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

【舞蹈】如果舞蹈是一場旅程

曾為傳媒工作者的黃大徽,一副精瘦修長的舞者身軀,坐在筆者跟前,呷着咖啡,說着《舞士列傳》的二三事。

作為《建築是藝術節2015》的節目之一,進念.二十面體的舞蹈劇場《舞士列傳》,由黃大徽概念及導演,他點兵了四位舞者——馬才和、李思颺、徐奕婕、丘善行,從六十後到九十後,引導他們舞出自己的故事,這也是這部作品跟他過往作品最不同之處。「如果舞蹈是一場旅程,這四代舞者,到底正處身於哪一點?」

這或許不止是舞蹈本質的不同,還是時代的不同。「現在多了許多年輕舞者,無論是教育、表演,還是就業,他們都比我們這一代,得到更多機會。」他又說,年輕一代比上一代有更多舞蹈風格上的變化與嘗試,反而從前的舞者,或許都從香港演藝學院出來,風格有點相似。還有年輕人很純粹的團體精神,他彷彿在他們身上拾回一些昔日回憶碎片。「有些事情變了,有些不。」

既功課也藥引

《舞士列傳》醞釀初期,他跟四人談了很久,下次見面,他各自給四人一本書,既是功課,也是藥引:丘善行得到布施英利的《不用畫筆的繪畫教室》,徐奕婕拿起Judith Mackrell的《Reading Dance》,李思颺取走Jonathan Burrows的《A Choreographer's Handbook》,馬才和手執中里巴人的《求醫不如求己》。

接下來,黃大徽便分別給予他們四個關鍵字:Dreamer、Smart Phone User、Thinker、Aging Dancer。「每個人都是一本很厚的書,我必須找一個Reference Point切入,然後再利用這些材料,提煉成Performance。」表演中,四人既有獨舞、群舞,亦有獨白,黃大徽邀了徐沛筠創作文本。

約從二○○六年開始,黃大徽在外國表演了一段頗長的日子,近年留守香港,坦言不想在別人投以「Asian Dancer」的既定目光下,繼續闖蕩西方舞壇,反而更想看看現在的自己,會在香港創作出怎麼樣的作品。他笑說直至今天「仍有東西想試」,尤其是這次跟年輕舞者合作,衝擊不小,下次合作,他大概已心裏有數。

(2015年9月29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