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不用急於一天看盡,分幾天來探我們吧。」重新開館至今,除了一句「終於等到你們重開」,不少觀眾還對莫家詠說,多項展覽有着目不暇給甚至驚喜的感覺,部分也對一站式看遍星級館藏的《小題大作──香港藝術館的故事》感受較深,「這種展覽形式,對我們也是新嘗試。」總館長最深刻的又是甚麼?「應是那些大玻璃窗吧。」她想了想,說:「不同日照光綫也不一樣,窗框影子長長的落在地板上,很美,觀眾走過,每每露出陶醉於這個畫面的表情。」還有當孩子走到巨型畫作跟前,一大一小,構成有趣反差,「這是藝術館才有的體驗。」而重新建立人與人、內與外之間的聯繫,也是她對香港藝術館的期盼。
為了進行修鱔擴建工程,香港藝術館休館四載,整裝待發,但休館期間,他們一點都不輕鬆。「很忙啊!」莫家詠高呼:「舉辦閉館活動、策劃開館新展覽、跟進工程、出入地盤、遷到臨時寫字樓、把藏品搬走……」藝術館約有一萬七千件套藏品,也有吳冠中作品及「至樂樓」藏品等新近捐贈,統統得全面撤走,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。她苦笑道:「曾有搬屋經驗的人都會覺得『恐怖』!」
莫家詠一九九六年起入職香港藝術館,分別投身教育及服務推廣、中國文物、外銷藝術、現代及香港藝術等不同組別,今年七月接過前任總館長譚美兒的擔子,扛起總館長之責,統率整個藝術館團隊。「不經不覺,已在香港藝術館工作了二十三年。」舊不去新不來,但舊館一磚一瓦、一情一景,難免叫她感觸,「舊館有舊館的味道。」香港藝術館一九九一年搬到尖沙嘴現址,她稱當時是典型的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建築物,「記得那時在這裏上班,有種很具規模的感覺。」
深入梳理系譜
香港藝術館是本地第一所公營美術館,已有五十七年收藏歷史,觀其館藏,宛如閱覽本地文化傳承,以及藝術家的創作歷程,「中西、新舊、本地國際,甚麼都有。」怎樣尋找藝術館的「DNA」?歸納館藏的組成部分是好方法,「可分為中國書畫、中國文物、外銷藝術,還有現代及香港藝術四大館藏。」現時十一項開館展覽,四大館藏包羅其中,可說以最強姿態示人。還有另一特色:「我們以一個新手法演繹傳統,讓觀眾以嶄新的觀點視之,並作為橋梁,把現代與過去、藝術和生活,連結在一起。」
既然稱之為香港藝術館,香港藝術是該館其中一個重要元素,現時十一項開館展覽中,就有六項以不同形式摻進香港藝術成分,位於二樓的「香港藝術廳」,更帶來《香港經驗.香港實驗》展覽,雲集不同年代的本地藝術家精選之作,「香港藝術不是橫空出世,而是有着傳統和歷史,可供追溯。」觀眾便在這個展覽,欣賞到香港不同年代的創意實驗,「沒了這些前衞實驗,便沒有今天的香港藝術。」就是跟英國泰特美術館合作的《觀景.景觀──從泰納到霍克尼》展覽,亦邀得本地藝術家以不同媒介回應作品,「日後的國際展覽和活動,我們都有香港參與、回應和演繹。」
這四年間,香港無論展覽、表演場地,還是文化藝術氛圍,都有不少變化,好像西九文化區的M+展亭、自由空間,以及大館等等,近年相繼落成。莫家詠不諱言,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,香港藝術界陸續多了資源和展演場地,機會多了,大型國際藝術博覽會亦在港舉行,以至近五、六年間愈見蓬勃。「然而,本地藝術家要在國際藝術市場突圍而出,必須多花腦筋。」
莫家詠又說到,香港藝術館其中一個強項,是有着經年累月的館藏和研究,該館也一直與本地學術界、藝術界緊密連繫,「較能深入梳理香港藝術系譜。」從舊觀新,以新看舊,或讓我們得到更多角度和靈感。「我們將繼續深化有關研究,並提供更多展示發表的機會,讓香港藝術的特色更彰顯,面貌更鮮明。」總館長新任務,任重道遠。
(2019年12月26日,星島日報,副刊P0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