俱樂部》,都給樂迷帶來點點新鮮感。舊樂迷仍可在《遠方的鼓聲》、《Thank You》等作品,感受雷光夏一路走來美好而簡約的樂章。據說這張唱片是她關於旅行、家族回憶的音樂梳理,但對樂迷而言,不問究竟,那無論如何便是不想忘記的雷光夏聲音。
(2015年9月1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5‧文化廊‧享樂主義)
雷光夏對我是有種特殊意義的,第一篇在報章刊登的拙劣碟評,便是寫雷光夏的《黑暗之光》,當時是希望介紹一些不屬流行類別又滿有音樂性的音樂,那時候即將踏足香港舞台表演的雷光夏,便是首選。儘管文筆與造詣沒怎樣進步,但偏愛獨立小眾的口味,至今仍然沒有變改,於是,我又再寫起雷光夏來了。
直抵內心世界
作為雷光夏多年的追隨者,我早就把《臉頰貼緊月球》、《2003逝》、《時間的密語》、《黑暗之光》、《她的改變》,乃至最新出版《不想忘記的聲音》的唱片,悉數購買下來,並聽個滾瓜爛熟,只是很遺憾的到處都找不到限量也絕版了的首張專輯《我是雷光夏》。她充滿感情的細膩嗓音、輕輕彈撥的結他、乾淨利落的鋼琴、緩緩拉扯的提琴、清晰悅耳的口琴,不矯揉,不造作,便築起不可思議的平靜、和諧與私密的音場,她也宛如親切地伴在你身邊哼唱耳語一般,音樂直抵內心世界,也有濃郁的人文、文學色彩,這也是在樂壇中並不常見的。
二○○七年,她攜著鋼琴手和大提琴手,到香港藝術中心agns b.電影院的精采演出,以至替我的《2003逝》唱片上簽名的情景,現在仍然歷歷在目。對了,當時還不好意思地問她,可有辦法買到《我是雷光夏》,她只笑著搖搖頭,說沒了。促成那次演出的主辦單位是阿麥書房,這個早已結業的香港獨立書店,也很值得惦念。
這是雷光夏以至其音樂與我的最親密時光,此後,隨著她的後繼創作久久不見,加上近年台灣樂壇也百花齊放,不少有趣音樂並肩起舞,我也樂意發掘更多美好旋律,但雷光夏的獨特聲音,一直沉澱在心中,她的《逝》、《情節》、《你靜靜聽》、《昨天晚上我夢見你》、《黑暗之光》等作品,都是長伴左右的All Time Favourite。而我也只能於二○一二年買了她父親雷驤寫作、由她攝影的《少年逆旅》,稍微感受攝影照片中那起伏不定的節奏。
為了再見上一面
她的第七號作品,早已有所聽聞,並一直期待,今天《不想忘記的聲音》終於面世了,我也珍而重之,把這張新專輯,從唱片店的架上拿到手中,儘管我早在串流音樂平台,先聽為快。這便是購買唱片的樂趣——碟內有一張卡,卡面是一幀啞黃的照片,照片上是站在草叢上一台小小的破鋼琴,卡內有幾行字,其中幾句是這樣的:「距離上次專輯過了九年,為甚麼仍持續著?是為了再見上一面。於是,我寫這封信給你。」下方是她的簽名,跟我那張《2003逝》的簽名是一樣的。《不想忘記的聲音》裝幀設計很美,白色厚硬皮的封面,就像一本筆記簿,裏面充滿雷光夏與樂迷通過音樂、文字、照片的心靈交流。
延續《黑暗之光》的取向,全碟多了一些電子味道,好像《不想忘記的聲音》、《公路電影》、《藍圖》等等,卻適可而止,沒有破壞雷光夏的獨特音色,反而讓音樂變得開朗明快起來,也有音量相對強烈的《明朗俱樂部》,都給樂迷帶來點點新鮮感。舊樂迷仍可在《遠方的鼓聲》、《Thank You》等作品,感受雷光夏一路走來美好而簡約的樂章。據說這張唱片是她關於旅行、家族回憶的音樂梳理,但對樂迷而言,不問究竟,那無論如何便是不想忘記的雷光夏聲音。
(2015年9月1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5‧文化廊‧享樂主義)
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
【劇場】劇場上的極簡主義
《打轉教室》後,我便進場欣賞同屬鄧樹榮戲劇工作室的作品《泰特斯2.0》,不過這次是在香港劇院看的,雖然這套作品也跟《打轉教室》一樣,曾於多地巡演。
許多劇場都在布景上、道具上,花盡心思扭盡六壬,《泰特斯2.0》卻走簡約精準路綫,基本上不設布景,七位演員七張椅子,加上現場音樂、燈光設計,便築起一台戲,隨着幾位說書人愈來愈七情上面,配合動作演繹,氣氛也逐漸濃郁起來。
《泰特斯》被譽為莎士比亞最暴力的作品,舞台上的《泰特斯2.0》,沒有服飾、道具、機關、特技,但某些段落卻仍然叫我看得膽戰心驚,我進場之前,就沒想到那麼簡約的劇場結構,居然能衍生出多麼豐富多變的層次。
演員是說書人,不是古人,亦沒有扮成古人(全是黑衣人,根本沒有戲服可言!),他們最後走到觀眾席上,各自分享個人故事,呼應他們演出前脫下衣服躍上舞台的序幕,讓戲裏戲外、敍事與故事之間,再一次連繫起來。
作為劇場觀眾,其實最想看到的,便是這種劇場上的實驗性和新意念。
(2015年9月9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
【漫畫】復刻.龍虎門
一個港漫粉絲的喜訊:黃玉郎編繪本地經典漫畫《龍虎門》,將於9月25日開始推出復刻版!這個版本沿用舊式橫度,原汁原味,完美地復刻了那個漫畫蓬勃的年代,屆時將會再次掀起熱潮嗎?
標誌一個年代
「《龍虎門》其中一幕叫我最深刻的,是奪命老妖除下鞋子,鞋子頓時變成了對講機,那不是很『周星馳』嗎?我覺得相當劃時代。」
一手促成《龍虎門復刻版》的創造館總監余兒,本身是漫畫編劇和作家,最有名氣的作品是《九龍城寨》(原作者),近作亦有《今晚打喪屍》,其出版社創造館於兩年前成立。
談到《龍虎門》對自己的影響,他答得老實:「我入行時,《龍虎門》已過了高峰期,但因為工作關係,接觸到這套漫畫,覺得尤其是早期的公仔,經得起時間考驗,現在回看,一點都不覺老套,甚至有型,而且無人畫得番,那不值得保存下來嗎?」他亦覺得漫畫給了自己很多東西,「想為本地漫畫做些事情。」
《龍虎門》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連載的香港經典漫畫,前身為《小流氓》,第九十九期開始易名為《龍虎門》,出版逾千期,足足跨越三十載,現時仍有《新著龍虎門》推出。余兒近日獲文化傳信授權,於9月25日(五)開始推出《龍虎門復刻版》,一周一本,各大書報攤有售。
以為這項大計已醞釀多時,卻原來僅是數個月前的忽發奇想,「本來想做《龍虎門》小說,但找一個熟悉《龍虎門》世界又能寫作的人,十分困難,何不推出《龍虎門》合訂本?但合訂本早已出版過,想着想着,不如試試復刻版吧!」
余兒屬意橫度、薄裝,完整復刻,原汁原味,「未試過嘛。」他強調橫度是那個年代的東西,意義更大。復刻當然得經歷一輪復修工夫,他便大呼頭痛,「早期漫畫的手寫字要重新打字;原稿已沒了,所有彩圖都得Scan,但封面要預『出血位』,執圖補筆難免。」
吸納新舊讀者
雖然是復刻,但譬如作者專欄便刪除了,售價亦與時並進的上調至十七元,跟坊間其他港漫看齊。他也從懷舊中找新意,好像首三期除了普通版還設特別版,不僅封面不同,還附送海報和三主角王小虎、石黑龍、王小龍「銀仔」,絲粉可要儲齊一套兩冊了。「第一步是出書,如果反應好,或會辦展覽、做商品。」
現今本地漫畫市場淡靜,日漫如是,港漫尤甚,在這個市道,仍堅持出版漫畫,勇氣誠意可嘉,但未來計畫怎樣,余兒也說不準。如果反應叫好,何時叫停?「最理想當然是出版《龍虎門》當年所有橫度期數,即第九十九期至二百七十四期,但那須時三年,太長遠了。」
他坦言今天出版漫畫,風險大盈利小,「但《龍虎門》代表了香港某個年代,值得保存,我是挺看好的。希望以這個傳統品牌,一方面重新吸納一些已離開了港漫市場的舊讀者,另一方面讓年輕讀者欣賞到這套漫畫經典,分享我們的情懷。」
喬靖夫:影響寫作
作家喬靖夫的《龍虎門》閱讀時光,最早是在後巷「飛髮舖」度過的。
喬靖夫是學武之人,寫作又以武打為類型,上世紀七、八十年代港漫題材多為武打,武俠片也盛行,他坦言對自己影響深遠,「《龍虎門》對功夫描述硬橋硬馬,高手過招、互相克制的細節,均沒遺漏。」他也把這種寫實描畫的風格,滲進作品裏,好像近年大受歡迎的《武道狂之詩》,「愛寫招式比併、動作設計。」
他坦言今天漫畫出版處於兩難局面,也認為只靠重推舊作,未必持久。但今天《龍虎門》復刻,他覺得應該要重新介紹予新一代:「我們有過這種風格獨特的漫畫。」
黎達達榮:意識漫畫世界
黎達達榮小時候會拿坊間漫畫臨摹,《龍虎門》是其中一套,書中的風位、眼神、動作等等,都是他的學習對象,長大後成了獨立漫畫家,2005年出版《龍虎門徒》,顧名思義,向這套漫畫致敬。
他尤其受到《龍虎門》誇張的漫畫感影響,「真實世界,人怎會打不死?《龍虎門》是其中一套讓我意識漫畫世界的作品。」他覺得黃玉郎經常以新想法呈現慣常事物,這也是他時刻謹記的原則。
林淑儀:超越現實
「一定會買第一期,未見過嘛!」經常策劃漫畫展覽和相關活動的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,稱《小流氓》、《龍虎門》對香港漫畫的影響力很大,自成一家。《龍虎門》時空交錯,超越現實,她甚至當是科幻武打漫畫來看。
問到《龍虎門復刻版》能否吸納新讀者,她反問新讀者定義,又說年輕讀者閱讀習慣不同,未必選擇漫畫,但年紀稍大而當年錯過了《龍虎門》的人,則可能是新讀者。
她直言漫畫業界齊心,既堅持又有熱誠,也願意作出嘗試,「新出品能否暢銷不能計算,但一定要有Market Share。」
(2015年9月8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2)
標誌一個年代
「《龍虎門》其中一幕叫我最深刻的,是奪命老妖除下鞋子,鞋子頓時變成了對講機,那不是很『周星馳』嗎?我覺得相當劃時代。」
一手促成《龍虎門復刻版》的創造館總監余兒,本身是漫畫編劇和作家,最有名氣的作品是《九龍城寨》(原作者),近作亦有《今晚打喪屍》,其出版社創造館於兩年前成立。
談到《龍虎門》對自己的影響,他答得老實:「我入行時,《龍虎門》已過了高峰期,但因為工作關係,接觸到這套漫畫,覺得尤其是早期的公仔,經得起時間考驗,現在回看,一點都不覺老套,甚至有型,而且無人畫得番,那不值得保存下來嗎?」他亦覺得漫畫給了自己很多東西,「想為本地漫畫做些事情。」
《龍虎門》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連載的香港經典漫畫,前身為《小流氓》,第九十九期開始易名為《龍虎門》,出版逾千期,足足跨越三十載,現時仍有《新著龍虎門》推出。余兒近日獲文化傳信授權,於9月25日(五)開始推出《龍虎門復刻版》,一周一本,各大書報攤有售。
以為這項大計已醞釀多時,卻原來僅是數個月前的忽發奇想,「本來想做《龍虎門》小說,但找一個熟悉《龍虎門》世界又能寫作的人,十分困難,何不推出《龍虎門》合訂本?但合訂本早已出版過,想着想着,不如試試復刻版吧!」
余兒屬意橫度、薄裝,完整復刻,原汁原味,「未試過嘛。」他強調橫度是那個年代的東西,意義更大。復刻當然得經歷一輪復修工夫,他便大呼頭痛,「早期漫畫的手寫字要重新打字;原稿已沒了,所有彩圖都得Scan,但封面要預『出血位』,執圖補筆難免。」
吸納新舊讀者
雖然是復刻,但譬如作者專欄便刪除了,售價亦與時並進的上調至十七元,跟坊間其他港漫看齊。他也從懷舊中找新意,好像首三期除了普通版還設特別版,不僅封面不同,還附送海報和三主角王小虎、石黑龍、王小龍「銀仔」,絲粉可要儲齊一套兩冊了。「第一步是出書,如果反應好,或會辦展覽、做商品。」
現今本地漫畫市場淡靜,日漫如是,港漫尤甚,在這個市道,仍堅持出版漫畫,勇氣誠意可嘉,但未來計畫怎樣,余兒也說不準。如果反應叫好,何時叫停?「最理想當然是出版《龍虎門》當年所有橫度期數,即第九十九期至二百七十四期,但那須時三年,太長遠了。」
他坦言今天出版漫畫,風險大盈利小,「但《龍虎門》代表了香港某個年代,值得保存,我是挺看好的。希望以這個傳統品牌,一方面重新吸納一些已離開了港漫市場的舊讀者,另一方面讓年輕讀者欣賞到這套漫畫經典,分享我們的情懷。」
喬靖夫:影響寫作
作家喬靖夫的《龍虎門》閱讀時光,最早是在後巷「飛髮舖」度過的。
喬靖夫是學武之人,寫作又以武打為類型,上世紀七、八十年代港漫題材多為武打,武俠片也盛行,他坦言對自己影響深遠,「《龍虎門》對功夫描述硬橋硬馬,高手過招、互相克制的細節,均沒遺漏。」他也把這種寫實描畫的風格,滲進作品裏,好像近年大受歡迎的《武道狂之詩》,「愛寫招式比併、動作設計。」
他坦言今天漫畫出版處於兩難局面,也認為只靠重推舊作,未必持久。但今天《龍虎門》復刻,他覺得應該要重新介紹予新一代:「我們有過這種風格獨特的漫畫。」
黎達達榮:意識漫畫世界
黎達達榮小時候會拿坊間漫畫臨摹,《龍虎門》是其中一套,書中的風位、眼神、動作等等,都是他的學習對象,長大後成了獨立漫畫家,2005年出版《龍虎門徒》,顧名思義,向這套漫畫致敬。
他尤其受到《龍虎門》誇張的漫畫感影響,「真實世界,人怎會打不死?《龍虎門》是其中一套讓我意識漫畫世界的作品。」他覺得黃玉郎經常以新想法呈現慣常事物,這也是他時刻謹記的原則。
林淑儀:超越現實
「一定會買第一期,未見過嘛!」經常策劃漫畫展覽和相關活動的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,稱《小流氓》、《龍虎門》對香港漫畫的影響力很大,自成一家。《龍虎門》時空交錯,超越現實,她甚至當是科幻武打漫畫來看。
問到《龍虎門復刻版》能否吸納新讀者,她反問新讀者定義,又說年輕讀者閱讀習慣不同,未必選擇漫畫,但年紀稍大而當年錯過了《龍虎門》的人,則可能是新讀者。
她直言漫畫業界齊心,既堅持又有熱誠,也願意作出嘗試,「新出品能否暢銷不能計算,但一定要有Market Share。」
(2015年9月8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2)
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
【劇場】打轉愛丁堡
每次踏足外地,經常都會去睇騷看戲,感受當地的文化氣氛,但在異國舞台上欣賞香港製作,早前遊歷愛丁堡,倒是第一次體驗。
話說鄧樹榮戲劇工作室享負盛名的《打轉教室》,早前獲邀再次在《愛丁堡藝穗節》演出,碰巧遇上製作單位朋友,得到他的邀請和安排,我成了其中一場的座上客。
《打轉教室》之前在香港多次上演,我統統錯過了,這次居然在外地第一次欣賞此劇,是很有趣的機會,就是人生路不熟地以Google Map找尋演出場地,也夠有趣。
觀賞作品後,終於明白為何該劇能夠引起那麼大迴響,其省卻語言,全以肢體動作說故事的構思實在好,難得的是,劇中學生在上課搗蛋、男生追女仔、惡教師責罵學生等情節,不同地域觀眾都看得懂,並引起共鳴,我看的那場便有相當不錯的氣氛,笑聲、拍掌聲此起彼落。
美中不足是,台下有位小孩不耐煩地叫囂,母親多番勸告無效,但身旁觀眾全都專心看劇,不作理會,那是當地看戲文化(大人都攜小孩進場,所以哭鬧難免?),還是藝穗節特色?
(2015年9月7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
【音樂】那個音樂雜誌好時代
如果現在是上世紀八十年代,報紙檔有《Music Bus》、《好時代》、《新時代》、《音樂一週》等一大堆音樂雜誌排列整齊,你會取走哪一本?抑或不顧一切把所有買下來?如果你從當年走到現在,仍然保存着哪一本,對自己最重要,不容捨棄呢?
這個世界沒有如果,現實是,本地音樂雜誌市場早已萎縮,唯有從資深樂迷、音樂雜誌從業員的回憶,窺看當年情;揭開當年的音樂雜誌,不僅有樂評、專題、專欄,還有歌詞、海報、樂隊找隊員的廣告,今天年輕讀者又怎樣想像得到?
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創辦《mcb》(《音樂殖民地》)的袁智聰,便是受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音樂雜誌的潤澤,一字一詞、一曲一碟地培育音樂知識和情操。
「最初是看娛樂雜誌如《好時代》、《新節拍》、《新時代》,記得是跟同學夾錢買的,這些雜誌有海報附送,文字也容易消化。後來聽的音樂愈來愈偏鋒,便閱讀《搖擺雙週》、《音樂一週》等等,猶如進階,雙周刊時期的《助聽器》對我影響頗深,後來我在《Music Bus》開始撰寫文章而出道。」
他指上世紀七十年代,香港市面上已出現多份周刊,但多以綜合文化定位,如《年青人周報》,純粹音樂的刊物,大概始於八十年代。「作者介紹或評論的音樂,未必看得懂,但正正因為看不懂才過癮,會特意找來聽,或先記住人家怎樣寫,到真正接觸那些音樂時,可能是幾年後的事。」他後來自己辦雜誌,當時互聯網還未普及,他對音樂雜誌的需求更大。「就是外國音樂雜誌,便一星期買下十份八份,當年碼頭報攤都有得賣。」
從輝煌步向夕陽
玩地下音樂出身的亞里安(歐陽永康),機緣巧合下在《音樂一週》擔任副編輯,他謙稱「邊做邊學」,機會難得,而《音樂一週》便是他中學時必讀的精神食糧。「《音樂一週》是我的Starting Point,後來人們便陸續找我寫稿,包括《助聽器》、《Top》、《mcb》等等,算是很幸運。」
他後來還當過《豁達音樂誌向》的副編輯,現在回看,他是受惠於音樂雜誌黃金年代的其中一分子。作為音樂撰稿人,那麼吃得開,當年能夠賴以維生嗎?他笑着搖搖頭,但坦言加上其他如音樂工作等等,多除少補,他能夠長時間以自由工作過活。
談到《搖擺雙週》、《音樂一週》、《助聽器》,自由工作者Gary Kwan也是看這些雜誌長大的。「現在你們聽起來好像百花齊放,但其實對我們選擇又不算很多,聽Indie音樂的又不會看主流音樂雜誌。」袁智聰的《mcb》在二○○四年停刊,之前熬了整整十年,他不諱言,那十年也見證着音樂雜誌,從輝煌步向夕陽,曾經同期的《豁達音樂誌向》等等,便更早退下火綫。他稱,唱片公司對平面廣告的需求愈來愈少,而廣告收入對一份刊物尤其重要,這是不能忽視的「死因」。
流行文化斷層嚴重
Gary覺得,不止音樂,整個流行文化的斷層嚴重。「音樂很依重媒體,包括電台、視像、文字,缺一不可,否則受眾吸收音樂資訊便會差了。」
互聯網不是甚麼資訊都有?「但人們聚焦不到,音樂市場引導能力逐漸失調。」亞里安也有同感,他稱除了自己聽歌,也須被引導吸取知識,這便是音樂雜誌的重要性。
「那一代的樂評人,能夠通過文字把對音樂的感覺表達出來,給讀者提供幻想,得到共鳴。」然而,當音樂尚且不是必需品,更何況音樂雜誌?「二千年後也不見很爆炸性、很標誌性的音樂類型出現,整個音樂氣候已不能跟從前相提並論。近年黑膠唱片復興,我覺得是唱片公司的最後一盤棋。」
亞里安現在為Sport b.灣仔全新概念店Popplay擔當音樂活動策劃工作,首個駐店主題——Keep on Spinning,店子不僅被打造成一個結合時尚服飾與唱片的空間,還舉行一系列音樂活動,包括《音樂分享交流會》,九月十九日那場的題目便是「音樂×雜誌」,邀嘉賓Edwin Wong(《好時代》、《音樂一週》)、Pauline Chan(《新時代》、《100分》)、袁智聰(《MCB》)、林二汶一起聊。「想把那個年代的音樂文化、趣味保育下來,讓更多新一代知道。」
(2015年9月4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5)
這個世界沒有如果,現實是,本地音樂雜誌市場早已萎縮,唯有從資深樂迷、音樂雜誌從業員的回憶,窺看當年情;揭開當年的音樂雜誌,不僅有樂評、專題、專欄,還有歌詞、海報、樂隊找隊員的廣告,今天年輕讀者又怎樣想像得到?
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創辦《mcb》(《音樂殖民地》)的袁智聰,便是受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音樂雜誌的潤澤,一字一詞、一曲一碟地培育音樂知識和情操。
「最初是看娛樂雜誌如《好時代》、《新節拍》、《新時代》,記得是跟同學夾錢買的,這些雜誌有海報附送,文字也容易消化。後來聽的音樂愈來愈偏鋒,便閱讀《搖擺雙週》、《音樂一週》等等,猶如進階,雙周刊時期的《助聽器》對我影響頗深,後來我在《Music Bus》開始撰寫文章而出道。」
他指上世紀七十年代,香港市面上已出現多份周刊,但多以綜合文化定位,如《年青人周報》,純粹音樂的刊物,大概始於八十年代。「作者介紹或評論的音樂,未必看得懂,但正正因為看不懂才過癮,會特意找來聽,或先記住人家怎樣寫,到真正接觸那些音樂時,可能是幾年後的事。」他後來自己辦雜誌,當時互聯網還未普及,他對音樂雜誌的需求更大。「就是外國音樂雜誌,便一星期買下十份八份,當年碼頭報攤都有得賣。」
從輝煌步向夕陽
玩地下音樂出身的亞里安(歐陽永康),機緣巧合下在《音樂一週》擔任副編輯,他謙稱「邊做邊學」,機會難得,而《音樂一週》便是他中學時必讀的精神食糧。「《音樂一週》是我的Starting Point,後來人們便陸續找我寫稿,包括《助聽器》、《Top》、《mcb》等等,算是很幸運。」
他後來還當過《豁達音樂誌向》的副編輯,現在回看,他是受惠於音樂雜誌黃金年代的其中一分子。作為音樂撰稿人,那麼吃得開,當年能夠賴以維生嗎?他笑着搖搖頭,但坦言加上其他如音樂工作等等,多除少補,他能夠長時間以自由工作過活。
談到《搖擺雙週》、《音樂一週》、《助聽器》,自由工作者Gary Kwan也是看這些雜誌長大的。「現在你們聽起來好像百花齊放,但其實對我們選擇又不算很多,聽Indie音樂的又不會看主流音樂雜誌。」袁智聰的《mcb》在二○○四年停刊,之前熬了整整十年,他不諱言,那十年也見證着音樂雜誌,從輝煌步向夕陽,曾經同期的《豁達音樂誌向》等等,便更早退下火綫。他稱,唱片公司對平面廣告的需求愈來愈少,而廣告收入對一份刊物尤其重要,這是不能忽視的「死因」。
流行文化斷層嚴重
Gary覺得,不止音樂,整個流行文化的斷層嚴重。「音樂很依重媒體,包括電台、視像、文字,缺一不可,否則受眾吸收音樂資訊便會差了。」
互聯網不是甚麼資訊都有?「但人們聚焦不到,音樂市場引導能力逐漸失調。」亞里安也有同感,他稱除了自己聽歌,也須被引導吸取知識,這便是音樂雜誌的重要性。
「那一代的樂評人,能夠通過文字把對音樂的感覺表達出來,給讀者提供幻想,得到共鳴。」然而,當音樂尚且不是必需品,更何況音樂雜誌?「二千年後也不見很爆炸性、很標誌性的音樂類型出現,整個音樂氣候已不能跟從前相提並論。近年黑膠唱片復興,我覺得是唱片公司的最後一盤棋。」
亞里安現在為Sport b.灣仔全新概念店Popplay擔當音樂活動策劃工作,首個駐店主題——Keep on Spinning,店子不僅被打造成一個結合時尚服飾與唱片的空間,還舉行一系列音樂活動,包括《音樂分享交流會》,九月十九日那場的題目便是「音樂×雜誌」,邀嘉賓Edwin Wong(《好時代》、《音樂一週》)、Pauline Chan(《新時代》、《100分》)、袁智聰(《MCB》)、林二汶一起聊。「想把那個年代的音樂文化、趣味保育下來,讓更多新一代知道。」
(2015年9月4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5)
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
【專題】那些野生捕獲的街頭藝人
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,興起一類街頭藝人——全身塗了油漆,一動不動,扮成石像或雕塑,又或穿上奇怪裝扮,古靈精怪,目的也是引起途人興趣,加以注視,如人們覺得有趣,歡迎打賞。
我首次看到這類街頭藝人,始於不足十年前,位置是北京798藝術區。當時,一位穿着仿報章拼貼衣服的街頭藝人,鋪着同一款式設計的地布,坐在藝術區內一條人來人往的街道上,旁邊擺放一個印着「奉旨乞討」字句的漱口瓶。
北京798藝術區是著名文化藝術區,這個猶如做着行為藝術的街頭藝人,以這一身裝扮出現在該地,縱使我對此毫無認知,也絲毫不覺違和感。
我當然是後知後覺了,但生活在街頭藝術並不普及的香港,對這類街頭藝人感到陌生,又不是那麼難以想像的事。
然而,從北京回港不久,我便在尖沙嘴碼頭附近,看到一個全身塗了銀色油漆的男人,戴着銀色帽子和銀色眼鏡,背靠灰銀色的電箱,坐了下來,沒有動彈,叫路人嘖嘖稱奇。
我有了北京798藝術區的經驗,知道這位街頭藝人正在做甚麼,反而留意路人的反應,卻發現不少路人看了兩三眼便匆匆離開,沒有因為這個奇異畫面停步。這裏果然是香港。
那天晚上,我把拍下來的照片放到facebook(當然要拍照!),有朋友留言表示認得他,後者似乎已不止一次在尖沙嘴海旁「賣藝」。但我後來便再沒有碰到他,不知道他會否覺得港人太悶,不好玩,賣藝不成?
變得有趣美好
後來我遇上這類街頭藝人,都在外地,好像台北捷運站外的「金人」、「銅人」,相映成趣,叫我留下深刻印象。歐美地區的街頭藝人就更多了,也往往得到較多遊人駐足圍觀,好像英國倫敦的Convent Garden、約克郡的大街小巷,便曾經給我野生捕獲「紫人」、「粉紅人」等等。
早前我到了蘇格蘭愛丁堡,當時正值藝術節舉行期間,文化氣氛更加濃郁,那條著名的Royal Mile,街頭藝人多的是,有些玩音樂,有些拋火球,有些玩魔術,也有本文着力提及的這類街頭藝人:一個「白人」騎在白色的單車上,努力平衡身體,作雕塑狀,不理女孩好奇地摸手摸腳的干擾。
也有不少扮成認得出或認不出的不同人物,好像《星球大戰》的白兵,脫下頭盔,原來她是個妙齡女子,後來我再次遇上這位女白兵,那時她還穿上蘇格蘭象徵──格子裙,配搭得意,便賺到更多人拍照了。
要討論香港的街頭藝術狀況和政策問題,可以多寫另一篇文章,但本文嘗試以這些年儲下來的照片表達:這些街頭藝人,不是讓街頭變得更有趣和美好嗎?
(2015年9月2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我首次看到這類街頭藝人,始於不足十年前,位置是北京798藝術區。當時,一位穿着仿報章拼貼衣服的街頭藝人,鋪着同一款式設計的地布,坐在藝術區內一條人來人往的街道上,旁邊擺放一個印着「奉旨乞討」字句的漱口瓶。
北京798藝術區是著名文化藝術區,這個猶如做着行為藝術的街頭藝人,以這一身裝扮出現在該地,縱使我對此毫無認知,也絲毫不覺違和感。
我當然是後知後覺了,但生活在街頭藝術並不普及的香港,對這類街頭藝人感到陌生,又不是那麼難以想像的事。
然而,從北京回港不久,我便在尖沙嘴碼頭附近,看到一個全身塗了銀色油漆的男人,戴着銀色帽子和銀色眼鏡,背靠灰銀色的電箱,坐了下來,沒有動彈,叫路人嘖嘖稱奇。
我有了北京798藝術區的經驗,知道這位街頭藝人正在做甚麼,反而留意路人的反應,卻發現不少路人看了兩三眼便匆匆離開,沒有因為這個奇異畫面停步。這裏果然是香港。
那天晚上,我把拍下來的照片放到facebook(當然要拍照!),有朋友留言表示認得他,後者似乎已不止一次在尖沙嘴海旁「賣藝」。但我後來便再沒有碰到他,不知道他會否覺得港人太悶,不好玩,賣藝不成?
變得有趣美好
後來我遇上這類街頭藝人,都在外地,好像台北捷運站外的「金人」、「銅人」,相映成趣,叫我留下深刻印象。歐美地區的街頭藝人就更多了,也往往得到較多遊人駐足圍觀,好像英國倫敦的Convent Garden、約克郡的大街小巷,便曾經給我野生捕獲「紫人」、「粉紅人」等等。
早前我到了蘇格蘭愛丁堡,當時正值藝術節舉行期間,文化氣氛更加濃郁,那條著名的Royal Mile,街頭藝人多的是,有些玩音樂,有些拋火球,有些玩魔術,也有本文着力提及的這類街頭藝人:一個「白人」騎在白色的單車上,努力平衡身體,作雕塑狀,不理女孩好奇地摸手摸腳的干擾。
也有不少扮成認得出或認不出的不同人物,好像《星球大戰》的白兵,脫下頭盔,原來她是個妙齡女子,後來我再次遇上這位女白兵,那時她還穿上蘇格蘭象徵──格子裙,配搭得意,便賺到更多人拍照了。
要討論香港的街頭藝術狀況和政策問題,可以多寫另一篇文章,但本文嘗試以這些年儲下來的照片表達:這些街頭藝人,不是讓街頭變得更有趣和美好嗎?
(2015年9月2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【音樂】余力機構首碟
雖然近年轉玩黑膠,但每次逛唱片店,尤其是二手唱片店,都會速看一下,慎防走寶。
在二手店淘寶,緣份遊戲,眼明手快,最新一張給我挑出來的,是余力機構首張專輯《YLK Organization》,成交價六十八港元,這張碟在某些唱片店索價二百元以上,能在如此低水位入手,真是樂透了,終於跟我早已擁有的組合第二張作品《快活》,湊成一對。
跟主唱余力姬、填詞人因葵組成余力機構時,陳輝陽還沒成為金牌監製。他們的Indie Pop曲風叫人難忘,卻僅推出了兩張專輯,不知怎的,《快活》的市場流通量比《YLK Organization》高得多,反而後者更物以罕為貴。
《快活》的《快活在可樂天》、《哀悼乳房》等曲目,都是我很喜歡的作品,《YLK Organization》則還須更多時間欣賞,而該碟收錄的其中一首,叫《活着》,是我其中一首最喜歡的廣東歌,對,也就是蔡卓妍翻唱過又被連番劣評的那首歌——對許多人來說,該作跟那專輯一樣,都是珍寶。
(2015年9月2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在二手店淘寶,緣份遊戲,眼明手快,最新一張給我挑出來的,是余力機構首張專輯《YLK Organization》,成交價六十八港元,這張碟在某些唱片店索價二百元以上,能在如此低水位入手,真是樂透了,終於跟我早已擁有的組合第二張作品《快活》,湊成一對。
跟主唱余力姬、填詞人因葵組成余力機構時,陳輝陽還沒成為金牌監製。他們的Indie Pop曲風叫人難忘,卻僅推出了兩張專輯,不知怎的,《快活》的市場流通量比《YLK Organization》高得多,反而後者更物以罕為貴。
《快活》的《快活在可樂天》、《哀悼乳房》等曲目,都是我很喜歡的作品,《YLK Organization》則還須更多時間欣賞,而該碟收錄的其中一首,叫《活着》,是我其中一首最喜歡的廣東歌,對,也就是蔡卓妍翻唱過又被連番劣評的那首歌——對許多人來說,該作跟那專輯一樣,都是珍寶。
(2015年9月2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
【藝術節】進擊的牛牛 點亮愛丁堡
早前筆者坐了十數小時飛機,遠赴愛丁堡,為了探望一隻紫色牛牛。
讀者沒有看錯,這隻牛牛的確是紫色的,不信?今年年底空運到港、坐落中環新海濱後,大家去看看其真身吧。這隻牛牛外形趣怪,不僅肥胖可愛,還四腳朝天,名字喚作Violet,它將盛載一個大型藝術活動——《Udderbelly Festival Hong Kong》。
踏出英國第一站
這隻紫色牛牛,是一個吹氣流動劇場,牛肚內設有一個約四百人觀眾席的表演場地,原產地英國,每年春、夏季,都會躺臥在倫敦南岸London Eye旁邊,為當地提供各類有趣表演,今年「牛」不停蹄的再次途經愛丁堡,成為《愛丁堡藝穗節》(《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》)的表演場地之一。
Violet年底將首度離開國境,第一站香港,展開為期兩個月的《Udderbelly Festival Hong Kong》(《紫色牛牛綜藝合家歡》),陪伴港人跨越2016年。
抵埗愛丁堡後,我們多次視察場地,也參與開幕活動,亦欣賞了多場演出。Violet位於Central Library附近,毗鄰有博物館和大學校舍,濃烈文化氣息撲鼻而來,進場靜候看騷的觀眾,熱情擠擁,場內還設酒吧和美食攤檔,人們一邊大呷Pimm's雞尾酒、蘇格蘭威士忌,一邊歡談藝術,希望香港屆時也有如斯盛況。
愛丁堡的《Udderbelly Edinburgh Fringe》除了Violet,表演場地還散落在不同地方,觀眾能在猶如古堡一般的歷史建築空間裏觀賞表演,不過香港暫時只得中環Violet一處表演場地。
無伴奏合唱精采
香港將設Daisy Seat(側面向台座位)、Violet Seat(正面向台座位)和Wagyu Seat(劃位最佳座席),前兩者均不設劃位,票價由三百八十五元至五百二十三元不等,門票現已公開發售。
《Gobsmacked!》是筆者其中一個最愛演出,既歌唱、A Capella又Beatbox,七位表演者個個靚仔靚女,叫觀眾驚艷人聲之奇妙,最讓筆者讚歎不已的是,在訪問之時,他們僅約五星期前才組成。「我在世界各地招攬他們回來,他們從六百人中脫穎而出。」《Gobsmacked!》監製Nic Doodson也是A Capella能手,他是英國A Capella六人組合The Magnets創團成員之一,演出經驗豐富。
四十歲的他謙稱年紀漸長,是時候組織新團,培育新進。他又說,世界各地A Capella樂團愈來愈多,尤其是過去三、四年間,成長急速,幾乎是「從零到百」。曾多次到中國和香港表演、在筆者面前小試牛刀即席以國語演唱《小蘋果》的Nic,笑言《Gobsmacked!》的香港演出,或會加插中國、香港歌曲,他估計港人尤其喜歡Beatboxer Ball-Zee的表演。
須時間培育
紫色牛牛Violet生父之一、孕育Udderbelly Festival的Underbelly Limited總監Ed Bartlam,早已有把Violet從倫敦、愛丁堡帶到亞洲的構思,他覺得,首選香港,是很自然的事,「香港跟倫敦一樣,都是大城市,節奏急速,充滿力量,而我們又在香港找到相當合適的地點——中環新海濱。」
原來早於約兩年前,他們已跟本地藝術節目主辦團體聯絡過,但最後生意談不成。他謙稱仍在努力了解和學習香港的文化環境,為了取悅港人,他在節目選材上,下了一番工夫,又稱節目規模將介乎大型音樂劇與邊緣藝術(Fringe)之間。
「我們製作專業表演,但不是西方音樂劇的模樣,那不是一個偌大舞台,表演者與觀眾可作近距離接觸,我相信香港觀眾會覺得很有趣和刺激。」
他又說大人小孩都喜歡可愛的紫色牛牛,既有合家歡表演,也有音樂、舞蹈、戲劇、雜技、棟篤笑等等,除了外地藝術團隊的作品,還有來自香港的演出,主辦單位暫時對本地表演名單三緘其口,叫人增添期待之情,「歡迎人們來體驗一下,在牛牛前拍照,享受節目氣氛。」
(2015年9月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1)
讀者沒有看錯,這隻牛牛的確是紫色的,不信?今年年底空運到港、坐落中環新海濱後,大家去看看其真身吧。這隻牛牛外形趣怪,不僅肥胖可愛,還四腳朝天,名字喚作Violet,它將盛載一個大型藝術活動——《Udderbelly Festival Hong Kong》。
踏出英國第一站
這隻紫色牛牛,是一個吹氣流動劇場,牛肚內設有一個約四百人觀眾席的表演場地,原產地英國,每年春、夏季,都會躺臥在倫敦南岸London Eye旁邊,為當地提供各類有趣表演,今年「牛」不停蹄的再次途經愛丁堡,成為《愛丁堡藝穗節》(《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》)的表演場地之一。
Violet年底將首度離開國境,第一站香港,展開為期兩個月的《Udderbelly Festival Hong Kong》(《紫色牛牛綜藝合家歡》),陪伴港人跨越2016年。
抵埗愛丁堡後,我們多次視察場地,也參與開幕活動,亦欣賞了多場演出。Violet位於Central Library附近,毗鄰有博物館和大學校舍,濃烈文化氣息撲鼻而來,進場靜候看騷的觀眾,熱情擠擁,場內還設酒吧和美食攤檔,人們一邊大呷Pimm's雞尾酒、蘇格蘭威士忌,一邊歡談藝術,希望香港屆時也有如斯盛況。
愛丁堡的《Udderbelly Edinburgh Fringe》除了Violet,表演場地還散落在不同地方,觀眾能在猶如古堡一般的歷史建築空間裏觀賞表演,不過香港暫時只得中環Violet一處表演場地。
無伴奏合唱精采
香港將設Daisy Seat(側面向台座位)、Violet Seat(正面向台座位)和Wagyu Seat(劃位最佳座席),前兩者均不設劃位,票價由三百八十五元至五百二十三元不等,門票現已公開發售。
《Gobsmacked!》是筆者其中一個最愛演出,既歌唱、A Capella又Beatbox,七位表演者個個靚仔靚女,叫觀眾驚艷人聲之奇妙,最讓筆者讚歎不已的是,在訪問之時,他們僅約五星期前才組成。「我在世界各地招攬他們回來,他們從六百人中脫穎而出。」《Gobsmacked!》監製Nic Doodson也是A Capella能手,他是英國A Capella六人組合The Magnets創團成員之一,演出經驗豐富。
四十歲的他謙稱年紀漸長,是時候組織新團,培育新進。他又說,世界各地A Capella樂團愈來愈多,尤其是過去三、四年間,成長急速,幾乎是「從零到百」。曾多次到中國和香港表演、在筆者面前小試牛刀即席以國語演唱《小蘋果》的Nic,笑言《Gobsmacked!》的香港演出,或會加插中國、香港歌曲,他估計港人尤其喜歡Beatboxer Ball-Zee的表演。
須時間培育
紫色牛牛Violet生父之一、孕育Udderbelly Festival的Underbelly Limited總監Ed Bartlam,早已有把Violet從倫敦、愛丁堡帶到亞洲的構思,他覺得,首選香港,是很自然的事,「香港跟倫敦一樣,都是大城市,節奏急速,充滿力量,而我們又在香港找到相當合適的地點——中環新海濱。」
原來早於約兩年前,他們已跟本地藝術節目主辦團體聯絡過,但最後生意談不成。他謙稱仍在努力了解和學習香港的文化環境,為了取悅港人,他在節目選材上,下了一番工夫,又稱節目規模將介乎大型音樂劇與邊緣藝術(Fringe)之間。
「我們製作專業表演,但不是西方音樂劇的模樣,那不是一個偌大舞台,表演者與觀眾可作近距離接觸,我相信香港觀眾會覺得很有趣和刺激。」
他又說大人小孩都喜歡可愛的紫色牛牛,既有合家歡表演,也有音樂、舞蹈、戲劇、雜技、棟篤笑等等,除了外地藝術團隊的作品,還有來自香港的演出,主辦單位暫時對本地表演名單三緘其口,叫人增添期待之情,「歡迎人們來體驗一下,在牛牛前拍照,享受節目氣氛。」
(2015年9月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1)
【旅人】獅城圖書館體驗
新加坡叫我最難忘的,不是濱海灣、魚尾獅等旅遊熱點,而是圖書館。
儘管有多文青,我最初也沒有把逛圖書館這個環節,寫在行程表上,甚至不知道哪裏有圖書館,只是一天走進濱海藝術中心(Esplanade-Theatres on the Bay)時,發現三樓的Library@Esplanade,該館分為音樂、舞蹈、戲劇、電影四個主題,圖書、影片、唱片給分門別類,如果真的要仔細尋寶,花上一整天都不夠時間。後來才知道,這家圖書館是新加坡第一個以藝文為主題的公共圖書館,我算是誤打誤撞找到好東西。
在Library@Esplanade印下足跡後,那天晚上,收到馬來西亞朋友傳來的訊息:「你一定要去烏節路圖書館(Library@Orchard),肯定不會令你失望。」於是便在網上搜索一番,發現Library@Orchard就設在購物中心Orchard Gateway裏,又想起Library@Esplanade之有趣,便急急加插這個行程。
雜誌牆霸氣
翌日,我踏進了Orchard Gateway。人家都來逛商場,我卻以一個遊人的身分,到訪圖書館,告訴別人可能都不相信。
Library@Orchard不止沒有令我失望,甚至叫我歎為觀止──兩層高的圖書館舒適寬敞;玻璃外牆增添通透感;以白牆和木地板構成簡約美態;書架都呈流綫形,充滿時代氣息,不像香港那些圖書館設計得那麼呆板,在那裏看書,是很時尚的事。
那裏圖書五花八門,以設計、藝術、文學、生活時尚為主,很對口味,放在書櫃最高處的書刊,需要爬梯子才能取閱。最叫我興奮的,是雜誌數量相當豐富,一排巨幅的雜誌牆極具霸氣,雜誌愛好者便能看個夠。
那裏座位也特別多,而且設計不一,真羨慕當地人可以享用這家有型的圖書館,朋友果然沒有介紹錯。沒有消費,沒有地標景點,我卻在那裏度過了一個很愉快又特別的下午時光。
後來才知道Library@Orchard的歷史,原來該圖書館於一九九九年啟用,曾在二○○七年因租約問題結束,去年終於重新開放,選址Orchard Gateway,成了當地首個在購物中心佔去兩層空間的圖書館。
一座城市的文化質素,可從當地的書店、圖書館反映出來,新加坡便至少有Library@Orchard、Library@Esplanade這些特色圖書館,實是當地讀書人之福。期待香港也有那麼特色的圖書空間。
(2015年9月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儘管有多文青,我最初也沒有把逛圖書館這個環節,寫在行程表上,甚至不知道哪裏有圖書館,只是一天走進濱海藝術中心(Esplanade-Theatres on the Bay)時,發現三樓的Library@Esplanade,該館分為音樂、舞蹈、戲劇、電影四個主題,圖書、影片、唱片給分門別類,如果真的要仔細尋寶,花上一整天都不夠時間。後來才知道,這家圖書館是新加坡第一個以藝文為主題的公共圖書館,我算是誤打誤撞找到好東西。
在Library@Esplanade印下足跡後,那天晚上,收到馬來西亞朋友傳來的訊息:「你一定要去烏節路圖書館(Library@Orchard),肯定不會令你失望。」於是便在網上搜索一番,發現Library@Orchard就設在購物中心Orchard Gateway裏,又想起Library@Esplanade之有趣,便急急加插這個行程。
雜誌牆霸氣
翌日,我踏進了Orchard Gateway。人家都來逛商場,我卻以一個遊人的身分,到訪圖書館,告訴別人可能都不相信。
Library@Orchard不止沒有令我失望,甚至叫我歎為觀止──兩層高的圖書館舒適寬敞;玻璃外牆增添通透感;以白牆和木地板構成簡約美態;書架都呈流綫形,充滿時代氣息,不像香港那些圖書館設計得那麼呆板,在那裏看書,是很時尚的事。
那裏圖書五花八門,以設計、藝術、文學、生活時尚為主,很對口味,放在書櫃最高處的書刊,需要爬梯子才能取閱。最叫我興奮的,是雜誌數量相當豐富,一排巨幅的雜誌牆極具霸氣,雜誌愛好者便能看個夠。
那裏座位也特別多,而且設計不一,真羨慕當地人可以享用這家有型的圖書館,朋友果然沒有介紹錯。沒有消費,沒有地標景點,我卻在那裏度過了一個很愉快又特別的下午時光。
後來才知道Library@Orchard的歷史,原來該圖書館於一九九九年啟用,曾在二○○七年因租約問題結束,去年終於重新開放,選址Orchard Gateway,成了當地首個在購物中心佔去兩層空間的圖書館。
一座城市的文化質素,可從當地的書店、圖書館反映出來,新加坡便至少有Library@Orchard、Library@Esplanade這些特色圖書館,實是當地讀書人之福。期待香港也有那麼特色的圖書空間。
(2015年9月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