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藝術館歷時逾四年的大型翻新及擴建工程,終於竣工,上周六(十一月三十日)起再會公眾,一口氣拉開十一項展覽的帷幕,要大家非走遍藝術館每一個角落不可!
翻新後的香港藝術館,外觀來個大變身,外牆換上灰色波浪形,跟維港粼粼碧波相輝映,比起舊館更富時代感,觀眾也可從館內不同樓層的大幅落地玻璃,飽覽維多利亞港及對岸城市景觀。
展覽空間現增加約四成,由約七千方米增至一萬方米,也加建容納兩個新展廳的頂層,還築了樓高兩層的新翼大樓,展廳則從七個擴至現在的十二個。
開幕十一個展覽分布該館各處,其中《從糞筐到餐車──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》(四樓「吳冠中藝術廳」),以及跟英國泰特美術館(Tate)合辦的特展《觀景.景觀──從泰納到霍克尼》(二樓「專題廳」及五樓「新視閣」),是兩個重磅的開幕大展。
因着吳冠中與家人的捐贈,香港藝術館迄今累積吳冠中作品達四百五十多項,包羅油畫、水墨畫、素描、水彩畫、水粉畫、塑膠彩畫、瓷版畫、個人文獻等,令該館的吳冠中作品在數量和種類稱冠,傲視其他藝術機構。
《從糞筐到餐車──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》設於永久展廳「吳冠中藝術廳」,展出合共一百項畫作,以回顧這位藝術大師逾半世紀的藝術歷程。「糞筐」取自吳冠中上世紀六十、七十年代文革期間被下放到農村以「糞筐」作畫的經歷,「餐車」則是他曾為香港藝術館觀眾以「餐車」作畫架公開示範寫生,以兩者為名,饒富深意。
除了吳冠中的作品,「吳冠中藝術廳」另一焦點展品,非出自吳冠中手筆──中國著名雕塑家、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所作的吳冠中雕像,眼神銳利有神,甚為精采。
「吳為山捕捉了吳冠中寫生時猶如獵鷹的眼神,亦塑造了儼如猛士的作畫姿態。」香港藝術館首席研究員(至樂樓及吳冠中藏品)司徒元傑說,十多歲時已認識吳冠中、曾作過一尊吳冠中雕像的吳為山,這次花了約九個月的時間,這次以半抽象寫意的方法雕塑,這種風格特別適合用來表達以至紀念吳冠中,而雕塑人物正在繪畫的,正是《維港寫生》的輪廓,此作正是吳冠中當年在香港藝術館樓下即席速寫、繪出維多利亞港風采之因緣美事。「我們有了這個『吳冠中藝術廳』,日後會辦很多展覽,譬如速寫,已經可以做一個展覽。」
放眼世界
另一開幕大展《觀景.景觀──從泰納到霍克尼》,則是首度跟英國泰特美術館合作,精選了七十六件館藏,顧名思義,以當地逾三百年來風景畫發展為焦點,讓觀眾把泰納(J.M.W. Turner)、康斯塔伯(John Constable)、大衞.霍克尼(David Hockney)等英國風景畫巨擘的作品,盡收眼底,享受其中。
大衞.霍克尼以五十幅油彩布本構成的《華特附近的巨樹群(又名後攝影時代的戶外寫生)》,於五樓「新視閣」展出,五十幅油畫呈弧形展列,就像把觀眾擁抱起來,相機鏡頭廣角不足,都影不到全畫,很值得觀眾細賞。
既然是香港藝術館,怎少得了香港藝術,位於二樓的「香港藝術廳」,帶來《香港經驗.香港實驗》,雲集不同年代的本地藝術家精選之作,從呂壽琨、韓志勳、周綠雲、何藩、劉國松、王無邪、靳埭強、麥顯揚、石家豪、林東鵬、周俊輝,到黃進曦等等(不能盡錄!),叫觀眾簡單掌握本地藝術脈絡,不容錯過,尤其值得推薦予外國朋友欣賞。
一樓另設《小題大作──香港藝術館的故事》(別館(上)),顧名思義分享每件大作背後跟香港藝術館有關的故事,好像吳冠中名畫《雙燕》、呂壽琨大作《禪畫》等等,都在這個展覽展出,前者別有心思的設有投影,雙燕飛來飛去,增添觀賞趣味。
香港藝術館讓藝術家以至觀眾,立足香港,放眼世界。今天重新出發,但願日後走得更遠。
(2019年12月5日,星島日報,副刊P05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