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

【小小說】孿生

當那對孿生兄弟,看到一對外貌相當相似的美麗女子,如走時裝秀那樣步進餐廳裏,驚訝程度是十足的。他們當然沒有理會在場其他Speed Dating男士,向兩位美女投以相同的欣賞目光。

然後兄弟倆幾乎不再在乎其他女性參加者,只保持禮貌地、公式地,完成一節又一節的寒暄對答。直到兩位「餅印」一般的少女,終於在他們桌子對面坐下來。「嗨!」四人幾乎是同時說出口,然後彼此笑了起來,接下來,他們再次很有默契地,同時張開口:「孿生?」

你眼望我眼。「幾乎沒有人能夠一眼就認出我們是孿生兄弟!」哥哥讚譽不已,弟弟用力地點頭。兩兄弟在外形上的確有頗大差別,哥哥身材較高大,約五呎十吋,樣子看起來比較粗綫條;弟弟則是書生型,膚色比兄長白得多,架着一副黑色粗框眼鏡,文質彬彬,一副貴公子模樣。兩人外表唯一共通點,就是都長得帥氣、有教養,已被在場女士公認為是次聚會的「超級筍盤」。

「你們是有一種相類似的氣質,就在眉宇間或是眼神裏。或許我們也是孿生的,能夠感應出來。」兩兄弟把她們尊為「女神」一樣的望得出神,已分不清是誰在說話,還是兩人同時說話。

就是這樣,他們享受到一次很愉快的簡敍,彼此掌握了一些基本資料:出乎意料,哥哥當攝影師,弟弟反而是羽毛球和乒乓球教練,曾經任教港隊少年軍;姊姊當時裝模特兒,妹妹是時裝記者 ,女的比男的小兩歲。聚會結束後,四人「轉場」到附近一家酒吧,繼續歡談。他們沒有看到其他男女,以羨慕或妒忌的目光,送別他們。

哥兒們有明顯分別,姊妹花卻是聲綫、言談、舉止,都差不多一模一樣,就連衣着都是一件淺色碎花連身裙,一樣穿得稱身好看。有次她們一起從洗手間回來,兄弟竟分不出誰是誰。「以後你可要認清楚了。」「姊姊」跟弟弟低聲說,他當然聽得出來,這是一個很明白的暗示。

兩人很快便走在一起,反倒是哥哥還沒有着落,當他知道那位姊姊向弟弟投懷送抱後,便落力追求另一位美人,他們一個是攝影師,一個是記者 ,的確有滔滔不絕的話題,但哥哥每次暗示甚至明示時,她都顯得無動於衷,或顧左右而言他。看見弟弟那麼快就有了着落,哥哥難免有點挫敗,便請弟弟幫忙,向姊姊探聽口風。

「妹妹對你哥哥也有好感,但不肯定他是否出於真心,還是只是在時機上和狀況上覺得適合,才對自己展開追求。妹妹已想好了要怎樣測試他,如果他過關了,就答允跟他在一起,但你千萬不可以告訴他。」對測試一事,弟弟向哥哥三緘其口,事實上他也不知道測試內容,只提醒對方:「還有機會,請好好把握。」

一星期後,弟弟看到哥哥一臉頹喪地回家,連忙上前慰問。「還不是你那位好女友做的好事!」哥哥說罷,激動地大力關上房門。翌日,弟弟跟「姊姊」約會時,問個究竟。「你的哥哥通過不了測試。」弟弟不解地接了一句,到底是通過不了筆試還是路試,「姊姊」別個臉說:「幾日前的約會,我扮成妹妹應約,他直到送我回家時,仍然懵然不知,那時妹妹打開家門,眼睜睜地望着他,他才恍然大悟,妹妹便告訴他,以後別再找她了。」

弟弟張大嘴巴,一時間說不出話來。「姊姊」舉高雙手:「這不是我的主意,我只是協助而已,為了妹妹的幸福着想,也沒辦法了。」兄弟情從此出現變化,哥哥認定弟弟背叛他,與外人一起欺騙他的感情,對弟弟不理不睬,半年後遷出了兄弟同住多年的家。弟弟也不好過,被哥哥誤會的他,受到頗大傷害,畢竟父母離世後,哥哥是自己最親的人。他與女友之間,也彷彿多了一塊看不見摸不到的隔閡。

一晚,他和女友到餐廳用膳,期間她接到一通電話,大概是工作安排還是怎樣,她從手袋裏拿出記事本和原子筆,一邊談電話,一邊抄寫。「麻煩你多說一次,我聽得不清楚……對對對……你覺這樣好嗎?為甚麼……」

他認出那本記事本是他送給「妹妹」的小禮物,她是星戰迷,該品牌正好跟《Star Wars》Crossover,記者又是記事本不離手的……

「不好意思,經理人一接到工作,就會立即打電話給我,都不看看現在已是甚麼時候。」她把記事本放回袋裏。

弟弟想起了不久之前的那件事。「不如我們做回朋友好嗎?」

兩人就這樣分手了。後來弟弟多次想打電話給哥哥,希望兄弟幫能夠重修舊好,但一直不夠勇氣作主動一方。三個月後,就在平安夜當晚,弟弟偶然在街上碰到哥哥,後者跟他打招呼,兩人東拉西扯了好一會兒,氣氛很好,久違了的感覺,讓弟弟好不感動。

正當他想把感情近況告訴哥哥時,一位女子蹦蹦跳跳地跑過來,雙手抱着哥哥的手臂,弟弟定睛一望後,目瞪口呆,心跳急速動彈。

其實從頭到尾,他是不是才是受考驗的一個?

他不敢知道真相,卻又忍不住問:「你是……?」

(2015年12月23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

19、21、25

千呼萬喚,Adele的最新專輯《25》始出來。

延續兩張前作《19》和《21》的命名概念,《25》仍然以製作專輯時的歲數──二十五歲來稱謂,彷彿提醒所有人,今天名成利就、廣獲認同的Adele,是多麼的年輕,更叫我們想像,這位近年急急冒起的英國歌姬,前程是如何的一片明麗。

不少樂迷因著《21》的《Someone Like You》而迷上Adele,筆者卻因為她在《19》翻唱Bob Dylan的《Make You Feel My Love》,而對Adele的音樂產生興趣。她以無比磁性的低音,把憂鬱、寂寞、無奈等百感交集的情緒,都注進《Make You Feel My Love》那短短一曲裏,餘音裊裊,聽後有出奇的療瘉作用,如此這般,成就了筆者其中一首最愛的改編作品;看回MV,當年的Adele,胖胖的(現在亦不見得苗條),形象素人。反而她的名曲《Someone Like You》,卻不是一下子就打進心中,後來才慢慢細味出歌中的情懷。是的,有些情懷,畢竟還是需要一些閱歷,才能領略。

女低音之崛起

Adele是一個在近年崛起的異軍,許多人以「現象」來形容甚至研究。Adele出道之初,年輕、素人、胖胖的,明顯不以樣貌和身材取勝,聲線也非屬天籟般甜美那一派,反而是沙沙啞啞,但肺容量大,高、中、低、假音,都應付自如,加上高超的演繹技巧,以及渾身沸騰的騷靈血脈,一開口便是一篇複雜故事,唱盡人生喜怒哀樂、起承轉合與耐人尋味。或許便是這種反差,她被樂迷、樂評人視為難得瑰寶,一躍成了近代實力派的領軍人物,也令跟她相似的低沉唱腔,一時間成了風潮。

全名Adele Laurie Blue Adkins、一九八八年在倫敦出生的她,於一個單親家庭長大,四歲開始歌唱,後來深受美國爵士樂影響。二○○四年,也就是她十六歲那年,她以當時居住的地方West Norwood為題旨,創作了《Hometown Glory》。兩年後她從The BRIT School for Performing Arts and Technology畢業,一心朝向歌手路邁進,後來朋友把她的Demo放上MySpace,引起迴響,不久她便收到XL唱片公司老闆Richard Russell的電話,對方給她送上一紙合約。

後來的事,相信樂迷都知道了。她在二○○八年發表處女作《19》,該碟如平地一聲雷般震撼樂壇,讓她贏得翌年格林美獎最佳流行女歌手和最佳新人的殊榮,該碟亦錄得在英國超過二百二十萬張、全球超過七百五十萬張的銷量。後繼作品《21》於二○一一年出版,成績超越前作,一首《Someone Like You》唱至街知巷聞,副線如《Rolling in the Deep》和《Set Fire to the Rain》也流行一時,她便憑這張大碟,一口氣贏得六項格林美獎,平了Beyoncé的紀錄,從此奠定世界樂壇一姐的地位。

二○一二年六月,Adele宣布懷孕,雖然腹大便便,她仍為電影《新鐵金剛:智破天凶城》演繹主題曲《Skyfall》,該作後來贏得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原創歌曲獎,產後的她首度登上奧斯卡頒獎禮的舞台上,即席演唱。

不於串流平台上架

秉承一貫慢功細貨風格,醞釀四年,Adele第三張錄音室大碟《25》終告面世,我行我素的她,事先張揚不會讓唱片在任何串流平台上架,結果其實體唱片僅僅首周便在全美賣去近三百四十萬張。

據資料顯示,從一九九一年至今只得二十張專輯的首周銷量突破百萬張,而今天還要是數碼音樂大行其道的年代,有此佳績,更加厲害。

《25》在風格上沒有怎樣走味,《Send My Love(To Your New Lover)》、《Water Under The Bridge》等歌曲,走歐美流行快歌舞曲風格,大鳴大放。抒情作如單曲《Hello》、《All I Ask》等都很動人,《Love In The Dark》配合弦樂伴奏,令歌曲更撼動心靈。筆者最愛《Million Years Ago》那種低調、有點懷舊的小調音色。

「19」、「21」、「25」後,還有「28」、「32」、「40」、「65」……讓樂迷繼續期待嗎?

(2015年12月18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5‧文化廊‧享樂主義)

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

京都膠遊樂

未到日本前,樂迷朋友都「詛咒」我要破產了,因為日本二手黑膠唱片,不僅數量多,而且售價相對便宜,香港以至亞洲多地不少唱片店,都從日本進貨,寄運十箱八箱,儼如「批發市場」,叫我心情雀躍,未出發先興奮,只怕銀両不夠,錯過好東西。

記得早前友人旅遊日本,就隨便在一家唱片店,替我購得在港難求的梅林茂《其後》電影原聲唱片做手信,這張黑膠唱片還要是百元有找,真是平到笑。這種喜悅,非樂迷是很難感受到的。

雖然如此,我還是較為嚮往隨心旅程,對於行逛唱片店,事前始終沒有太多計畫和盤算,但據聞京都河原町有多家中古唱片店林立,既然能一次過滿足多種願望,便稍為安排了到此一遊的行程,怎料竟讓我一去再去。 

按圖索驥

話說當天日間時分,到了京都近郊的Miho Museum「朝聖」,下午回到京都鬧市,先在河原町OPA百貨,到訪了Tower Records和Book Off,前者佔地太小,反而不及Book Off那麼叫人驚喜,我就在那裏買了幾張CD,以及大友克洋漫畫《SOS大東京探檢隊》。當時是旅程初段,想著意思意思,買一些作戰利品,想不到只是整個破費之旅的始端。

離開OPA,便在設於三条、四条等地的商店街閒逛,當時已是晚上七時。這個商店街甚麼都有,既有藥房、服裝店、餐廳,也有唱片店,我胡亂走走,也摸進了三兩家小店,其中Kikuya Records較多Hip Hop、Rap的唱片,不算太合脾胃,後來走進的Take-J,我便有斬獲了,說的不僅僅是UA和YMO的唱片,更重要的是一張免費取得的京都唱片店地圖!

原來當地有心人(還是唱片店老闆?)製作了一張羅列了區內唱片店的地圖,讓樂迷按圖索驥尋樂去,真是造福人群,唱片店不是人人都會去,試問怎麼會給寫進旅遊書呢?老闆還推薦我到Art Rock NO.1等唱片店,我反而先路經更接近的Toradra Record,但那時已經肚子餓了,便到餐廳吃晚飯,回到路上,唱片店已經關燈了。

我帶著後悔的心情回到酒店,念念不忘,打開那張特色地圖,覺得還有太多店子要去了,不去可惜,便想著離開京都、大阪前,必須再到商店街走一趟。兩天後,終於抓緊空檔,於下午五時便興致勃勃地再次踏在商店街的路上。

不過,要走遍那裏至少十多家唱片店,從那時起直到打烊,只約四小時,肯定不夠時間,於是便策略性地以Toradra Record、Art Rock NO.1為主要目標,反而心情更加輕鬆。Toradra Record是我這次日本之旅買了最多唱片的店子,原因是那裏的日本獨立音樂唱片特別多,我隨手拿起YMO、坂本龍一、大友良英等日本貨,還掃走了Pink Floyd的《Atom Heart Mother》和Modern English的《Mesh & Lace》等外國碟,最後捧著十多張黑膠碟離開店子,滿心歡喜。我自覺已經很忍手了,為了荷包著想,已把在港較易找到但賣得較平的唱片都放棄了。 

不敢放肆了

Toradra Record老闆同樣介紹Art Rock NO.1,於是我帶著期待之情繼續上路,但因為不熟路,曾多次迷途,幸得熱心途人指點方向,才不致迷失京都。Art Rock NO.1的確有大量Indie貨色,但論日本本土唱片,還是Toradra Record較充裕,只是一場來到,我還是在該店帶走了Cornelius《Fantasma》等碟。我也向老闆查詢Fishmans的唱片,他指向掛在牆上一列鎮店之寶,其中一張,是Fishmans的《空中Camp》,標價二萬日圓,即約一千三百港元,炒價,我就留給富貴樂迷好了。

由於在京都「失守」,後來到了東京,已不敢放肆,只在澀谷那家偌大的Tower Records閒逛,也沒怎樣買東西。回港前夕,最後點算,約二十張黑膠唱片隨身,我決定Hand Carry上機,也早有準備,張開兩個Tote Bags,各自盛載十張唱片,大小剛剛好,但一左一右的揹上肩膀後,還是覺得很沉重。不過也沒辦法吧,「膠迷」是要時刻鍛煉體力的。

(2015年12月4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5‧文化廊‧享樂主義)

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

【小小說】推銷員的一天

「我是一個好的推銷員。」他一邊心裏默唸,一邊在那塊仿石牆電子門後的玄關處脫了鞋。他知道,這家主人對潔淨環境極有執着,要做成生意,這一點絕不能掉以輕心。

長着一身亮白長毛的貓兒,拖着尾巴,輕巧地在他身邊繞了一圈,嗅了嗅,然後悄悄步遠,彷彿為主人作先頭卒,視察來者是否善類。「太太已在客廳等你,請進來。」說話沒有語氣、穿着白色制服的傭人給他引路,雖然這已是他第五次登門造訪了。

「來來來!」太太一看到他,便誇張地大揮其手。「我沖了靚茶,喝一杯吧。」大客戶的話,誰敢不從?他就舉起一杯,樂意以茶代酒。「你真是幫到手,上次Mable手指骨折,保險公司全保了,還加送五次覆診,Mable很快就痊瘉了。你說對不對?」說時她伏頭吻了她那隻不知何時跳到她腿上的愛貓Mable一下。他還注意到她頸上那圈淡白幼紋的珍珠頸鏈在搖來晃去。

「能幫上忙就好,幸好你早為Mable買了前足意外保險。」他邊說邊從他的皮製公事包內掏出一份文件,不拐彎,直進正題。「我這次帶來了一些新Product,想跟你研究一下。」

「哦,是甚麼來的?」她掃了掃Mable的背脊,Mable「喵」了一聲,不知是享受還是抱怨。「幸好Mable上次是前足受傷,如果是後足,怎麼辦呢?不用怕,敝公司最新推出貓狗後足意外保險。」他搖着其三寸不爛之舌。

「你都知道吧,其實貓狗前足意外保險,是敝公司半年前才推出的計畫,我們也只是試試水溫而已,怎料反應很好,最重要是幫到愛貓愛狗之人嘛,所以敝公司立即加推其他保險計畫,這個『後足保』便是最新產品。你是我們的尊貴客戶,又買了『前足保』,能以超值價購買『後足保』,現在簽約,再送三個月試用計畫。」

她聽後睜大雙眼。「真的?上次我還疑惑為甚麼只得『前足保』,原來是階段式推銷,這個我懂,我懂。」她退休前,是某國際品牌的營銷總裁。「買吧買吧,這個真有用。」

他聽後幾乎要雙手合十,感謝前感謝後,這可是他這個月第一張單約,市場競爭大得可怕。「對了。」她忽然坐前望向他:「這次也是『人貓同行』吧?」

離開貴太太的大宅後,他收到一則短訊,於是他連午飯都沒有吃,便急急提着他的皮製公事包,趕到醫院去了,因為,他是一個好的推銷員。「這次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兒子!」他剛與躺在牀上、腋下插喉、臉色慘白的青年打招呼,一位婦人便猛拉着他的手臂,連聲懇求。「兒子爆肺了,要施微創手術,但手術費逾十萬元,保險金可以支付嗎?」

「對不起。」他神情認真地說:「你兒子只向敝公司買了意外和人壽保障,但保障範圍並不包括爆肺。」婦人叫了起來:「那怎麼辦?」他問:「他公司有替員工買保險嗎?」她雙手掩面嗚咽起來:「衰仔剛失業了……」他搭了搭她的肩膀,輕聲說:「不用擔心,如果住不了私家醫院,還可以轉到公立醫院。請相信香港的醫生,也請善用香港居民的福利吧。」

母親憤怒起來:「你們做保險的都靠不住,平白無事,你們就收我們錢,現在出事了,你們卻幫不上忙!」作為一個資深的保險從業員,這種情景,他遇得多。「請太太冷靜一點,囝囝只是碰巧沒有購買最適合的醫療保險,但住院津貼,我們還是可以支付的,如果你們堅持住私家醫院,每天五百元的住院津貼,由敝公司承擔。」

「五百元?」母親的眼睛充滿怒火:「我一個仙都不要你!」他不敢再說下去,免得火上加油。青年有氣無力的揚一揚手:「媽媽,別這樣……叔叔你先走吧,我遲些再聯絡你。」他向兩人點頭示意:「好,我先走了,祝你早日康復。」他離開病房後,整個走廊響徹着咒罵聲,或許醫院發生這類事情太多了,旁人包括病人與醫務人員,都裝着看不見、聽不到。

雖然經驗豐富,但每次遇到這種狀況,他的心情難免受到影響,胃口欠佳是肯定的了,但他還是勉強吃了些東西,才回公司去,因為接下來的「腦震盪」會議,沒有兩、三小時是不會完的。他繼續唸唸有詞:「我是一個好的推銷員……」

「你回來了!」他打開會議室房門,幾位資深員工和主管,已經開始了那漫長的會議,上級告訴他會議進度。「我們剛談着一些產品建議和細節檢討。」一位胖女子繼續發表意見:「關於人類『前足保』和『後足保』,我建議可再細分成『手指保』、『腳趾保』、『前臂保』、『後臂保』、『大腿保』、『小腿保』等等,而包羅萬有的『手足保』是比較省錢的。」

然後又是一輪七嘴八舌,他們還沒有定案,主管忽然提問:「上次談到的『電子保』,如何?」有人附和:「對呀,現代人的電子產品那麼多,小至『爆芒』、『資料遺失』,大至『失機』,相關對應的保險都有需求。」另一人接着說:「我建議可把『資料外泄』列入保障範圍中。」幾人聽後咧嘴而笑,或許想起剛發生的明星泄漏手機淫照事件。主管忽然轉頭望向他:「你又覺得怎麼樣?」

他抬起頭,說:「都沒所謂,我是一個好的推銷員,甚麼產品都能推銷出去。」會議上各人似乎很滿意地點點頭。

2015年11月1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

【音樂】字得其樂 村上春樹多重奏

村上春樹的小說,大家可能讀得多,但村上春樹的音樂會,又有沒有參加過?首度來港演出的臺灣愛樂NSO,將夥拍當地著名樂評人焦元溥,成就一場有趣的講座音樂會《樂讀村上春樹》,本地村上春樹粉絲和樂迷,相信期待已久了!

互文性添趣味

村上春樹最近再一次落選諾貝爾文學獎,仍無損讀者對其文字的熱情,也有樂迷特別推崇其作品的音樂元素。說起來,村上春樹小時候學過鋼琴,曾開辦爵士咖啡廳Peter Cat,過著一邊在店內播放音樂,一邊飲酒呷咖啡的愜意生活;當上全職作家後,在小說、散文的字裏行間,從一開始便大量注入音樂描寫,差不多所有主人公,都聽古典音樂,樂迷當然看得起勁,非樂迷也不會因為缺乏音樂知識,而走不進其浩瀚文字世界,同樣獲得濃郁趣味。

「我讀大學的時候,村上春樹的《挪威的森林》突然成為風潮,我也跟著讀。」台灣樂評人焦元溥,也就是近年紅遍兩岸三地的獨立音樂人張懸的哥哥,讀過國際關係,也跑到倫敦國王學院,修讀音樂學博士課程。

由香港大學Cultural Management Team主辦、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支持,曾在台灣演出過的《樂讀村上春樹》,他便負責選曲,並以主講身份,與主持陳慶恩教授,深入淺出地分享那些曲目在小說中的互文性和趣味性,該節目結合講座與音樂會,形式特別,樂迷肯定能上精采一課。

怎樣看村上春樹的音樂品味?「他是一個認真聆聽的樂迷,也很有自己的見解。我倒不覺得他的見解和我相似,但我總是有興趣讀讀看他說甚麼。」他覺得音樂在村上春樹的作品,發揮了不同作用,有些是作者的個人感覺與經驗,有些與作品結構有關。

達致靈性層次

最喜歡村上春樹哪些作品的音樂?「整體而言,《發條鳥年代記》和《海邊的卡夫卡》,是我比較喜愛的作品,而這兩部小說都和音樂互動。就寫作格式而言,《1Q84》甚至模仿了巴赫《前奏與賦格》,裏面也有音樂作品引用。」

不過,他讀書的時候不喜歡分心,不會在閱讀時特意去找文中提到的音樂來聽,但看完小說後,是另一回事,「而且是爵士樂。他提到的古典音樂作品,我都能一邊讀一邊在腦海裏播放,不過如果他特別提到某些版本,當然也會找來聽聽。」

《樂讀村上春樹》演出當晚,臺灣愛樂NSO將為本地樂迷,演奏貝多芬的第七號鋼琴三重奏《大公》(第一樂章)、舒曼的《森林情景》(選曲)、李斯特的《巡禮之年》和鋼琴三重奏《悲傷》,前三者分別在《海邊的卡夫卡》、《發條鳥年代紀》、《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》中出現。

「貝多芬那首作品在書中是被引用,但後兩者則成為作品互文,李斯特的《巡禮之年》甚至是主題曲,至於他的鋼琴三重奏《悲傷》,村上春樹並沒有放在小說裏,我卻決定要安排在音樂會演出。為何如此呢?就請大家現場一探究竟吧!」

香港大學音樂系系主任陳慶恩教授,本身是作曲家,又是村上春樹讀者,是次音樂會當然很合他的脾胃,他覺得能令村上春樹讀者和樂迷,得到多一種趣味。

看到選曲名單,他如數家珍,這邊說貝多芬的《第七號鋼琴三重奏》(第一樂章)出名,那邊說舒曼的《入口》、《埋伏的獵人》、《不祥的地方》、《預言鳥》屬於他的鋼琴小品,卻不是其鋼琴組曲最流行曲目,至於李斯特的《鄉愁》,他告訴筆者,許多作曲家認為李斯特只愛炫耀技巧,而對他嗤之以鼻,「但村上春樹講過,李斯特當然有技巧,但能夠把那些高難度樂章彈得有深度,達致靈性層次,就不是所有人都辦得到。」

深層含意鬼斧神工

陳慶恩的閱讀村上春樹經驗,起點是《尋羊冒險記》、《舞,舞,舞》,後來才看處子作《聽風的歌》,這也是他早期很喜歡的一本,「《聽風的歌》的主角,便經常在收音機聽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西方音樂,那種頹廢氣息所營造出來的氛圍,配搭得十分完美,寫出了我的成長年代。」

村上的文字與音樂關係千絲萬縷,他不諱言看書時會特意找那些樂章來讀,「不是看了《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》,我不會重聽李斯特的《鄉愁》。」他又說,看了村上春樹,猶如打通任督二脈,得以明白後現代藝術是甚麼一回事。

他高度讚賞村上春樹的音樂知識和品味,認為對方不是為有型、穿鑿附會,而在小說中寫音樂,或像某些作家把音樂亂寫一通,而是有意思、有意識地寫作,必定有其深層含意。他坦言芸芸眾多小說家,論及對音樂之洞見,村上春樹與米蘭昆德拉並駕齊驅,「你看對談錄《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》,村上春樹有時候比小澤征爾更了解某些音樂事情;你也能在《爵士群像》中了解到他是很In的爵士樂迷。」

那麼多村上春樹的小說中,他認為《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》的音樂互文性最強。「故事中出現的厲害鋼琴家,猶如浮士德那樣把靈魂賣給了魔鬼,他在小說中多番提及的李斯特,也對《浮士德》故事深感興趣,也曾創作《浮士德交響曲》等作品。」你又怎樣「樂讀」村上春樹?

(2015年10月20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1)

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

【人物】趙式慶 武行者

已是第二次跟趙式慶碰面。上次到訪,他為了製作3D武術寶典《香港武術活態資料庫》,募款集資,這次則為了由他創辦的地脈基金會舉辦的《香港文化節》,忙碌打點,而他擔當會長的客家功夫文化研究會,也剛於今年年初成立,差點數漏了,他還有中華國術總會總裁等頭銜。這個武行者,為本地保育武術文化的心志,愈燃愈烈。 「將來還要跟不同界別合作。」

少爺兵拜師學藝

趙式慶穿一身深色功夫衫,接受訪問。他高大精壯,謙謙有禮,講到師傅前輩,必恭必敬;不苟言笑,但有問必答,說話如高手過招——精準到位,點到即止。後來他特地披上長袖寬身長袍,拍攝照片,筆者說他像極了一代宗師,他露出鮮有微笑,笑容腼腆:「你看電影太多了。」

趙式慶,已故船王趙從衍孫子,華光航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世光幼子,母親是息影影星何琍琍,出身上流富裕,自小喜歡文學,尤愛古希臘文學,大學唸哲學,會跟你談蘇格拉底、柏拉圖。「亞里士多德講過一句說話,當哲學家,須擁有家財。」哲學如是,武術如是,他直認不諱:「你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,皆有一定身分。」昔日君子,尚武。「蘇格拉底參加過戰爭,孔子是射箭、馭車高手,司馬遷弄劍。」

在這種特殊家庭環境成長的他,踏上一條不一樣的路,這個富二代,文武兼備,志向遠大。他八歲開始接觸武術,第一位啟蒙師傅是陳卓森,但最初學會的,不是中國武術,而是空手道。以為他甫認識武術,便難捨難分,但原來在十二歲至十六歲時,也就是他在英國讀初中的時候,他停學了空手道。「沒有師傅是一回事,自己不想學是一回事。都學到啡帶了,看到黑帶跟你學的東西差不多,覺得很悶。」少年不識天高地厚,耐性不足,以為學到皮毛,就滿師下山。「那段停學武術的日子,對我很重要,給我一個距離去認識和批判它。」

曾經是武癡

習武,的確可以用來傍身,他曾在英國度過中學寄宿生活,城裏幫派與富有的寄宿學院子弟,關係很差,獨個兒離開學校往外跑,很大機會被人打。「但他們看見我是中國人,覺得一定是學武之人,不敢欺負我,反而想跟我做朋友,常常邀我一起喝飲,又叫我『耍兩招』。」寄宿時代的他,已長得高大,樣子硬朗,束一頭長髮,很酷,他自認「憤青」,這大概也是外國小混混不敢來犯的原因。「外國人普遍比中國人更嚮往功夫,對功夫有許多想像,而且他們重視身心兼修,從小鍛煉身體。」

趙式慶一直練武,但真正稱得上鑽研武術,是在英國讀畢大學回港,約二十六歲的時候,他以「武癡」來形容當時的自己。各門各派都學?他搖搖頭。「甚麼都學的叫『武濫』,不是『武癡』。」芸芸武術中,他最擅長、研究最深的,是洪拳、雙手刀、永春白鶴拳等等,只是學無止境。「洪拳還有許多層次可以品嘗和深化,我仍然在學習中。」武術背後,是一門哲學,洪拳看起來剛猛霸氣,但他視洪拳內外兼收,不同年紀,不同體會。「洪拳是一套很辛苦、很具體的拳術,你有多少功力,打出來就有多少,夠務實,我覺得很適合自己。」原來就是洪拳教曉他務實精神。「武術給了我很多。人既練武,也練德。」

教育傳承之必要

訪問兩小時,他不止一次提到,包括武術在內的傳統文化,日漸衰敗,驚覺保育之重要。做着少數民族的文化保育幹活,至今已經有十多年,他坦言,所受影響深刻。 「當你跟獵人走進森林,他們對大自然的方向感、對動物習性和行走路綫的洞察、熊攻擊你時逆風跑抑或順風跑……這些知識,便是古人通天之道,但你在都市生活中,是永遠學習不到的。」少數民族生活簡樸,但背後隱藏大智慧。「我們表面上擁有許多知識,卻缺乏更多智慧。」保育文化,他強調包容,忌以自己眼光,決定文化高低。「沒有深入了解,永遠只是局外人。」

今天保育武術,不忘教育傳承,他希望把武術文化,推廣予新一代。「年輕時不喜教人,長大後才明白箇中重要性。」他在香港大學成立武學學科,又為香港理工大學講授服務學習課程,也跟多所大學共同研究武術相關項目。「武術給了我修養,我想傳給下一代。」近年他逐漸把保育重心,從內地集中到香港。「因為過去種種歷史、地理原因,香港既保留了不少中國傳統文化,又得到西方滋養的成分,既傳統又創新,本地文化有許多獨特之處,十分吸引。」香港基建扎實,但傳統文化在城市的生存空間,彷彿不復再,他當然憂心,但保育武術的全盤大計,大致清晰,也方向正確。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」

從武癡、到哲學家,今天的他,會稱呼自己做「文化使者」,而這個身分,「是一輩子的。」

Q&A
如果有天拍電影

記:怎樣看功夫電影?
趙:大部分千篇一律,包括動作、故事,只有娛樂,沒有內涵,比較保守,而且求真精神不太強。

記:有人邀請你當電影武術指導嗎?
趙:武指沒有,但有人跟我洽談合作拍攝電影。

記:有興趣?
趙:有,但必須是適合的項目。武術題材很大,有很多發揮空間,或許我固執吧,至少要達到自己的要求,才會嘗試。

記:所以日後有機會看有你參與的電影,無論幕前還是幕後?
趙:有的,隨緣吧,電影始終影響力巨大,但契機、切入點不一定在香港。

2015年10月4日,星島日報,副刊P09)

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

【視藝】工業山水場景 林佑森

林佑森的山水裝置作品,很有強烈的個人色彩,他以收集回來的銅喉、銅管,製造樹幹,或延長地台,再以銅綫扭成樹枝、樹身,工業味、陽剛味濃郁。樹枝樹幹也有粗有幼,他笑說Watt數不同,電綫便粗幼不一。他還把迷你公仔黐在作品中,形成人們遊山玩水的場景。

「中學時代自己『砌機』(裝嵌電腦),二舅父也曾維修電視,工具齊全,我最喜歡便是把摩打拆出來玩。」現在以工業材料、電子零件為創作素材,他稱與香港社會有關。「香港資訊發達,每年都有許多工業產品、電子產品推出市面,也造成大量垃圾。與其就這樣丟到堆填區,我把它們收集回來,通過創作,重新賦予生命。」於是,各式電子器材、被淘汰的工業成品,在他手上巧施魔法,便呈現出當代城市中的有機景貌。

拾破爛,包括舊式電視機,機內的真空管,他都一一拆出來,成了撐起銅樹的台。許多朋友知道他有此愛好,搬家執屋前,都會跟他聯絡,譬如中學母校丟掉書桌木凳,便着他取走,他後來便鋸成木板地台。有次行山時拾到舊式火水燈,他拆出了弧形的部分,砌成《旅遊探勝之三》。

《風起了》底部還裝設風扇,名副其實是「風起了」,最有動感,而《風起了之二》,樹下兩座直立式CPU散熱片,像極了兩幢充滿現代感的大廈。為了創作,他還向一起租下Studio的裝修師傅,學習木工技術,至於《凝之美》、《樹塔之六》的「銀台」,那倒錫技巧,則是他從前讀書,以及自己摸索出來的。最近裝修師傅朋友帶來大量實木材料,他高興得不得了,已想着可以怎樣利用。

最奇妙的是,銅與空氣、水等物質發生反應後,產生銅綠(銅鏽),簡直就像在枯竭的禿枝上長出綠芽一樣,很有生命感,他還會噴鹹水,加速銅綠的「生長」,宛如為盆栽澆水。「這是上次二○一三年展覽《山水融城》發現的,當時我只造枯樹,這次想帶出一點生機。」至於銅綠,他說只要擦拭便可去除,也不會令銅變得脆弱。

林佑森生於一九八一年,二○一○年修畢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系,同年獲得藝術公社《出爐2010》「傑出藝術新秀獎」,曾參加不少聯展和藝術展覽,《瞳.綠》是他在嘉圖現代藝術的第二次個展,說到創作,他笑言順其自然。

但談到香港的樹木,我們便有更多話題。先不說早前被當局快刀砍伐的石牆樹,已是歷史悠久,仍然不被珍惜,就是街道上不少栽種,樹身都被鐵枝等東西圍住,「到底在保護,還是限制它們的生長?」於是他部分作品便有「金鐘罩」裹着樹身,好像《旅居者之三》、《旅居者之四》、《樹塔之六》。「現在流行的盆景,也是這樣子。」

他還注進移動山水的概念,好像《銅林之二》、《銅林之三》、《銅樹之一至六》,他在電插頭上、拖板上繞出銅樹,一拔一插,銅樹便能移動到不同地方。他在《瞳.綠》也有新嘗試,《郊遊探勝之二》、《銅林之三》等的樹葉,是一圈圈繞出來的,如此形態,不像松柏嗎?「也想創作更大型的作品,但香港比較困難,始終環境有限,就算運輸都很傷腦筋。」

樹木如是,創作更甚。香港何時能生長出千「枝」百態、高大挺拔的創意樹林?

(2015年10月1日,星島日報,副刊P10)

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

【小小說】夢癮

那張唱片不見了。

無論怎樣在那個面積僅百餘方呎,卻「埋藏」着逾千張唱片的劏房裏翻箱倒篋,她就是找不到那張唱片。

於是她近一個月來的文章,寫得一塌糊塗。

對這位年輕作家來說,那張唱片既是她的幸運物件,也是靈感泉源。她已忘了到底是何時購買它,但既然已當上自由撰稿人好一段日子,她擁有那張唱片,應至少有四、五年時間。

印象最深刻的,是她以那張唱片為對象,創作了一篇結合樂評和小說的文章,投稿到台灣一個徵文比賽後,得到組別季軍,此後文字工作便接踵而來。

她索性辭掉原來的記者工作,做個輕鬆快活的自由撰稿人,而後來她每次撰寫文章,無論是風花雪月的專欄、字字鏗鏘的評論,抑或天馬行空的創作,她都非得一邊寫一邊聽,愈聽愈起勁,愈寫愈痛快。

就像一個每晚都要抱着布公仔入眠的女孩一樣,沒了布公仔,便不能安睡。與其說是依賴,倒不如說是某種類似宗教一般的儀式行為。

沒了那張唱片,這個月的文章,寫得一塌糊塗,不止是她的自我評價。「怎樣說好呢?最近你寫的文字,彷彿欠了以往的神采。加油啊,你的專欄一直有許多讀者支持,下個月改版,希望我們能繼續合作愉快!」這是報章編輯給她溫和的「最後警告」,出版社的老編輯,說話就更加直接了,「雖然可能會延誤出版進度,但這次我還是要把你的文章退回去,請你特別在故事的發展下工夫,暫時我們只看到故事原地踏步、兜兜轉轉。」

她心中有愧,不敢辯駁,只承諾明天會寫得更好,但她卻連一丁點把握都沒有。沒有那張唱片,她隱隱覺得,創意女神離她而去。

她決定重返那家唱片店——永生唱片。名字怪怪的,所以她至今難忘。店子位於一幢商業大廈十八樓,雖然她已很久沒有再次到訪,但她記性不賴,不消一會便找到了方向,但原來商業大廈的位置,現在卻成了酒店,聽說也曾經改建成商場,但她無緣看見。

在這個舊去新來、變化迅速的城市,這種事情本應司空見慣,但唯有這次,她可真的是失望而回。回家上網搜索那張唱片的資料,卻竟然沒有任何結果,那隊樂團簡直就像虛構人物一樣,那張唱片也如謎一般只活在她的回憶中,在現實裏根本沒有任何可供指涉的證據。

她開始做夢夢到那張唱片,是大約半個月後的事,別人說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,原來是真的。

她在夢中回到永生唱片店,熟悉的布局,熟悉的氛圍,還有熟悉的旋律——戴金屬眼鏡的中年老闆,正好播放那張唱片!她聽得出神,一動不動,不知過了多久,再次睜開眼睛時,發現眼前是自己的睡房。回到現實,她雙眼濕透。是感動,還是激動?

然後她不顧一切打開手提電腦噼嚦啪啦把如泉湧的靈感寫成文字,開始時是凌晨五點,完成時是十小時後,她沒有離開座位,一口氣寫好五篇文章。就像一個不吃不喝幾天的人,來到餐桌,急不及待把幾天份的食物狼吞進肚子裏。

停筆後,強烈的飢餓感覺才姍姍襲來。她匆匆換了衣服,到樓下餐廳匆匆吃了一頓不知味道的飯,然後匆匆回家,想要繼續寫作。但當她再次打開電腦時,居然連一隻字都打不出來,剛才的靈光迸發,一閃即逝。靈感女神再度離她而去。

儘管如此,那十小時的努力,換來了一星期出色的稿件,猶如及時雨般勉強叫編輯們滿意。後來,她一寫不出文章時便睡覺,想再次回到永生唱片店,聽回那張唱片,但當然未能如願,她畢竟未能控制夢境。

她再次做「美夢」,是一個月後的事情,情景一模一樣,夢中她沒有跟老闆交談,老闆也好像知道她的來意,不予干涉,她只自顧自地、貪婪地盡情讓音樂浸沒。醒後,她打開早已在牀邊準備好的手提電腦,飛快地寫作。這次,她寫了差不多二十小時。

一個月後。「出來吃飯吧?很久沒見你了。」「不了,我還沒……做夢。」「做甚麼夢啊你?別嚇我,快出來。」「你不明白了,不跟你談,我很累,要睡了。」這樣的對話,出現了許多遍。

她自覺不對勁,但也控制不了,沒有那個夢、沒有那張唱片,她便寫不出文章。她不知道該怎樣跟別人說,她沒有煙癮、毒癮,卻得了很深很深的夢癮。這個秘密,只有她,以及永生唱片店老闆知道。

2015年9月30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【雜文】海濱

海傍,是屬於市民的。

好像將軍澳南海濱長廊、將軍澳海濱公園,雖然海面不大,但一海之隔,仍可觀賞到將軍澳海域、鯉魚門海峽與港島柴灣等沿岸景色。市民在那兒散步、乘涼、釣魚、跑步、遛狗、踏單車、玩街頭音樂,各取所需,各適其適。

每個人都有享受海濱的權利,不是富豪旅客的專利。

我便曾多次繞着將軍澳海濱跑步,吹着海風,與不相識的跑友路人、不相干的音樂聲響,擦肩而過。

中秋節當晚,再次踏在海濱的長廊上,那裏擠滿了出來慶祝的市民,十分熱鬧,有一家大小,有牽手情人,也有三五成群,他們提着燈籠、燃着蠟燭,玩着小遊戲,或就這樣靜靜的坐着,享受那佳節晚上的美好。

我想起了從前居住公共屋邨時中秋節的情景,大家坐在公園裏、街道上,以自己的方法慶祝節日。當然吧,小時候屋邨管制沒那麼嚴厲,大家做甚麼玩甚麼,除非太過危險,都沒有惹來太多干涉。那是一個人們相對較自律,也顧己及人的年代。

除了將軍澳海濱,我走得最多的,要算是愛秩序灣海濱公園。它就設在公司附近,有時候下班要到觀塘去,到西灣河渡輪碼頭乘船前往,便得漫步愛秩序灣海濱公園,走個十五、二十分鐘,那些街燈、小船、海水、雀鳥、釣魚客、跑步人士、對岸九龍東建築景色,映入眼簾,美不勝收,比起鐵路那不見天日、乘客擁擠的討厭狀況,美好得多了。

所以說,海傍,是屬於市民的。那不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? 

(2015年9月30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

【舞蹈】如果舞蹈是一場旅程

曾為傳媒工作者的黃大徽,一副精瘦修長的舞者身軀,坐在筆者跟前,呷着咖啡,說着《舞士列傳》的二三事。

作為《建築是藝術節2015》的節目之一,進念.二十面體的舞蹈劇場《舞士列傳》,由黃大徽概念及導演,他點兵了四位舞者——馬才和、李思颺、徐奕婕、丘善行,從六十後到九十後,引導他們舞出自己的故事,這也是這部作品跟他過往作品最不同之處。「如果舞蹈是一場旅程,這四代舞者,到底正處身於哪一點?」

這或許不止是舞蹈本質的不同,還是時代的不同。「現在多了許多年輕舞者,無論是教育、表演,還是就業,他們都比我們這一代,得到更多機會。」他又說,年輕一代比上一代有更多舞蹈風格上的變化與嘗試,反而從前的舞者,或許都從香港演藝學院出來,風格有點相似。還有年輕人很純粹的團體精神,他彷彿在他們身上拾回一些昔日回憶碎片。「有些事情變了,有些不。」

既功課也藥引

《舞士列傳》醞釀初期,他跟四人談了很久,下次見面,他各自給四人一本書,既是功課,也是藥引:丘善行得到布施英利的《不用畫筆的繪畫教室》,徐奕婕拿起Judith Mackrell的《Reading Dance》,李思颺取走Jonathan Burrows的《A Choreographer's Handbook》,馬才和手執中里巴人的《求醫不如求己》。

接下來,黃大徽便分別給予他們四個關鍵字:Dreamer、Smart Phone User、Thinker、Aging Dancer。「每個人都是一本很厚的書,我必須找一個Reference Point切入,然後再利用這些材料,提煉成Performance。」表演中,四人既有獨舞、群舞,亦有獨白,黃大徽邀了徐沛筠創作文本。

約從二○○六年開始,黃大徽在外國表演了一段頗長的日子,近年留守香港,坦言不想在別人投以「Asian Dancer」的既定目光下,繼續闖蕩西方舞壇,反而更想看看現在的自己,會在香港創作出怎麼樣的作品。他笑說直至今天「仍有東西想試」,尤其是這次跟年輕舞者合作,衝擊不小,下次合作,他大概已心裏有數。

(2015年9月29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

殭屍出沒注意

近年本地外國都有翻玩以殭屍為題材的電影,卻注入新元素,叫殭屍片「翻生」,務求讓這個傳統電影類型,令人耳目一新。好像《低俗殭屍玩出征》,以(偽)紀錄片形式拍攝殭屍的日常生活,抵死過癮,創意無限,就令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新導演梁國斌拍攝的港產片《死開啲啦》,也有殭屍出沒,「鬼鬼哋」的林德信,飾演英國留學回來卻在地下沉睡百年的殭屍鄧顯祖,因被新樓盤掘地工程吵醒了,一夜之間痛失家園(棺材),從此流離浪蕩,卻巧遇Apple(J.Arie雷琛瑜飾)、Apple嫲嫲阿卿(吳浣儀飾)、鬼佬租客Dickens(河國榮飾),四人一起經歷患難。《死開啲啦》不像一般殭屍片,鄧顯祖不會伸直雙手「彈下彈下」,也戒了吸食人血,故事裏加進業主逼令收樓、樓價瘋狂等香港社會荒謬一面,是一齣試圖諷刺時弊的黑色荒誕劇,而地產商如「吸血鬼」之隱喻,也相當直白。

該劇誠意可嘉,也頗有趣,河國榮的演出尤其討好,只是故事稍欠深度,尾段也有點胡鬧草率,但整體而言,尚算是不俗嘗試。

(2015年9月28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

【雜文】摩登雜技

集雜技、武藝、歌舞於一身的《勁爆惹火達人Show》,近日在香港上演,叫在場觀眾拍案叫絕。

今天的雜技表演,已不再只得大型馬戲的製作規模,只消幾位練就一身好功夫、施展能人所不能高難度動作的表演者,齊集舞台,加上設計配搭得宜,已足夠賞心悅目。這類摩登雜技表演,其實不摩登,在外國已是十分普遍,許多本地觀眾在電影院(甚或家庭影院)享受3D特技官能刺激,外地觀眾卻早已追求現場觀賞的美妙快感,始終現場表演,是獨一無二、取代不了的。我早前便在《愛丁堡藝穗節》看了多場現代雜技表演,觀眾大排長龍,外地就是有欣賞這類表演的文化。

《勁爆惹火達人Show》由多場獨立表演組成,包括體操、空中雜技、花式呼拉圈、男中音演唱等等,還有頗為驚嚇的扭曲身體表演,驚喜可是一浪接一浪,男女表演者也毫不吝嗇,大騷性感火辣的身材和舞姿。劇中也有「浴男」令舞台水花四濺,加上後來仿效抱着燈柱起舞的一幕,是預告了《Singin' in the Rain》即將抵港演出?說起來,該劇也摻進不少現代雜技元素呢!

(2015年9月2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

【電影】華麗歌舞片

舞台劇《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》上演時,我是座上客,這趟改編成電影《華麗上班族》(見圖),交由杜琪峯執導,演員包括周潤發、張艾嘉、陳奕迅、湯唯等等,幕後班底還有美術及造型總監的張叔平和音樂導演羅大佑,陣容是名副其實的華麗非常。

電影版本的場景,給築建成充滿舞台劇感的空間,既有綫條又有燈光效果,令辦公室、餐廳、地鐵月台、住所都異常統一,也令電影跟舞台劇緊密連繫起來,值得一讚,亦為故事瀰漫着不真實的虛幻氣氛,頗有名利如幻影浮雲的隱喻。

張艾嘉跟其舞台劇角色一樣,繼續演出集團CEO張威,感覺上儀態舉止更加成熟;老謀心算的何仲平由周潤發飾演,惟戲分不算太多;陳奕迅的王大偉,多了滑頭少了才氣;湯唯的蘇菲,帶點神經質演出頗為討好;郎月婷演千金小姐何琪,足夠貴氣和氣質;王紫逸為李想注進踏實氣質。

《華麗上班族》基本上沿用舞台劇故事的肌理,最大改動是以歌舞片示人,這形式是否最佳演繹見仁見智,但未嘗不是添上了新鮮感,而陳奕迅、張艾嘉、湯唯等人的合唱,也很有吸引力。

(2015年9月23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

永生唱片

那天晚上,加班完畢,隨便吃過味道不怎麼樣的飯菜後,他決定到處走走,才回家去。不久,他發現一個舊式商場佇立在眼前。

他瞄了一下在扶手電梯旁的「水牌」,於一大堆「XX成衣」、「YY西裝」、「ZZ文具」等對他毫不吸引的店鋪名字中,他找到了「永生唱片」。

唱片店就在十八樓。噢,這個商場居然有十八層那麼高,難道低層為商場、高層為商業大廈?不管了,他躍進燈光昏黃的升降機,按了「十八」按鈕,升降機便載着他緩緩上升。

升降機再度開啟,他很快便找到了「永生唱片」。店舖面積很小,僅約三百方呎左右,不過貨品不多,而且除了他便沒有其他顧客,叫他一點都不侷促。他跟戴着金屬眼鏡的中年老闆點頭打招呼後,便蹲在排列上百張黑膠唱片的架子前尋寶。

自從兩年前,從朋友手上得到一部黑膠唱盤後,他便一腳栽進黑膠音樂世界。他稱不上是音樂愛好者,甚至對所有事情都提不起興趣,但為了填飽唱盤上和心靈上的空虛,他到本地多家售賣黑膠唱片的店舖流連,一手也好二手無妨,古典、爵士、流行、搖滾、電子統統不拘,他買了一張又一張唱片,也一絲不苟的研究音樂歷史、文化、類型,甚至在網上討論區與其他網友交流心得,兩星期前更添置了一個專為收藏黑膠唱片而設的特製櫃子,把自己的珍藏整理得井井有條。對於自己忽然成了一個頗有音樂內涵的樂迷,他感到驚異,但也樂見自己有着如斯轉變。

擁有兩年的購買唱片經歷,一般貨色已經滿足不了他,此刻看着眼前那個唱片架,卻只能發愣。「怎麼了?不認識這些樂團嗎?我敢講,你在其他店舖肯定找不到這些唱片!」老闆坐在收銀桌前,托着頭,自信滿滿。他有點應對不來,連忙拿出手機,打算在網上搜查一下那些唱片的資料,只是網絡接收微弱,他欲查無從。

老闆走到他的身邊,滔滔談着音樂經,又巨細無遺的介紹店內唱片,他對老闆的豐富識見和獨特品味,大表欣賞。老闆即席把一張全黑色沒文字圖案的唱片,放到唱盤上,一段段難以言喻的動聽旋律,在他的耳畔綻放。「此曲只應天上有。」他一邊陶醉,一邊唸唸有詞。「早知道你是知音人。」老闆滿意地點頭。

一回神,已是晚上十一時四十五分,他以趕搭港鐵為由,跟老闆道別,老闆把唱盤上的唱片拿下來,放進唱片套裏,遞了給他。「送你,見面禮。」他歡喜不已。老闆又說:「好好拿着它啊,好音樂會跑的。」

那晚以後,他想着一定要再次探望老闆,但接下來幾天,他都夜赴約會,回家後倦得要命,洗澡後便倒頭進睡,就連心愛的唱片都沒有碰。

周末。久違了的燦爛陽光,叫醒了每一個在周末不願起牀的人,他醒後覺得精神飽滿,昨晚一覺睡得實在好。焗了多士、煮了咖啡、煎了雞蛋後,他想起了幾天前在「永生唱片」帶走的唱片,決定以美好配樂烘焙早餐時光,但在唱片櫃從左至右又從右至左的找了許多遍,卻找不到那張唱片的影蹤。「應該就放在這裏吧……」然後他把搜索範圍擴大至三百多方呎的家,裏裏外外,都給他翻開了,家具電器衣服物件俱在,唯獨欠了那張唱片。

最叫他沮喪的是,他居然連樂團和唱片名稱,都記不起來。他才想起,老闆根本沒有為他介紹唱片。

他三扒兩撥的把放涼了的食物,塞進肚子,然後披上風衣,立即回到那個商場。抵達現場,「水牌」上「XX成衣」、「YY西裝」、「ZZ文具」依舊在,卻不見「永生唱片」,全個商場也只得四層,他曾到訪的十八層,彷彿空中樓閣。商場管理員告訴他,這裏從來沒有唱片店。

發生了那麼不可思議的事情,他卻沒感到驚慌,只有失望,因為可能再也聽不到那些叫他震撼的音樂了。這件稀奇事困擾了他良久,約一個月後,他居然在夢中再次碰到那張唱片。

夢中他跟一班朋友聚會,餐廳的黑膠唱盤轉啊轉,一段讓他熟悉又陌生的音樂隨即響起,本來他只是耳熟,但當看到當天在唱片店遇上的老闆,成了酒保,穿着筆挺西裝,在吧桌前搖着雞尾酒時,所有模糊的畫面,都忽然變得清晰起來。

老闆——不,酒保才是,對他說了一句似懂非懂的話:「下手,要快。」他立即聽懂其意思,點了頭,酒保便不再看他一眼,他逕自從唱盤拿走仍在轉動的唱片,然後拔足狂奔,他聽到友人拼命叫他的名字,他當然不理會了。

他再次睜開眼睛,看到洋溢着周日清爽晨曦的家。他在牀邊坐起來,赤腳走到大廳,看到唱盤上放着一張唱片。唱片是全黑色的,沒有文字圖案。他沒放唱針,旋律已在他的心裏響起,他肯定就是那張唱片了。

2015年9月16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

【電影】拍上青洲

以紀錄長片《音樂人生》嶄露鋒芒的導演張經緯,其劇情新作《青洲山上》,全片四十六分鐘,最近在戲院放映,口碑不俗,近日公布加開十月場次。


《青洲山上》的緣起,是澳門善明會的一個委託,因為喜歡《墨綠嫣紅》,對方希望張經緯拍攝毒品題材,他卻婉拒了,反而設計一個青少年和家庭的故事,於是創作了《青洲山上》。

「從前家庭撈電視汁送飯,現在大家都不看電視,更遑論有很多單親家庭。我不會用『瓦解』來形容,但現代家庭觀念和形式,已變得很抽象。」

愈難掌握,他便愈感興趣,製作之初,他花了約一年時間,在澳門跟三百個當地人做訪問,包括留學生、社工、賭場職員,拍攝團隊、演員,也有澳門人,觀察之下,環顧四周,他覺得澳門是一個荒誕的城市。

「香港公司,老闆拿部iPad出來抽獎,員工已經很開心;澳門賭場抽獎,現金銀碼二億元。」還有,澳門學生可以年年留級,不求上進,「年齡夠了,就去做荷官,起薪點一萬六千元。」澳門其實有許多題材可以拍攝。

澳門城市荒誕

《青洲山上》故事來自一位社工朋友告訴他的家暴個案,他便以這個基調結構發展故事:十四歲女孩在一天裏東奔西跑,拾回家庭碎片,包括尋找「離家出走」患精神病的母親;不良於行、年紀老邁、在停車場洗車的婆婆;被抓進牢獄裏的黑幫父親,以及他另一個家;早已跟賭場公關共賦同居的哥哥。

電影結尾,還是以一家人坐下來吃一餐飯結束。「我仍然相信家庭是社會的核心、單元。」該片也有奇幻段落,女孩找爸爸時走進「動物園」裏,氣氛詭譎,不知是做夢還是甚麼,「全片都那麼寫實,可以加上這一段,而這也是紀錄片做不到的。」

專家學者關注

戲中的精神病患媽媽角色,原來也真有其人。「她自小在青洲長大,耕田種菜,言行舉止好像小孩子一樣。從前青洲是一個小島,今天已給填海了,不再是島嶼。」

他也有親戚是精神病患者。「病發時都幾癲,但我們都不害怕,明白他只是以不一樣方式表達而已。」因為戲中對精神病患者的描繪,該片也得到精神復康機構、專家學者的關注,讓他始料不及。「這套電影或多或少道出了精神病患者和其家屬的心聲。」

《音樂人生》為張經緯一口氣拿下第四十六屆《金馬獎》最佳紀錄片、最佳剪接、最佳音效的獎項,也在第二十九屆《香港電影金像獎》贏獲新進導演,新片《青洲山上》是劇情片,也得到《華盛頓華語電影節2014》最佳劇情長片金獎、最受觀眾喜愛長片,以及《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2014》最佳故事獎。

是否轉拍劇情電影?他搖搖頭說:「我從不認為紀錄片是劇情片的踏腳石,好像韋納荷索、今川昌平、是枝裕和等等,都是兩者都拍。」他覺得紀錄片更加純粹、更有電影性,事實上他正埋首進行多個紀錄片拍攝工作,期待不久能在銀幕上映。

2015年9月15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

【雜文】特工的記事本

《猛火鎗》辛潘飾演的前特種部隊間諜占,退役後多年,仍然受到創傷壓力症候群煎熬,記憶力下降,他以記事簿寫下行程和重要資料,卻因而令行蹤外泄,令自己和朋友身陷險境。

觀眾看起來可能覺得不可思議,現實中可有人這麼樣記錄日誌?其實是有的,我便是其中一個。

因為採訪工作和習慣使然,我至今仍然使用記事簿,雖然已逐漸變得電子化。從前我例必帶同一本日曆式記事本、一本硬皮單行簿出門。前者替我記下重要日程,後者則是訪問必備工具。

然而,近年為了簡化行裝,我在Moleskine的出品中,找到合併日曆和單行頁的記事簿,從此一本走天涯。

但我在紙頁上寫的東西已愈來愈少,有時想出一些好的寫作、採訪題目,反而是開啟手機的「備忘錄」,日子有功,現在已累積了逾百項有趣點子,比起從前亂七八糟地寫在記事本上,更加一目了然。

所以,如果有天人們好像占的敵人般拾到我寫得破碎殘缺的記事本,行蹤和重要資料,大概不會給泄漏出來吧?

不過占作為一個智勇相全又經驗老到的前特種部隊成員,居然那麼容易便為敵方留下綫索,實在是不可原諒,這也成了該片最犯駁的段落。

2015年9月14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

不想忘記的雷光夏聲音

台灣音樂詩人雷光夏新作《不想忘記的聲音》,有點姍姍來遲吧?雖然由她製作的《第36個故事》電影原聲音樂大碟《她的改變》,於二○一○年出版,暫且叫聽眾止止渴,但對部分樂迷而言,二○○六年的《黑暗之光》,才是她的前作。說起來,這一劍,足足磨了九年。

雷光夏對我是有種特殊意義的,第一篇在報章刊登的拙劣碟評,便是寫雷光夏的《黑暗之光》,當時是希望介紹一些不屬流行類別又滿有音樂性的音樂,那時候即將踏足香港舞台表演的雷光夏,便是首選。儘管文筆與造詣沒怎樣進步,但偏愛獨立小眾的口味,至今仍然沒有變改,於是,我又再寫起雷光夏來了。

直抵內心世界

作為雷光夏多年的追隨者,我早就把《臉頰貼緊月球》、《2003逝》、《時間的密語》、《黑暗之光》、《她的改變》,乃至最新出版《不想忘記的聲音》的唱片,悉數購買下來,並聽個滾瓜爛熟,只是很遺憾的到處都找不到限量也絕版了的首張專輯《我是雷光夏》。她充滿感情的細膩嗓音、輕輕彈撥的結他、乾淨利落的鋼琴、緩緩拉扯的提琴、清晰悅耳的口琴,不矯揉,不造作,便築起不可思議的平靜、和諧與私密的音場,她也宛如親切地伴在你身邊哼唱耳語一般,音樂直抵內心世界,也有濃郁的人文、文學色彩,這也是在樂壇中並不常見的。

二○○七年,她攜著鋼琴手和大提琴手,到香港藝術中心agns b.電影院的精采演出,以至替我的《2003逝》唱片上簽名的情景,現在仍然歷歷在目。對了,當時還不好意思地問她,可有辦法買到《我是雷光夏》,她只笑著搖搖頭,說沒了。促成那次演出的主辦單位是阿麥書房,這個早已結業的香港獨立書店,也很值得惦念。

這是雷光夏以至其音樂與我的最親密時光,此後,隨著她的後繼創作久久不見,加上近年台灣樂壇也百花齊放,不少有趣音樂並肩起舞,我也樂意發掘更多美好旋律,但雷光夏的獨特聲音,一直沉澱在心中,她的《逝》、《情節》、《你靜靜聽》、《昨天晚上我夢見你》、《黑暗之光》等作品,都是長伴左右的All Time Favourite。而我也只能於二○一二年買了她父親雷驤寫作、由她攝影的《少年逆旅》,稍微感受攝影照片中那起伏不定的節奏。

為了再見上一面

她的第七號作品,早已有所聽聞,並一直期待,今天《不想忘記的聲音》終於面世了,我也珍而重之,把這張新專輯,從唱片店的架上拿到手中,儘管我早在串流音樂平台,先聽為快。這便是購買唱片的樂趣——碟內有一張卡,卡面是一幀啞黃的照片,照片上是站在草叢上一台小小的破鋼琴,卡內有幾行字,其中幾句是這樣的:「距離上次專輯過了九年,為甚麼仍持續著?是為了再見上一面。於是,我寫這封信給你。」下方是她的簽名,跟我那張《2003逝》的簽名是一樣的。《不想忘記的聲音》裝幀設計很美,白色厚硬皮的封面,就像一本筆記簿,裏面充滿雷光夏與樂迷通過音樂、文字、照片的心靈交流。

延續《黑暗之光》的取向,全碟多了一些電子味道,好像《不想忘記的聲音》、《公路電影》、《藍圖》等等,卻適可而止,沒有破壞雷光夏的獨特音色,反而讓音樂變得開朗明快起來,也有音量相對強烈的《明朗俱樂部》,都給樂迷帶來點點新鮮感。舊樂迷仍可在《遠方的鼓聲》、《Thank You》等作品,感受雷光夏一路走來美好而簡約的樂章。據說這張唱片是她關於旅行、家族回憶的音樂梳理,但對樂迷而言,不問究竟,那無論如何便是不想忘記的雷光夏聲音。

(2015年9月1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5‧文化廊‧享樂主義)

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

【劇場】劇場上的極簡主義


《打轉教室》後,我便進場欣賞同屬鄧樹榮戲劇工作室的作品《泰特斯2.0》,不過這次是在香港劇院看的,雖然這套作品也跟《打轉教室》一樣,曾於多地巡演。

許多劇場都在布景上、道具上,花盡心思扭盡六壬,《泰特斯2.0》卻走簡約精準路綫,基本上不設布景,七位演員七張椅子,加上現場音樂、燈光設計,便築起一台戲,隨着幾位說書人愈來愈七情上面,配合動作演繹,氣氛也逐漸濃郁起來。

《泰特斯》被譽為莎士比亞最暴力的作品,舞台上的《泰特斯2.0》,沒有服飾、道具、機關、特技,但某些段落卻仍然叫我看得膽戰心驚,我進場之前,就沒想到那麼簡約的劇場結構,居然能衍生出多麼豐富多變的層次。

演員是說書人,不是古人,亦沒有扮成古人(全是黑衣人,根本沒有戲服可言!),他們最後走到觀眾席上,各自分享個人故事,呼應他們演出前脫下衣服躍上舞台的序幕,讓戲裏戲外、敍事與故事之間,再一次連繫起來。

作為劇場觀眾,其實最想看到的,便是這種劇場上的實驗性和新意念。

2015年9月9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

【漫畫】復刻.龍虎門

一個港漫粉絲的喜訊:黃玉郎編繪本地經典漫畫《龍虎門》,將於9月25日開始推出復刻版!這個版本沿用舊式橫度,原汁原味,完美地復刻了那個漫畫蓬勃的年代,屆時將會再次掀起熱潮嗎?


標誌一個年代

「《龍虎門》其中一幕叫我最深刻的,是奪命老妖除下鞋子,鞋子頓時變成了對講機,那不是很『周星馳』嗎?我覺得相當劃時代。」

一手促成《龍虎門復刻版》的創造館總監余兒,本身是漫畫編劇和作家,最有名氣的作品是《九龍城寨》(原作者),近作亦有《今晚打喪屍》,其出版社創造館於兩年前成立。

談到《龍虎門》對自己的影響,他答得老實:「我入行時,《龍虎門》已過了高峰期,但因為工作關係,接觸到這套漫畫,覺得尤其是早期的公仔,經得起時間考驗,現在回看,一點都不覺老套,甚至有型,而且無人畫得番,那不值得保存下來嗎?」他亦覺得漫畫給了自己很多東西,「想為本地漫畫做些事情。」

《龍虎門》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連載的香港經典漫畫,前身為《小流氓》,第九十九期開始易名為《龍虎門》,出版逾千期,足足跨越三十載,現時仍有《新著龍虎門》推出。余兒近日獲文化傳信授權,於9月25日(五)開始推出《龍虎門復刻版》,一周一本,各大書報攤有售。

以為這項大計已醞釀多時,卻原來僅是數個月前的忽發奇想,「本來想做《龍虎門》小說,但找一個熟悉《龍虎門》世界又能寫作的人,十分困難,何不推出《龍虎門》合訂本?但合訂本早已出版過,想着想着,不如試試復刻版吧!」

余兒屬意橫度、薄裝,完整復刻,原汁原味,「未試過嘛。」他強調橫度是那個年代的東西,意義更大。復刻當然得經歷一輪復修工夫,他便大呼頭痛,「早期漫畫的手寫字要重新打字;原稿已沒了,所有彩圖都得Scan,但封面要預『出血位』,執圖補筆難免。」

吸納新舊讀者

雖然是復刻,但譬如作者專欄便刪除了,售價亦與時並進的上調至十七元,跟坊間其他港漫看齊。他也從懷舊中找新意,好像首三期除了普通版還設特別版,不僅封面不同,還附送海報和三主角王小虎、石黑龍、王小龍「銀仔」,絲粉可要儲齊一套兩冊了。「第一步是出書,如果反應好,或會辦展覽、做商品。」

現今本地漫畫市場淡靜,日漫如是,港漫尤甚,在這個市道,仍堅持出版漫畫,勇氣誠意可嘉,但未來計畫怎樣,余兒也說不準。如果反應叫好,何時叫停?「最理想當然是出版《龍虎門》當年所有橫度期數,即第九十九期至二百七十四期,但那須時三年,太長遠了。」

他坦言今天出版漫畫,風險大盈利小,「但《龍虎門》代表了香港某個年代,值得保存,我是挺看好的。希望以這個傳統品牌,一方面重新吸納一些已離開了港漫市場的舊讀者,另一方面讓年輕讀者欣賞到這套漫畫經典,分享我們的情懷。」

喬靖夫:影響寫作

作家喬靖夫的《龍虎門》閱讀時光,最早是在後巷「飛髮舖」度過的。

喬靖夫是學武之人,寫作又以武打為類型,上世紀七、八十年代港漫題材多為武打,武俠片也盛行,他坦言對自己影響深遠,「《龍虎門》對功夫描述硬橋硬馬,高手過招、互相克制的細節,均沒遺漏。」他也把這種寫實描畫的風格,滲進作品裏,好像近年大受歡迎的《武道狂之詩》,「愛寫招式比併、動作設計。」

他坦言今天漫畫出版處於兩難局面,也認為只靠重推舊作,未必持久。但今天《龍虎門》復刻,他覺得應該要重新介紹予新一代:「我們有過這種風格獨特的漫畫。」

黎達達榮:意識漫畫世界

黎達達榮小時候會拿坊間漫畫臨摹,《龍虎門》是其中一套,書中的風位、眼神、動作等等,都是他的學習對象,長大後成了獨立漫畫家,2005年出版《龍虎門徒》,顧名思義,向這套漫畫致敬。

他尤其受到《龍虎門》誇張的漫畫感影響,「真實世界,人怎會打不死?《龍虎門》是其中一套讓我意識漫畫世界的作品。」他覺得黃玉郎經常以新想法呈現慣常事物,這也是他時刻謹記的原則。

林淑儀:超越現實

「一定會買第一期,未見過嘛!」經常策劃漫畫展覽和相關活動的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,稱《小流氓》、《龍虎門》對香港漫畫的影響力很大,自成一家。《龍虎門》時空交錯,超越現實,她甚至當是科幻武打漫畫來看。

問到《龍虎門復刻版》能否吸納新讀者,她反問新讀者定義,又說年輕讀者閱讀習慣不同,未必選擇漫畫,但年紀稍大而當年錯過了《龍虎門》的人,則可能是新讀者。

她直言漫畫業界齊心,既堅持又有熱誠,也願意作出嘗試,「新出品能否暢銷不能計算,但一定要有Market Share。」

2015年9月8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2)

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

【劇場】打轉愛丁堡


每次踏足外地,經常都會去睇騷看戲,感受當地的文化氣氛,但在異國舞台上欣賞香港製作,早前遊歷愛丁堡,倒是第一次體驗。

話說鄧樹榮戲劇工作室享負盛名的《打轉教室》,早前獲邀再次在《愛丁堡藝穗節》演出,碰巧遇上製作單位朋友,得到他的邀請和安排,我成了其中一場的座上客。

《打轉教室》之前在香港多次上演,我統統錯過了,這次居然在外地第一次欣賞此劇,是很有趣的機會,就是人生路不熟地以Google Map找尋演出場地,也夠有趣。

觀賞作品後,終於明白為何該劇能夠引起那麼大迴響,其省卻語言,全以肢體動作說故事的構思實在好,難得的是,劇中學生在上課搗蛋、男生追女仔、惡教師責罵學生等情節,不同地域觀眾都看得懂,並引起共鳴,我看的那場便有相當不錯的氣氛,笑聲、拍掌聲此起彼落。

美中不足是,台下有位小孩不耐煩地叫囂,母親多番勸告無效,但身旁觀眾全都專心看劇,不作理會,那是當地看戲文化(大人都攜小孩進場,所以哭鬧難免?),還是藝穗節特色?

2015年9月7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

【音樂】那個音樂雜誌好時代

如果現在是上世紀八十年代,報紙檔有《Music Bus》、《好時代》、《新時代》、《音樂一週》等一大堆音樂雜誌排列整齊,你會取走哪一本?抑或不顧一切把所有買下來?如果你從當年走到現在,仍然保存着哪一本,對自己最重要,不容捨棄呢?

這個世界沒有如果,現實是,本地音樂雜誌市場早已萎縮,唯有從資深樂迷、音樂雜誌從業員的回憶,窺看當年情;揭開當年的音樂雜誌,不僅有樂評、專題、專欄,還有歌詞、海報、樂隊找隊員的廣告,今天年輕讀者又怎樣想像得到?

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創辦《mcb》(《音樂殖民地》)的袁智聰,便是受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音樂雜誌的潤澤,一字一詞、一曲一碟地培育音樂知識和情操。

「最初是看娛樂雜誌如《好時代》、《新節拍》、《新時代》,記得是跟同學夾錢買的,這些雜誌有海報附送,文字也容易消化。後來聽的音樂愈來愈偏鋒,便閱讀《搖擺雙週》、《音樂一週》等等,猶如進階,雙周刊時期的《助聽器》對我影響頗深,後來我在《Music Bus》開始撰寫文章而出道。」

他指上世紀七十年代,香港市面上已出現多份周刊,但多以綜合文化定位,如《年青人周報》,純粹音樂的刊物,大概始於八十年代。「作者介紹或評論的音樂,未必看得懂,但正正因為看不懂才過癮,會特意找來聽,或先記住人家怎樣寫,到真正接觸那些音樂時,可能是幾年後的事。」他後來自己辦雜誌,當時互聯網還未普及,他對音樂雜誌的需求更大。「就是外國音樂雜誌,便一星期買下十份八份,當年碼頭報攤都有得賣。」

從輝煌步向夕陽

玩地下音樂出身的亞里安(歐陽永康),機緣巧合下在《音樂一週》擔任副編輯,他謙稱「邊做邊學」,機會難得,而《音樂一週》便是他中學時必讀的精神食糧。「《音樂一週》是我的Starting Point,後來人們便陸續找我寫稿,包括《助聽器》、《Top》、《mcb》等等,算是很幸運。」

他後來還當過《豁達音樂誌向》的副編輯,現在回看,他是受惠於音樂雜誌黃金年代的其中一分子。作為音樂撰稿人,那麼吃得開,當年能夠賴以維生嗎?他笑着搖搖頭,但坦言加上其他如音樂工作等等,多除少補,他能夠長時間以自由工作過活。

談到《搖擺雙週》、《音樂一週》、《助聽器》,自由工作者Gary Kwan也是看這些雜誌長大的。「現在你們聽起來好像百花齊放,但其實對我們選擇又不算很多,聽Indie音樂的又不會看主流音樂雜誌。」袁智聰的《mcb》在二○○四年停刊,之前熬了整整十年,他不諱言,那十年也見證着音樂雜誌,從輝煌步向夕陽,曾經同期的《豁達音樂誌向》等等,便更早退下火綫。他稱,唱片公司對平面廣告的需求愈來愈少,而廣告收入對一份刊物尤其重要,這是不能忽視的「死因」。

流行文化斷層嚴重

Gary覺得,不止音樂,整個流行文化的斷層嚴重。「音樂很依重媒體,包括電台、視像、文字,缺一不可,否則受眾吸收音樂資訊便會差了。」

互聯網不是甚麼資訊都有?「但人們聚焦不到,音樂市場引導能力逐漸失調。」亞里安也有同感,他稱除了自己聽歌,也須被引導吸取知識,這便是音樂雜誌的重要性。

「那一代的樂評人,能夠通過文字把對音樂的感覺表達出來,給讀者提供幻想,得到共鳴。」然而,當音樂尚且不是必需品,更何況音樂雜誌?「二千年後也不見很爆炸性、很標誌性的音樂類型出現,整個音樂氣候已不能跟從前相提並論。近年黑膠唱片復興,我覺得是唱片公司的最後一盤棋。」

亞里安現在為Sport b.灣仔全新概念店Popplay擔當音樂活動策劃工作,首個駐店主題——Keep on Spinning,店子不僅被打造成一個結合時尚服飾與唱片的空間,還舉行一系列音樂活動,包括《音樂分享交流會》,九月十九日那場的題目便是「音樂×雜誌」,邀嘉賓Edwin Wong(《好時代》、《音樂一週》)、Pauline Chan(《新時代》、《100分》)、袁智聰(《MCB》)、林二汶一起聊。「想把那個年代的音樂文化、趣味保育下來,讓更多新一代知道。」

(2015年9月4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5)

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

【專題】那些野生捕獲的街頭藝人

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,興起一類街頭藝人——全身塗了油漆,一動不動,扮成石像或雕塑,又或穿上奇怪裝扮,古靈精怪,目的也是引起途人興趣,加以注視,如人們覺得有趣,歡迎打賞。

我首次看到這類街頭藝人,始於不足十年前,位置是北京798藝術區。當時,一位穿着仿報章拼貼衣服的街頭藝人,鋪着同一款式設計的地布,坐在藝術區內一條人來人往的街道上,旁邊擺放一個印着「奉旨乞討」字句的漱口瓶。

北京798藝術區是著名文化藝術區,這個猶如做着行為藝術的街頭藝人,以這一身裝扮出現在該地,縱使我對此毫無認知,也絲毫不覺違和感。

我當然是後知後覺了,但生活在街頭藝術並不普及的香港,對這類街頭藝人感到陌生,又不是那麼難以想像的事。

然而,從北京回港不久,我便在尖沙嘴碼頭附近,看到一個全身塗了銀色油漆的男人,戴着銀色帽子和銀色眼鏡,背靠灰銀色的電箱,坐了下來,沒有動彈,叫路人嘖嘖稱奇。

我有了北京798藝術區的經驗,知道這位街頭藝人正在做甚麼,反而留意路人的反應,卻發現不少路人看了兩三眼便匆匆離開,沒有因為這個奇異畫面停步。這裏果然是香港。

那天晚上,我把拍下來的照片放到facebook(當然要拍照!),有朋友留言表示認得他,後者似乎已不止一次在尖沙嘴海旁「賣藝」。但我後來便再沒有碰到他,不知道他會否覺得港人太悶,不好玩,賣藝不成?

變得有趣美好

後來我遇上這類街頭藝人,都在外地,好像台北捷運站外的「金人」、「銅人」,相映成趣,叫我留下深刻印象。歐美地區的街頭藝人就更多了,也往往得到較多遊人駐足圍觀,好像英國倫敦的Convent Garden、約克郡的大街小巷,便曾經給我野生捕獲「紫人」、「粉紅人」等等。

早前我到了蘇格蘭愛丁堡,當時正值藝術節舉行期間,文化氣氛更加濃郁,那條著名的Royal Mile,街頭藝人多的是,有些玩音樂,有些拋火球,有些玩魔術,也有本文着力提及的這類街頭藝人:一個「白人」騎在白色的單車上,努力平衡身體,作雕塑狀,不理女孩好奇地摸手摸腳的干擾。

也有不少扮成認得出或認不出的不同人物,好像《星球大戰》的白兵,脫下頭盔,原來她是個妙齡女子,後來我再次遇上這位女白兵,那時她還穿上蘇格蘭象徵──格子裙,配搭得意,便賺到更多人拍照了。

要討論香港的街頭藝術狀況和政策問題,可以多寫另一篇文章,但本文嘗試以這些年儲下來的照片表達:這些街頭藝人,不是讓街頭變得更有趣和美好嗎?

(2015年9月2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【音樂】余力機構首碟

雖然近年轉玩黑膠,但每次逛唱片店,尤其是二手唱片店,都會速看一下,慎防走寶。

在二手店淘寶,緣份遊戲,眼明手快,最新一張給我挑出來的,是余力機構首張專輯《YLK Organization》,成交價六十八港元,這張碟在某些唱片店索價二百元以上,能在如此低水位入手,真是樂透了,終於跟我早已擁有的組合第二張作品《快活》,湊成一對。

跟主唱余力姬、填詞人因葵組成余力機構時,陳輝陽還沒成為金牌監製。他們的Indie Pop曲風叫人難忘,卻僅推出了兩張專輯,不知怎的,《快活》的市場流通量比《YLK Organization》高得多,反而後者更物以罕為貴。

《快活》的《快活在可樂天》、《哀悼乳房》等曲目,都是我很喜歡的作品,《YLK Organization》則還須更多時間欣賞,而該碟收錄的其中一首,叫《活着》,是我其中一首最喜歡的廣東歌,對,也就是蔡卓妍翻唱過又被連番劣評的那首歌——對許多人來說,該作跟那專輯一樣,都是珍寶。

(2015年9月2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

【藝術節】進擊的牛牛 點亮愛丁堡

早前筆者坐了十數小時飛機,遠赴愛丁堡,為了探望一隻紫色牛牛。

讀者沒有看錯,這隻牛牛的確是紫色的,不信?今年年底空運到港、坐落中環新海濱後,大家去看看其真身吧。這隻牛牛外形趣怪,不僅肥胖可愛,還四腳朝天,名字喚作Violet,它將盛載一個大型藝術活動——《Udderbelly Festival Hong Kong》。


踏出英國第一站

這隻紫色牛牛,是一個吹氣流動劇場,牛肚內設有一個約四百人觀眾席的表演場地,原產地英國,每年春、夏季,都會躺臥在倫敦南岸London Eye旁邊,為當地提供各類有趣表演,今年「牛」不停蹄的再次途經愛丁堡,成為《愛丁堡藝穗節》(《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》)的表演場地之一。

Violet年底將首度離開國境,第一站香港,展開為期兩個月的《Udderbelly Festival Hong Kong》(《紫色牛牛綜藝合家歡》),陪伴港人跨越2016年。

抵埗愛丁堡後,我們多次視察場地,也參與開幕活動,亦欣賞了多場演出。Violet位於Central Library附近,毗鄰有博物館和大學校舍,濃烈文化氣息撲鼻而來,進場靜候看騷的觀眾,熱情擠擁,場內還設酒吧和美食攤檔,人們一邊大呷Pimm's雞尾酒、蘇格蘭威士忌,一邊歡談藝術,希望香港屆時也有如斯盛況。

愛丁堡的《Udderbelly Edinburgh Fringe》除了Violet,表演場地還散落在不同地方,觀眾能在猶如古堡一般的歷史建築空間裏觀賞表演,不過香港暫時只得中環Violet一處表演場地。

無伴奏合唱精采

香港將設Daisy Seat(側面向台座位)、Violet Seat(正面向台座位)和Wagyu Seat(劃位最佳座席),前兩者均不設劃位,票價由三百八十五元至五百二十三元不等,門票現已公開發售。

《Gobsmacked!》是筆者其中一個最愛演出,既歌唱、A Capella又Beatbox,七位表演者個個靚仔靚女,叫觀眾驚艷人聲之奇妙,最讓筆者讚歎不已的是,在訪問之時,他們僅約五星期前才組成。「我在世界各地招攬他們回來,他們從六百人中脫穎而出。」《Gobsmacked!》監製Nic Doodson也是A Capella能手,他是英國A Capella六人組合The Magnets創團成員之一,演出經驗豐富。

四十歲的他謙稱年紀漸長,是時候組織新團,培育新進。他又說,世界各地A Capella樂團愈來愈多,尤其是過去三、四年間,成長急速,幾乎是「從零到百」。曾多次到中國和香港表演、在筆者面前小試牛刀即席以國語演唱《小蘋果》的Nic,笑言《Gobsmacked!》的香港演出,或會加插中國、香港歌曲,他估計港人尤其喜歡Beatboxer Ball-Zee的表演。

須時間培育

紫色牛牛Violet生父之一、孕育Udderbelly Festival的Underbelly Limited總監Ed Bartlam,早已有把Violet從倫敦、愛丁堡帶到亞洲的構思,他覺得,首選香港,是很自然的事,「香港跟倫敦一樣,都是大城市,節奏急速,充滿力量,而我們又在香港找到相當合適的地點——中環新海濱。」

原來早於約兩年前,他們已跟本地藝術節目主辦團體聯絡過,但最後生意談不成。他謙稱仍在努力了解和學習香港的文化環境,為了取悅港人,他在節目選材上,下了一番工夫,又稱節目規模將介乎大型音樂劇與邊緣藝術(Fringe)之間。

「我們製作專業表演,但不是西方音樂劇的模樣,那不是一個偌大舞台,表演者與觀眾可作近距離接觸,我相信香港觀眾會覺得很有趣和刺激。」

他又說大人小孩都喜歡可愛的紫色牛牛,既有合家歡表演,也有音樂、舞蹈、戲劇、雜技、棟篤笑等等,除了外地藝術團隊的作品,還有來自香港的演出,主辦單位暫時對本地表演名單三緘其口,叫人增添期待之情,「歡迎人們來體驗一下,在牛牛前拍照,享受節目氣氛。」

2015年9月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1) 

【旅人】獅城圖書館體驗

新加坡叫我最難忘的,不是濱海灣、魚尾獅等旅遊熱點,而是圖書館。

儘管有多文青,我最初也沒有把逛圖書館這個環節,寫在行程表上,甚至不知道哪裏有圖書館,只是一天走進濱海藝術中心(Esplanade-Theatres on the Bay)時,發現三樓的Library@Esplanade,該館分為音樂、舞蹈、戲劇、電影四個主題,圖書、影片、唱片給分門別類,如果真的要仔細尋寶,花上一整天都不夠時間。後來才知道,這家圖書館是新加坡第一個以藝文為主題的公共圖書館,我算是誤打誤撞找到好東西。

在Library@Esplanade印下足跡後,那天晚上,收到馬來西亞朋友傳來的訊息:「你一定要去烏節路圖書館(Library@Orchard),肯定不會令你失望。」於是便在網上搜索一番,發現Library@Orchard就設在購物中心Orchard Gateway裏,又想起Library@Esplanade之有趣,便急急加插這個行程。

雜誌牆霸氣

翌日,我踏進了Orchard Gateway。人家都來逛商場,我卻以一個遊人的身分,到訪圖書館,告訴別人可能都不相信。

Library@Orchard不止沒有令我失望,甚至叫我歎為觀止──兩層高的圖書館舒適寬敞;玻璃外牆增添通透感;以白牆和木地板構成簡約美態;書架都呈流綫形,充滿時代氣息,不像香港那些圖書館設計得那麼呆板,在那裏看書,是很時尚的事。

那裏圖書五花八門,以設計、藝術、文學、生活時尚為主,很對口味,放在書櫃最高處的書刊,需要爬梯子才能取閱。最叫我興奮的,是雜誌數量相當豐富,一排巨幅的雜誌牆極具霸氣,雜誌愛好者便能看個夠。

那裏座位也特別多,而且設計不一,真羨慕當地人可以享用這家有型的圖書館,朋友果然沒有介紹錯。沒有消費,沒有地標景點,我卻在那裏度過了一個很愉快又特別的下午時光。

後來才知道Library@Orchard的歷史,原來該圖書館於一九九九年啟用,曾在二○○七年因租約問題結束,去年終於重新開放,選址Orchard Gateway,成了當地首個在購物中心佔去兩層空間的圖書館。

一座城市的文化質素,可從當地的書店、圖書館反映出來,新加坡便至少有Library@Orchard、Library@Esplanade這些特色圖書館,實是當地讀書人之福。期待香港也有那麼特色的圖書空間。

2015年9月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

【雜文】每個人都有秘密花園

近年本地以至世界各地最受歡迎的書籍,要數長踞書店銷量榜前列的《秘密花園》,不僅由它衍生大量同類著作,蔚為風潮,市面上還湧現不少「山寨貨」,充斥小販檔攤,當然是盜版商看中其市場價值,認為有利可圖,便搬字過紙。

盜版當然不法也不當,卻仍可被視為市場指標,試想想,在閱讀風氣普遍不高的香港,對上一次出現大量盜版書籍,是何時呢?

《秘密花園》由英國著名插畫家喬漢娜.貝斯福設計,翻開書頁,猶如走進一個個花草迷宮,滿布曼陀羅圖騰與花紋,供讀者塗鴉填色,紓緩減壓,屬療瘉系作品。

想起來,禪繞畫早就迷住了許多人的心,《秘密花園》現在大受歡迎,或許早已能預視了。

《秘密花園》至今已授權三十多個國家出版,第二集《魔法森林》亦於早前推出。我最近逛書店,就看到同類作品如《忘憂森林》、《尋夢花園》、《能量曼陀羅:彩繪內在寧靜小宇宙》等等,給擠滿一個書架,也有不少很貼心地隨書附送顏色筆,盼在眾多對手中脫穎而出。

在科技發達的今天,對應花紋着色本的應用程式,又豈會落後於人?最近有朋友自認沉迷,通過應用程式「Colorfy」畫了一幅又一幅,在facebook公諸同好。

香港人人都有一個「秘密花園」,壓力果然很大啊。

(2015年8月31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

【音樂】林強 電影配樂向前走

侯孝賢的《刺客聶隱娘》早前揚威《康城影展》,不僅大熱贏得最佳導演獎,為電影配樂的林強,亦獲得《康城影展》會外賽電影原聲帶獎(Cannes Soundtrack Award),獎項和掌聲不斷。
本地年輕樂迷,或許不知道林強是何許人。原名林志峰的林強,生於台灣彰化縣彰化市,是上世紀八、九十年代掀起的新台語歌運動的重要人物,當年他以台語搖滾歌曲《向前走》成名,於一九九○年出版的首張個人專輯《向前走》,亦成了新台語歌運動的標誌性大碟,而《向前走》更獲得一九九一年台灣《金曲獎》最佳年度歌曲獎。

入行前,年輕的林強曾經到唱片行賣唱片,一九八八年參加《木船民歌比賽》,在決賽演唱自己寫的台語歌《茫.惘.夢》,受到真言社的老闆倪重華賞識,一邊當製作助理,一邊創作歌曲,直至一九九○年的《向前行》專輯面世,而《向前行》這首歌便是他的故事:一個中南部的年輕人到台北找工作,想在事業上打拼,闖出一片天。

台語搖滾掀新浪


 說到《向前走》,相信不少台灣樂評人憶起那段音樂往事,無不津津樂道。根據馬世芳在《昨日書》首個章節《一個六年級生的青春歌史》所述,「所謂『台語搖滾』,還是得等一九九○年林強推出《向前走》才真正蔚為風潮。MV裏的林強和一群青春男女在新落成的台北車站大廳群舞,高聲唱著『啥咪攏無驚』(即『甚麼都不怕』),一無所懼,理直氣壯,彷彿未來只能是一波持續漲潮的大浪,一條不斷上升的長紅曲線」,可見他當年對《向前走》感受之深。

除了林強,馬世芳還在文中提到多個新台語歌運動的關鍵名字,包括黑名單工作室、陳明章、潘越雲、江蕙,以及更為港人熟悉的伍佰等等。筆者早年認識台語音樂,林強也是其中一個切入點,最近翻箱倒篋,找出他兩張專輯《春風少年兄》(一九九二年)、《娛樂世界》(一九九四年),重溫時仍能感受到那股青春熱情氣息。筆者後來也有一段時間迷上濁水溪公社、拷秋勤、五月天等樂團的台語搖滾。

與侯孝賢結片緣 


說回林強。林強其實一早便跟侯孝賢結緣,當年他在當兵時看到侯導的電影《風櫃來的人》,大為震撼,想著如果退伍後找不到音樂工作,就去拍電影。後來音樂工作真的向他招手,卻在真言社的倪重華穿針引線下,促成他在侯導的《戲夢人生》演出,兩人從此正式認識。

有趣的是,最初的合作是演戲,不是配樂,林強接連在侯導的《好男好女》和《南國再見,南國》亮相,據他在訪問引述侯導所言,後者看過他的舞台演出,覺得他有一種能量,如能釋放出來演戲,應該會很好,甚至一直跟他說:「不要唱了,不要再唱了!」並邀請他到其電影公司工作,但他已認定音樂為畢生追求的目標,才維持著這種合作形式,直至《南國再見,南國》,他不僅出演其中角色阿扁,還嘗試配樂,接下來他為侯孝賢配樂的電影,還有《千禧曼波》和《最好的時光》,《刺客聶隱娘》則是這十年後兩人的再度合作。

侯孝賢為林強開啟了電影配樂的大門,這些年來,他曾跟戴立忍、賈樟柯等導演合作,創作一首又一首電影音樂,並得到多個獎項肯定,其中《南國再見,南國》成了一九九六年《金馬獎》最佳原創電影歌曲,而《千禧曼波》、《一年之初》、《天註定》則為他贏得《金馬獎》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殊榮,《刺客聶隱娘》的《康城影展》會外賽電影原聲帶獎,是他最新獲獎作品,筆者便特別對片中張震飾演的田季安即興打鼓的歌舞表演,留下深刻印象。至於那首氣勢激昂、帶點民族風情又不失現代感的片尾曲,是Pierrick Tanguy作曲的《Rohan》,成了筆者近日重播又重播的歌曲。


(2015年8月28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5‧文化廊‧享樂主義)

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

【劇場】說書版莎劇 鄧樹榮

改編自莎士比亞作品的《泰特斯2.0》,於二○○九年首演,行內反應尤其熱烈,有的讚許為香港當代劇場最重要事件之一,然後劇作於歐亞六個城市巡演,周遊列國後,即將在香港載譽重演,成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「劇場.再遇」系列節目之一,在劇場再遇觀眾。


鄧樹榮的《泰特斯》,於二○○八年推出,當時他的劇團仍然叫作「無人地帶」。翌年,無人地帶給易名為鄧樹榮戲劇工作室,他也把《泰特斯》大刀闊斧改為一套說書文本,放棄傳統戲劇形式,以說書、形體、音樂串連,名字亦改為《泰特斯2.0》。

「二○○八年的《泰特斯》,我不太滿意,始終受制於時間、空間、人物,風格寫實,未能把演員整體的身體感覺表達出來。」八、九個月後,他做着靈修時,腦中忽然浮現一句說話:「說書」,他便因而得到啟發,把劇作改成說書版本,由七個說書人把故事講一遍。「因為說書,便不受扮演等限制。」《泰特斯》與《泰特斯2.0》,不但橫跨了其劇團的兩個時代,「這套作品,我會形容是一個對我的創作方法和訓練方法的重要里程碑。」

資深導演兼演員鄧樹榮,是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前院長,早年在巴黎Ecole de la Belle de Mai接受演員訓練,並在新索邦大學修畢戲劇碩士,回港前曾於巴黎金手劇團,擔任助理導演及演員,曾在法國留學、生活、工作的他,受到當地的形體表演啟蒙,加上後來學習太極、瑜伽的影響,其戲劇創作多以形體為方法,「我覺得劇場最主要的表達方法是身體,以及圍繞身體的東西,譬如人聲、表情、呼吸、在空間移動等等,不是對白,而是通過身體進入內心世界。」太側重對白,往往只令人們思想如何去講那句說話,「而不是為甚麼要講那句說話。」

他稱之為「前語言」的表演方法,「它超出語言界限,但又不盡然是摒棄語言。」那是戲劇創作的方法,卻不是劇種。「任何表演都涉及身體,分別在於你有沒有意識地鍛煉身體。」所以這個創作方法,既可以是寫實話劇,也可以是形體主導的作品,例如《舞.雷雨》,也例如他近年名作《打轉教室》,便是形體主導的代表作品,不受語言限制。

重要里程碑

二○○九年,《泰特斯2.0》在香港演出的反應不俗,尤其是戲劇界,有團體甚至舉辦研討會,伸延討論。「這套劇目的重要性,是能以這種表達方法,演繹莎士比亞作品,呈現語言與非語言的有機互動,我相信當年對戲劇界是一個衝擊。」至於觀眾,他坦言有待消化。「始終他們習慣了傳統話劇起承轉合的表達方法。」

各地觀眾反應當然有不同。「《泰特斯2.0》在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上演,跟在波蘭弗羅茨瓦夫葛洛托夫斯基學院演出,多少都有分別,後者甚至覺得劇作不夠實驗。但總括而言,大家都看到劇中一些特殊的東西,譬如外國觀眾可能在其中看見東方傳統文化,現代的中國人、香港人,一樣看到那些『異數』。」

《泰特斯2.0》重演後,鄧樹榮的《馬克白》,將於明年的《香港藝術節》上演,該劇剛於英國倫敦環球劇場首演完畢,現在團隊準備香港演出,作為觀眾,當然期待本地好戲連場。

(2015年8月27日,星島日報,副刊P10)

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

【旅人】天使與魔鬼

八月,愛丁堡。

當地日夜不僅溫差大,氣氛感覺的變化也大。好像日間看到大量的鳥類,如白鴿、海鷗在高空飛翔,或繞着建築物盤旋,覺得美好,偶然飄散白色羽毛,簡單就像有天使祝福旅程似的。

但若夜晚看到頭上有雀鳥飛過,同行行家卻高呼:「嘩!蝙蝠啊!」但那可能只是同一隻海鷗而已。於是便有各種「Daytime Angel, Nighttime Devil」的有趣想法。

好像建築。愛丁堡是英國文化古城,舊建築林立,教堂、古堡舉目可見,我們初到貴境,讚歎不已,照片拍了一幀又一幀,雖然幾天以來,照相的可能全是相同或相似的風景。

然而,一到晚上,這些建築立即添上詭異陰森氣氛,踏進裏面,燈光晦暗,寒風猛吹,木地板嗖嗖作響,獨自逗留多一會兒都不願意。隨行行家打趣地說,隨便一指,這幢那座,不像是吸血殭屍古堡嗎?

一天,與兩位行家走進Museum of Childhood,湊湊熱鬧。只是當地人的童年,與我們的不盡相同,那些懷舊的洋娃娃、旋轉木馬等展品,像極了某些鬼片的道具,一位行家甚至隨看隨說出那些電影的名字。或許我們都看得太多西方恐怖電影了。

雖然如此,還是給我拍下鳥兒在建築群中飛過的照片,還有雨後彩虹點綴。那當然是在大白天拍攝的吧。

2015年8月26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

【視藝】周俊輝 無話可說

在兩年前的個人展覽《我有話說》中,香港藝術家周俊輝,把自己對社會境況的感受,通過繪畫作品,盡訴心中情;兩年過去,此刻的他,卻是「無話可說」,但無言卻不輕鬆,愈走進展覽深處,觀眾愈感受到內裏隱含訊息之沉重。從「我有話說」,到「無話可說」,他要怎樣說畫者的話?


三十五歲的周俊輝,揮筆作畫十多年,過去已證明自己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家,畫作賣得,也雅俗共賞,其「電影繪畫系列」、「攝影裝置系列」等等,特別廣為人知。

但他從來都不甘心於藝術家這個崗位,還積極介入社會政治,除了出任「伙炭藝術工作室」董事會主席,還叫人意外地在2012年參與立法會「體育、演藝、文化及出版」功能組別選舉,惜最終未能走進議事堂。

在政治與藝術之間,他當然有話要說:「我覺得講社會、談政治,需要簡單直接,人家三兩秒就明瞭,但藝術創作不是這樣子,可能三兩個月後重看畫作,才發現那片紅震撼了自己。」

如果作品真的需要講公眾議題的話,他從前覺得應該直截了當,今天卻是寓言寄託,因為直抒胸臆,意思可能變得淺薄,「『無話可說』,表達的是更大的無奈。」

他在展覽中,當然畫出了對現今大環境的無可奈何,卻都是旁觀側寫,乍看之下隱晦朦朧,但似遠還近,值得觀眾細味反芻。全個展覽分為三部分,其中一個是他的「電影繪畫系列」最新延續,被他定格的電影,包括《讓子彈飛》和《細路祥》。

舟上的金正恩

至於其他畫作,都是他說的「遙遠故事」,好像一系列關於北韓的作品,他也親身上陣,在「攝影裝置系列」新作《舟上的金正恩》,「扮演」金正恩,近年增磅不少的他,扮相神似,「為甚麼他謊話連篇,卻得到一個國家支持?」否則就不會有北韓派人成功登陸太陽等新聞,「北韓的事情,放諸四海皆準。」

呼應《舟上的金正恩》的名畫,是《最後審判米高安哲奴的船》,這幅作品的畫面與構圖,跟《舟上的金正恩》相似,他以同一組道具,完成這個以米高安哲奴《最後審判》再創作的攝影裝置,「兩者人們的肢體動作都很扭曲誇張,亦同樣有着宗教神聖的味道。」在小展廳裏,兩幅畫對立而視,觀眾走進其中,會有很多想法冒出來。

謊言主題,在「電影繪畫系列」的《讓子彈飛》畫作,更加明顯,「我就是想在電影中找大話出來。」其中一幅,重點是葛優在戲中飾演的馬縣長說的對白:「馬某走南闖北,靠的就是以假亂真魚目混珠之章法」,那種似是而非、混淆視聽的話語,今天我們還聽得少嗎?

還有一個由四幅作品構成的組圖,主角仍然是馬縣長,他被連番質問:「錢呢?」「買官了」「買官幹甚麼?」「賺錢」,周俊輝說,這些對話還可循環下去,意味着那些勾當,永無止境。

造假惡搞事事關心

他又說,從前看姜文的戲,沒甚同感,直至《讓子彈飛》。但這種「同感」,卻是悲哀的,「一個謊言掩飾一個謊言,再掩飾一個謊言,是正在發生的。」馬縣長死時,他連自己的身分都模糊了,「當謊言一個接一個,真實便被掩埋了。」

難怪他覺得,此情此景,「需要隱喻、寓言、比喻。」至於繪畫與時事之間的「時差」,反而是化學作用,讓人思考箇中核心問題,而非單一事件。「人類總是犯同樣的錯。」

在技巧上,他也作出調整,從前以漆油處理「電影繪畫系列」,現在則用塑膠彩、油彩,通透效果隨之而生。「還有排列次序,好像組圖,或大小襯托,都是我日後想多加嘗試。」

新嘗試的,還有「手機截圖系列」,佔據展廳其中一幅牆壁。他貫徹主題,找出一些「造假」、「惡搞」新聞,並以該手機截圖為原形,繪在畫布上,他笑言畫得「嚴重認真」,人物圖像的陰影、文字字體大小,都給他巨細無遺的畫出來。「造假」、「惡搞」新聞,主要來自北韓和內地,都曾在社交網站被網民廣傳,並不陌生,我們本來一笑置之,但現在有系統地給羅列出來,效果震撼得多。

後記:當真相不得說穿

《無話可說》,還有「造假」觀眾。

周俊輝在開幕活動中,便誠邀觀眾望着畫作感動落淚,成功者可得五百元,他把過程拍攝下來,或許在不久的將來,便有相關展覽推出。「我覺得我是用黑色幽默面對當下處境。」

謊言,不止奸的人會講,忠的人也會講,基於某些原因,道理難以言明,真相不得說穿,他們唯有打擦邊球,旁敲側擊,甚至引用謊言,這大概便是人們愈走進《無話可說》的肌理脈絡,愈感覺沉重無奈的原因。

2015年8月25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1)


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

【旅人】老建築餐廳

歷史建築,是會自己說故事的,不必長篇大論,你走進去,自有感受。每次外遊,都會感歎人家的保育建築做得多麼的好。早前首次踏足愛丁堡,那裏的歷史建築,一街都是,既是酒吧、餐廳、咖啡室,也是藝術館,進駐歷史建築的酒店民宿,也多不枚舉。

我自由行第一餐去的Cafe,就設在歷史建築中,這類餐廳普遍得不得了。店子裏裏外外一磗一瓦都很漂亮,一道給拆出來的破舊木門,就這樣依在牆壁上,成了裝飾,都很有型。我下了樓梯,在地庫那層其中一張餐桌前坐下來,旁邊有以磗頭和混凝土封了的煙囪,裏面不是火堆,而是三盆仙人掌,那種錯配竟又叫人感覺良好。

我吃着意粉,聽着背景音樂傳來Nirvana的《About a Girl》,接下來的是Red Hot Chili Peppers的《Scar Tissue》,還有更多已記不住名字的作品。就是這些上世紀八、九十年代的歐美音樂,已讓我食欲大增。用餐後,我閒坐了一會,甚麼都不做,難得休閒。

在香港,大概只得高級餐廳才能進駐這類建築裏,但歐美國家卻似乎甚麼人都可以享受這種氣氛。是的,重點是,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得到,只有富家子弟才會走進去、造作得不得了的消費場所,那種「活化」建築,與我何干?

2015年8月24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

【視藝】香港風情畫 潘躍輝


「這幅我畫青山,我就住在下面,朝朝早就是這樣子行上山。」

走進《山野方圓──潘躍輝油畫作品展》,聽着潘躍輝逐幅畫介紹,簡直就像跟隨他的步伐行山去,這邊屯門谷、掃管笏、觀音山,那邊流浮山、昂船洲、南丫島。

「屯門公路兩邊景色都很美,經過小欖、深井、汀九、青衣、葵涌、西九等等,全都可以入畫。香港是很美的。」

工作室和家都在屯門的潘躍輝,從前以繪畫人物為主,約於二○○八年開始,為了健康生活,他多了行山、踏單車,美景當前,便忍不住畫起風景意象畫來。

「取景入畫的,不是十分突出、大山大水的風光,反而是從小景找感覺。」

他先以手機拍攝下來,然後再慢慢落筆,由意象出發,重新演繹,不是傳統風景寫生的畫法,他坦言,其畫作不像明信片,卻講構圖、穿插感。

「我的作品,景是有的,但顏色、細節卻不一定真實,我有時會用很重的色底,造成反差,營造氣氛情調。」

那不像是電腦圖像後期加工?分別是,他全以人手和畫筆操作。明明是風景畫,有些作品卻以圓形畫面裝載,他笑言是採用中國裝飾,如窗框、拱門的趣味。「以西方的技法和概念,融合中國的意象。」

他的作品,意象派和印象派夾雜,有些意象感覺強一些,有些印象味道濃一點,好像《三門仔》便屬於前者,他畫三門仔的棚屋,配以朦朧效果,筆觸很快,他說是刻意這樣畫的。

又如《獅子山下》,獅子山固然是焦點,他還在畫中勾勒了他較少用來入畫的現代物事──汽車、馬路,但車輛飛快奔馳,他亦畫得爽快,《三門仔》的朦朧意味,再度登場。「汽車不能畫得太清晰,否則便會影響畫面。」

「經過」三門仔、獅子山,我們「來到」上、下白泥,一幅《白泥的香蕉樹》,閃閃生光。「香港有許多香蕉樹,但現實是許多棵樹『黐埋一嚿』,我繪畫時,便只畫數棵,又把背景推遠一點。」

他的作畫狀態悠然寫意,有時所畫的已是半年前的景色,有時則三幅畫同時畫,這次畫這幅一筆,那次畫那幅一筆。「油畫講究肌理、色層,我有時會分段繪畫,畫上十次八次、三、四個月才完畫。」也有修改很大的畫作。「可能日後仍會補筆。」

誰要去破壞美景?

熱愛行山、欣賞自然風光的他,看到不少污染。「上、下白泥有豬場,有些排污失當,糞水流進沙灘,蒼蠅飛來飛去,大大破壞景色,很可惜。我現在都是冬天去好了。」還有現代建築煞風景。「新界東北發展,河上鄉、塱原、禁區可能築起高樓大廈。」他覺得發展並無不妥,「但必須配合環境,好好規劃,完善設施。我們民間如保育界、藝術界,就要做好監察。」

假設問題:如果香港有一天沒了那麼優美的自然景色,作為藝術家,潘躍輝會怎麼樣?放棄繪畫風景,還是放棄香港,背着他的畫筆、畫紙、畫具,到處闖蕩,尋找另一個桃花源?

「每一個時代都有社會問題,現在香港風景優美,我便畫風景,明天香港是烏托邦,我就畫烏托邦,我是藝術家,不是革命家,只有以自己的方法,繪畫時代、表達感受,這是我的位置。」

但他有信心這一天不會來。「香港那麼美,誰要去破壞美景?」

2015年8月20日,星島日報,副刊P10)

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

【動畫】跟阿愁做朋友

《玩轉腦朋友》厲害之處,是明明在說一些艱澀難明的大道理(心理學、性格構成、潛意識、夢、腦部結構等等),卻以小孩子都看得明的表達方式講故事,但又不兒嬉,反而故事性、趣味性、知識性俱全,笑中有淚,亦叫人看後有反思,難怪獲得那麼多掌聲。

因以圖像(動畫)表達,許多艱深內容都難免給簡化,好像人有七情六欲、九形人格,但管理大腦指揮塔的只有五人──阿樂、阿愁、阿驚、阿躁、阿憎,也很易令人理解,而五種情緒各有功能,缺一不可,適當表達,才能讓人處於正常狀態。

該片阿樂固然突出,但阿愁這個角色也舉足輕重,最後就由阿愁控制大局,讓面對生活、學習環境遽變的韋莉,大大的痛哭一場,才得以回復平靜、安心、快樂的心境,正好說明,在適當時候,憂愁一下也無妨,若只懂以快樂粉飾悲傷,甚至把負面能量轉化為阿躁、阿憎,情緒失調性情大變,並且做出傷人害己的行為,那就不堪設想了。

每個人的大腦指揮塔中,主要操縱大局的「情緒專員」都不同,阿樂是韋莉化身,所以韋莉開朗活潑。最好笑的是劇末貓咪出場,牠的大腦指揮室亂作一團,阿驚忽然跳出來,現實中貓咪無緣無故被嚇跑了。貓果然是無定向風。

2015年8月19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

【漫畫】木積積 展展覽

一晃眼,黎達達榮筆下的漫畫卡通人物木積積,已經誕生了二十載。


一九九五年,木積積的故事首次刊載於兒童雜誌《黃巴士》,及後於多份報章雜誌連載,熟悉黎達達榮漫畫創作的讀者,也應該記得他上世紀九十年代一系列自資出版的漫畫著作中,就有一本叫《木積積.中中值》,那正好是他把木積積的故事結集成書。

「自從創作了木積積後,漫畫家『黎達達榮』也正式出現了。」早年於大一藝術設計學校讀設計,原名黎達榮的他如是說。木積積後,黎達達榮出版多本漫畫作品,並於香港、台灣、日本、法國等地發行,成為香港其中一個重要的獨立漫畫家,現在也是進念.二十面體的駐團藝術家。

適逢二十周歲,木積積也於今年暑假再度活躍起來,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展覽廳正舉行《木積積廿廿年漫畫空間展》,木積積也在進念主辦的卡通兒童音樂劇《魔笛遊樂場》登場,劇中的他遺失了一支笛,從而展開尋找笛子的歷險。

曾於進念一九九八年的《魔笛》當演員的黎達達榮,在《魔笛遊樂場》身兼聯合編導和動漫設計,他以iPad等元素加強視覺效果,讓孩子都看得過癮,「《魔笛》故事很深,大人都未必明白,我們便以小孩子的語言,例如色彩,去講故事。」黎達達榮於一九九九年也曾出版漫畫《魔笛》,由當年成立的人山人海出版。「漫畫封面便是《魔笛》劇場海報。」說着說着,一條貫穿本地獨立圈子的時間綫,便鮮明起來。

不介意稱「家」了

作為他的漫畫迷,木積積展覽當然是重點,這也紀念他一路走來的漫畫家生涯,除了展出手稿等作品,還有立體裝置,觀眾置身其中,就像走進他的漫畫世界裏,穿梭平面與立體、想像和現實之中,空間概念很強。

「從前只敢稱呼自己是漫畫工作者,被人叫漫畫家,覺得很嚴重,很不好意思,但後來覺得,自己都放了那麼多時間、心機下去,沒有欺騙別人,稱之為『家』並無不妥,近年便沒有那麼介意怎樣稱呼了。」

除了展覽,他還推出兩本新作《木積積Playbook》和《扭鬼鬼色》,由進念E+E出版,但他還是覺得自資出版最適合自己的創作。「我走另類畫風,不會大賣,出版五百、一千本便足夠。」

好像兩年前的《罰養犬》,當時在展覽及幾個售賣點發賣,早已賣得七七八八,他笑言很舒服,又說不想再看到自己的作品囤積家中。「我情願你現在不買漫畫,日後想買也買不到而後悔,也好過把書送到你面前都不要。這是小趣味來的,我喜歡聽Indie Music,最明白這個心情。」

他一系列早期漫畫已經絕版多年,筆者只撈到其中兩本,的確如他所說只能後悔,所以他的新作,無論自資還是出版社出版,還是先買好了,展覽亦然。

2015年8月18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

【電影】侯導大師班

《刺客聶隱娘》放映後,是侯孝賢大師班。

侯導幽默,與主持李焯桃合演相聲,自嘲不連戲,但不連戲又有味道,自圓其說。自嘲的又豈只一例?「我們沒有排戲,燈打好、景弄好,演員就進去了,他們都看了劇本,而且對白又那麼少。」全場哄笑。

順帶一提,飾演聶隱娘的舒淇,有人說只得九句對白,李焯桃數到有十一句,我就數不住了,觀影時重點太多,對白多寡,當然不是重點。

侯導拍片後,如何大刀闊斧剪了又剪,這裏就不提了,他笑着說,編劇看戲後一定會講,怎麼搞的,是另一部戲來的!「所有跟我合作的人都生氣。」

大師班裏,難免提及數位年代的來臨。「你現在是在戲院看戲,但我告訴你,將來大家一定是在網絡看的,這是逃不掉的,那時候,戲院會變成另一個狀態。」

談到內地盜版問題,他一副沒所謂的樣子。「如果我滿意自己的片子,誰都可以看呀,免費都可以呀,我可以從其他地方賺回錢來。」這當然也是他對此豁達的理由,然而,沒錢拍戲,他可以找非演員。「我專拍非演員,他們是真的,反而演員都在演戲。」現在是數位時代,「誰怕誰?」

李焯桃說,起碼要看三次才足夠。我已準備看第二次。

2015年8月17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

【電影】老嫩矛盾

講新舊衝擊、老嫩矛盾的電影,同於今年上映的《飛鳥俠》和《坐看雲起時》,我覺得已寫得很盡,想不到進入下半年,還有《玩轉4字頭》補遺。

三套電影都有不同故事和切入,觀眾能在戲中看見不同風景。《玩轉4字頭》由《翻生侏羅館》、《發夢王大歷險》的賓史迪拿主演,他的角色阿佐正值中年危機之年,受到財政和創作靈感乾涸等問題困擾,紀錄片拍攝工作停滯不前,與妻子歌妮(娜奧美屈絲飾)的婚姻生活,也因友人紛紛生兒育女而受到影響,兩人的狀態正好卡在一個不進不退的尷尬位置中。

後來他們碰到一對二十出頭的年輕夫婦,那些青春爛漫、活在當下、創意無限的生活態度,令兩人深深受到感染,陰沉的阿佐也逐漸打開心扉,變成一個戴帽子、踏單車、蒲派對的「潮叔」。

故事這樣發展下去,好像頗有趣,而且訊息美好,然而電影到了後半段,劇情竟來個峰迴路轉,世代矛盾、價值觀衝突,也得以凸顯出來,亦令《玩轉4字頭》跳出普通喜劇笑片的結構,但觀眾難免有點無所適從,未必跟得上導演、編劇的節奏。

到底是酒愈老愈醇的好,還是年輕當前不顧後果活在當下的優勝,其實得看你怎樣理解,而我就對其中一句對白:「He is not evil, he is just young.」,印象深刻。無論如何,歲月催人老,舊去新來,還是不能改變的現實。

2015年8月12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

【雜文】避雨記

驟雨。往訪問途中。沒帶遮。

由於有多次回頭買傘後立即停雨的經驗,加上比原定時間早了少許,這次我決定站在港鐵站外,那個臨時搭建出來的有蓋行人通道,不進不退,靜待雨停。

那個小空間,很快便擠滿了人,大家都渴望晴空趕快再來。然而,在接下來那短短十分鐘,我經歷了許多「小」事情。

有些人點起香煙吞雲吐霧,不顧在場被逼吸進二手煙但不能走開的非吸煙者(如我)感受;有些人雖帶了遮,但見大雨淋漓,決定「等埋一份」,卻不收起雨傘,身邊人(如我)除了避雨還要避傘;我前面那位女子,束着馬尾,跟朋友談話時,左顧右盼,我的面就被她的馬尾鞭來鞭去,也不得動彈。

請不要告訴我甚麼個別例子不予評論,我覺得許多地方都是社會縮影。

我熬過了那難捱的十分鐘,雨終於停下,一干人等準備朝着前路與人生再次衝刺,我當然不甘後人,為的不是趕上未走完的路,而是免得被後方來勢洶洶的人潮推撞。

(2015年8月10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

【視藝】Mimmo Rotella 破海報拼貼

近年奧畫廊以籌辦本地藝術展覽為主,此時此刻,把米莫.羅泰拉(Mimmo Rotella)的藝術品帶到觀眾眼前,卻又叫人眼前一亮,策展人楊素珊反問:「當代藝術是甚麼?沒了現代藝術,就沒有當代藝術!」

一九一八年在意大利出生的米莫.羅泰拉,於那不勒斯美術學院畢業,及後負笈美國堪薩斯大學,從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取得靈感,回到意大利後,開始從羅馬市區牆上撕下電影海報,拼貼於畫布或金屬表面,重現街頭斑駁的牆壁,獨創自成一格、破裂又粗獷的破海報拼貼手法(Décollages)而聞名於世,被稱為意大利的安迪.華荷。

他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,作為藝術家,楊素珊覺得他一定扛着使命,「和平生活了一陣子,忽然又戰火連綿、滿目瘡痍、屍橫遍野,他的感受一定很深。」米莫.羅泰拉在街頭拾起鐵片銅塊、破爛海報,創作時把破壞與建設,共冶一壚。「我覺得那是一種年代表現。」她也在作品中看到藝術家的恐懼和掙扎。「這些感覺很強烈。」

她一邊繞場介紹,一邊忍不住說:「很豐富、有很多東西看。」展出的米莫.羅泰拉破海報拼貼作品,有大幅有小型,主要創作於上世紀八、九十年代,也有六十年代的早期作品,有的貼着瑪麗蓮.夢露(《Marilyn la Storia》)、哲古華拉(《Che Guevara》)、洗潔精(《Nuovo》)等明確肖像和影像主軸,有的猶如抽象畫一般,圖案點綫不規則不相干,有趣的是,木板、鐵板都是「畫布」,遠觀近看都有趣味。

興之所至,他有時還會在畫中畫筆一揮,就好像《Personnagio》、《Autoritratto》、《Meteo》等等,把心中所想揮灑出來,又如《Strike》,不就是當年的Graffiti嗎?海報是流行文化象徵,楊素珊在米莫.羅泰拉的作品,找到時代感,而看他的藝術品,還欣賞到當年海報設計、美學,以至故事。「很有歷史和價值。」

一種年代表現

談到最喜歡的一幅作品,她帶筆者來到《Self Portrait》跟前。「這是他的自畫作,他把自己在報章雜誌亮相的圖像、內容撕下來,拼貼而成。」那時才一睹米莫.羅泰拉的外貌,他有着意大利男人的高大、帥氣、自信、品味等特質,頗有大師風采。

她又說,現代、當代藝術中,有些作品很狂野,「有團火」,但因為不符合市場運作,便紅不起來,參加過雙年展的米莫.羅泰拉,在歐洲固然有名氣,但亞洲人便對他不夠認識。米莫.羅泰拉家人於二〇〇〇年成立基金會,把他的藝術推廣至世界各地,也在威尼斯影展頒發「Mimmo Rotella Foundation Award」予對意大利電影工業有貢獻的電影工作者。

這次香港展覽,共展出他二十二幅作品,其中十四幅是真迹。「能在香港看到他的真迹,很難得。」但有多少港人對他的藝術有認識?「就算只得一個人來看,都值得做下去。」

2015年8月6日,星島日報,副刊P10)

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

【電影】殭屍日記

當殭屍片、喪屍片拍到爛,叫我們看到膩的時候,幸好還有《低俗殭屍玩出征》上映。

這部電影以(偽)紀錄片形式攝製,戲中拍攝團隊,正經兮兮地以鏡頭捕捉殭屍一家的瘋狂日常生活,他們的日睡夜蒲、吸血殺人、跟狼人吵嘴等等,全都被拍攝下來(攝影師被狼人咬死都拍進鏡頭中)。

既然是「紀錄片」,人(這裏是殭屍)的元素很重要,戲中他們個個都有情感,也各具個性,有的孤僻、有的貪玩、有的完美主義、有的愛耍脾氣,觀眾就像認識了一班狂野古怪的朋友。

情節當然是虛構吧,於是便有殭屍的人類助理、殭屍的人類朋友等「角色」登場,那個非人類扮嘢派對,也是想像不出來的。看畢全片,觀眾定會大呼過癮抵死,角色們偶爾一兩句精警對白,足夠令人抱腹大笑。

不過,我看的是英文版,而非那個由杜汶澤、鄭中基、鄒凱光、邵音音、張達明等聲演的廣東話版,聽說(其實不講都知)後者粗口爛舌,跟英文版是兩套戲來的,雖然如此,既然好看,或許找天我連廣東話版也看一次。

2015年8月5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【雜文】汪汪!

在街頭拍攝動物,最愛是貓,其次是狗。說起來,喜歡上貓,僅僅是近十年來的事情,之前對狗的關注度,是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我對狗的記憶,可追溯至仍未學步、牙牙學語的幼兒年代。當時外婆把我這個小人兒揹着,踏在秀茂坪那條又長又斜、往返觀塘當時仍未清拆的雞寮安置區的樓梯上,我遙指草叢密集的前方,叫喊:「汪汪!汪汪!」原來我發現了一隻過路的山狗。這是後來外婆告訴我的事情。

不知是真實還是想像出來,那個情景至今仍然烙在我的腦中,成了我人生裏其中一段最早的回憶,而這也將一直藏在我的記憶庫中。

我在公共屋邨成長,屋邨是不容許養狗的,十多二十歲前的我,較多在書本上、影像上接觸貓狗。跟貓一樣,狗是許多藝術家的創作靈感,當中動漫作品為數不少。

在電視上重播多次的動畫《義犬報恩》,把狗有一顆忠誠、從一而終的心之訊息,一錘定音;《101斑點狗》夠經典,現在仍有誰儲着那套開心樂園餐玩具?我後來在出版社同事手中拿走的手塚治虫《狗面人》,也是其中一套跟狗有關的漫畫名著;以日本神話傳說為基調的外薗昌也作品《犬神》,把狗的神秘莫測一面,描畫深刻。

本地也曾經流行跟狗有關的日本電影,好像《導盲犬小Q》、《柴犬奇蹟物語》等等,但都離不開特寫狗之可愛、忠心、生離死別等催淚劇情的公式,反而不及近年如九把刀監製紀錄片《十二夜》等那麼動人。

天生天養自得其樂

公司所處的筲箕灣,近年也出了狗明星小白,牠不是甚麼舖頭的「店長」、「店員」,只是流浪狗一隻,流傳出來的身世故事可憐,也曾被粗心大意的義工帶走而一度走失,回家後更多人愛惜,除了好心食肆繼續放養式收留,一班熱心義工也定期探望,洗澡、玩耍、遛狗當然少不了,讓小白不愁寂寞。我每次經過,牠不是舒服地躺睡着,便是神氣地走來走去。同事說牠是這條街的象徵,絕不為過。

香港流浪動物議題一直受到關注,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推行的「TNR」捕捉、絕育、接種疫苗及放回計畫,對紓緩問題是有一定幫助,但更重要的,是市民對街貓街狗的認知不足,認為流浪動物不能跟現代社區共存,仍然大有人在,偷貓偷狗、虐待甚至殺害動物的新聞,亦非鮮見。

其實流浪動物天生天養、自得其樂,人類從來不是宇宙霸主,必須懂得跟自然生態共生共存。每一個生命,在地球來去匆匆,難道我們不能互相尊重、互相支持嗎?

(2015年8月5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

【視藝】暫別藝術館


香港藝術館閉館了,現正進行為期約三、四年的大型擴建及翻新工程。連日來的「再會藝術館」活動,也告一段落。

藝術館於一九六二年創立,最初設於大會堂高座,一九九一年遷至尖沙嘴梳士巴利道現址,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只得十幾位職員,到現在有八十多人坐鎮,合共在兩個地方舉辦了逾七百個展覽。

我尤其對近年多個展覽,如《國之重寶──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》、《有情世界──豐子愷的藝術》、《安迪.華荷︰十五分鐘的永恆》等等,特別印象深刻。現在香港藝術館暫別公眾,市民如想欣賞藝術,便要稍移玉步,到其他公營及私營美術館和畫廊了。

世界各地藝術館都在翻新改建,為配合時代變遷和需要,香港藝術館當然有優化必要。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譚美兒說:「今天世界各地的巡迴展覽愈來愈多,而且其中不少需要超過一個展廳才能消化,展覽空間需求日增。展覽空間不足,也令本地藝術不能經常展示出來,我們亦愈來愈難在那麼狹小的展廳,辦到更加有趣的展覽。在這個二十一世紀,作為一家國際都會的藝術館,我們有需要跟世界接軌。」

藝術行政管理經驗豐富的她,一九九二年入職香港茶具文物館,及後輾轉在香港藝術館、香港文化博物館、西九文化區管理局、油街實現等不同藝術機構工作,二○一二年回到香港藝術館出任總館長,過往工作不乏做「開荒牛」經驗,現在也要統籌藝術館的翻新工程。對於閉館,她坦言百感交集,一方面不捨得十分熟悉的環境,也處處憂心,一方面期待新館的來臨。

香港藝術館預計於二○一九年重新開幕,屆時該館將加建一層,又設新翼,以及添加兩個展覽廳,令展覽面積由約七千方米增至逾一萬方米,樓底高度亦由約三點五米增至五至九米。「多了展廳,讓我們有空間長期展示香港藝術。」藝術館將以玻璃幕牆設計,加強通透度,美麗維港景色映入館內,跟本來同屬一個建築群的香港文化中心,在外形上有較明顯區別。「令藝術館有獨立特徵。」

注入本土元素

現時梳士巴利花園已成了藝術廣場,她稱未來將繼續加強連繫館內館外,「花園是藝術館的延伸,展示部分藝術品,吸引市民走進館裏。某些作品甚至可以在館內館外分兩部分展出,好玩得多。」視覺藝術範疇寬闊,日後館外空間也繼續舉辦表演藝術,甚至放映節目。「藝術活動不止在館內發生,空間利用將會很有彈性。」

二○一九年,西九的M+可望落成,香港的藝術版圖將有不同面貌,譚美兒稱屆時香港藝術館的社會功能將有改變。「藝術館跟城市發展、藝術經濟掛鈎。今天大家都講全球化、大歷史,而社會又多了展覽空間,我們反而更想注入本土元素,講本土文化藝術的故事。」不止做香港藝術展覽,「而是即使辦外地藝術活動,也能以本土出發、演繹,為觀眾帶來獨特經驗。」

閉館期間,香港藝術館並不停步,會在不同地方舉辦流動展覽,十月會推出「藝術巴士」,串連書畫文物、當代藝術等藏品,主動把不同媒介和時空的藝術品,帶進學校、社區,亦會研發藝術教材,拍攝本地藝術家的創作示範,好像廖少珍、區大為、朱興華、李慧嫻、陳餘生等等,以香港藝術為切入點。現在距離開館還有一段很長日子,但他們已密鑼緊鼓,籌備開館首年展覽。「除了香港藝術,還有梵高的大型展覽。」

休息,是為了走更遠的路,這一片未來的新氣象,大家可要期待數年了。

2015年8月4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

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

【旅人】低調原則

新加坡交通完善,而且地方集中,我就多次乘地鐵到處去。外來者總有不合群的時候,但我很快便留意到,人們在扶手電梯是靠左企的。在香港太習慣往右邊站了,起初經常站錯,後來才懂得自動自覺調整步伐。

又有一天,我在一家餐廳點了燒魚飯來吃,老闆娘遞來一碟用葉子裹着的東西,另有一些白飯和一包調味料,一開始不知怎樣進食才好,便觀察鄰桌的大叔,然後有樣學樣,把葉子裏的燒魚拿出來,放進白飯裏,再用調味料拌勻。這頓飯算是便宜,亦叫我吃得津津有味。

低調原則,在甚麼地方都管用。當走進陌生環境,外遊如是,轉換工作環境如是,我更加會盡可能保持低調和警剔,不標奇立異,不誇張言行,盼盡快融入社群,成為其中一分子。

尊重當地人、環境、文化,不打擾甚至破壞原來狀況,當然是外來者第一守則,讓自己隱身人群之中,避免成為眾矢之的,也令自己安全起來。低調行事,永遠有益無害。

真不明白為何許多遊人來到異地,會大吵大嚷,動作多多,惹來諸多麻煩,甚至跟當地人衝突。一個人總是代表着某種身分和價值,不要失禮,難道有那麼難理解嗎?

2015年8月3日,星島日報,副刊E07)