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

【音樂】那個音樂雜誌好時代

如果現在是上世紀八十年代,報紙檔有《Music Bus》、《好時代》、《新時代》、《音樂一週》等一大堆音樂雜誌排列整齊,你會取走哪一本?抑或不顧一切把所有買下來?如果你從當年走到現在,仍然保存着哪一本,對自己最重要,不容捨棄呢?

這個世界沒有如果,現實是,本地音樂雜誌市場早已萎縮,唯有從資深樂迷、音樂雜誌從業員的回憶,窺看當年情;揭開當年的音樂雜誌,不僅有樂評、專題、專欄,還有歌詞、海報、樂隊找隊員的廣告,今天年輕讀者又怎樣想像得到?

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創辦《mcb》(《音樂殖民地》)的袁智聰,便是受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音樂雜誌的潤澤,一字一詞、一曲一碟地培育音樂知識和情操。

「最初是看娛樂雜誌如《好時代》、《新節拍》、《新時代》,記得是跟同學夾錢買的,這些雜誌有海報附送,文字也容易消化。後來聽的音樂愈來愈偏鋒,便閱讀《搖擺雙週》、《音樂一週》等等,猶如進階,雙周刊時期的《助聽器》對我影響頗深,後來我在《Music Bus》開始撰寫文章而出道。」

他指上世紀七十年代,香港市面上已出現多份周刊,但多以綜合文化定位,如《年青人周報》,純粹音樂的刊物,大概始於八十年代。「作者介紹或評論的音樂,未必看得懂,但正正因為看不懂才過癮,會特意找來聽,或先記住人家怎樣寫,到真正接觸那些音樂時,可能是幾年後的事。」他後來自己辦雜誌,當時互聯網還未普及,他對音樂雜誌的需求更大。「就是外國音樂雜誌,便一星期買下十份八份,當年碼頭報攤都有得賣。」

從輝煌步向夕陽

玩地下音樂出身的亞里安(歐陽永康),機緣巧合下在《音樂一週》擔任副編輯,他謙稱「邊做邊學」,機會難得,而《音樂一週》便是他中學時必讀的精神食糧。「《音樂一週》是我的Starting Point,後來人們便陸續找我寫稿,包括《助聽器》、《Top》、《mcb》等等,算是很幸運。」

他後來還當過《豁達音樂誌向》的副編輯,現在回看,他是受惠於音樂雜誌黃金年代的其中一分子。作為音樂撰稿人,那麼吃得開,當年能夠賴以維生嗎?他笑着搖搖頭,但坦言加上其他如音樂工作等等,多除少補,他能夠長時間以自由工作過活。

談到《搖擺雙週》、《音樂一週》、《助聽器》,自由工作者Gary Kwan也是看這些雜誌長大的。「現在你們聽起來好像百花齊放,但其實對我們選擇又不算很多,聽Indie音樂的又不會看主流音樂雜誌。」袁智聰的《mcb》在二○○四年停刊,之前熬了整整十年,他不諱言,那十年也見證着音樂雜誌,從輝煌步向夕陽,曾經同期的《豁達音樂誌向》等等,便更早退下火綫。他稱,唱片公司對平面廣告的需求愈來愈少,而廣告收入對一份刊物尤其重要,這是不能忽視的「死因」。

流行文化斷層嚴重

Gary覺得,不止音樂,整個流行文化的斷層嚴重。「音樂很依重媒體,包括電台、視像、文字,缺一不可,否則受眾吸收音樂資訊便會差了。」

互聯網不是甚麼資訊都有?「但人們聚焦不到,音樂市場引導能力逐漸失調。」亞里安也有同感,他稱除了自己聽歌,也須被引導吸取知識,這便是音樂雜誌的重要性。

「那一代的樂評人,能夠通過文字把對音樂的感覺表達出來,給讀者提供幻想,得到共鳴。」然而,當音樂尚且不是必需品,更何況音樂雜誌?「二千年後也不見很爆炸性、很標誌性的音樂類型出現,整個音樂氣候已不能跟從前相提並論。近年黑膠唱片復興,我覺得是唱片公司的最後一盤棋。」

亞里安現在為Sport b.灣仔全新概念店Popplay擔當音樂活動策劃工作,首個駐店主題——Keep on Spinning,店子不僅被打造成一個結合時尚服飾與唱片的空間,還舉行一系列音樂活動,包括《音樂分享交流會》,九月十九日那場的題目便是「音樂×雜誌」,邀嘉賓Edwin Wong(《好時代》、《音樂一週》)、Pauline Chan(《新時代》、《100分》)、袁智聰(《MCB》)、林二汶一起聊。「想把那個年代的音樂文化、趣味保育下來,讓更多新一代知道。」

(2015年9月4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5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